文學鏡行式/走讀城市——逃吧!從永靖、員林到柏林 窺探陳思宏的鬼地方
【逃吧!從永靖、員林到柏林窺探陳思宏的鬼地方】永靖走讀X鬼地方劇場演出│鏡文學 X 旅庫彰化 X阮劇團 2024年,陳思宏回家了!全新體驗限定30名!作家帶路X文本走讀X文史故事X劇場體驗 由作者陳思宏帶路,帶領著讀者,走入「鬼地方」的故事地景,透過導覽老師的文史背景補充加上書中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生活記憶,行走與閱讀,成為了一個文化活動。 這次加入阮劇團鬼地方劇場演出,讓讀者深度沈浸書本的故事,年度唯一一場。 【由此報名:《鬼地方》旅讀活動報名】 (圖片來源:旅庫彰化) 《鬼地方》永靖走讀X劇場演出2019年出版的《鬼地方》榮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文學圖書獎、英譯本在美國出版上市後,隨即獲得《紐約時報》重磅書評盛讚本部小說是「在文學層面上滿到要溢出來的行李箱」,小說中人鬼多聲道眾聲喧嘩,刻劃永靖鄉為主角,反映自二十世紀下半葉起,永靖即受到全球化與資本衝擊。作為受到資本衝擊的鄉村原型,也跨越了地理差異與各國文化藩籬,受到歐美外語出版界與外國讀者欣賞讚譽。 本次「【逃吧!從永靖、員林到柏林窺探陳思宏的鬼地方】永靖走讀X鬼地方劇場演出,由鏡文學與彰化永續旅行推動團隊的「旅庫。彰化」共同策劃,加上阮劇團演出,創造獨一無二的文學體驗。 上午場:鬼地方。永靖地景走讀根據作家陳思宏以彰化鄉鎮為原型創作的重要著作《鬼地方》為本,及作者陳思宏親身分享,讓國內外愛好陳思宏與臺灣文化的參與讀者群眾,走訪認識作家的原鄉永靖。 由陳思宏陪同帶路,藉由走訪文學地景,在具有標誌 童年象徵意義的永興游泳池成為廢墟,帶有宗教意涵、殺生祭祀兼具凝聚社區營造與在地文史意義的城腳媽廟埕依然屹立後,了解彰化在地歷經全球化浪潮的產業結構變遷。 搭配走訪當地的文史古蹟,透過小說中的地景與現實相互映照,提高國內外參與群眾對臺灣本土鄉鎮的土地與在地文化認同,同時提高文學小說與讀者之間連結,鼓勵讀者群眾閱讀多元優質的臺灣文學作品。 (圖片來源:旅庫彰化) 阮劇團《鬼地方》(劇場活動介紹)作家陳思宏著名小說《鬼地方》蜚聲國際,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今年正式推出舞台劇版,由阮劇團製作,莊雄偉、林正宗執導,擷取《鬼地方》中陳思宏在老家彰化成長的真實故事,更破天荒加入永靖當地經常出現在喪葬儀式場合中的「弄鐃儀式」,呈現荒謬、魔幻又悲傷的《鬼地方》。 阮劇團構思將陳思宏的《鬼地方》搬演成舞台劇已經有超過5年之久,去年於作者家鄉彰化進行片段試演版,以華語演出,獲得極佳口碑,今年則將推出完整版,同樣選擇在彰化進行首演,不過改為以台語為主,所有台詞都是從陳思宏《鬼地方》中文本而來,不做增減,只是進行台語轉譯,甚至加上一些永靖當地的腔調。 故事透過主角回家過程,帶出家庭故事、成長的經驗、愛情片段以及家族女性的角色。 不過並不是呈現文青式改編,反而加入原著中所沒有的-彰化永靖著名的弄鐃儀式,呈現與死亡相關的荒謬與悲傷。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原音)但我覺得今年它就會真的我們在劇場跟搞一個100分鐘的弄鐃儀式,很像(林)正宗他之前的《悲傷ㄟ曼波》,然後他之前的那個《手路》那樣的方式,就非常的「台」,非常台式的馬戲,要又有民間的這些民俗的感覺,我覺得今年就是在在守護這些東西進來,弄鐃它其實跟死亡高度結合綁在一起的,高度跟死亡有關的一件事情,所以原著沒有講到弄鐃儀式,可是因為那個死亡的那個氛圍,然後這種鄉下的這種氣味,它其實也還是互通。』 汪兆謙透露,演出時將非常熱鬧,甚至邀請弄鐃師傅加入,現場也有民間儀式中經常出現的樂手進行即興演出。主視覺部分,則找來知名設計師廖小子操刀,將弄鐃儀式中的符號進行元素轉化,以台灣傳統六色布棚(橘、藍、紅、綠、黃、紫)作為「家」的象徵。這六種顏色如火焰般扭曲、流動、分化與結合,創造出一個充滿混沌與迷失的世界。(新聞引用) 導讀與分享會作者陳思宏1976年生,彰化永靖鄉八德巷人,農家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小說《鬼地方》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現已售出英、法、日、韓、泰等12國版權。現職小說家、演員、譯者,現居柏林。 文本《鬼地方》、《樓上的好人》 主要文本《鬼地方》屬於《夏日壞掉三部曲》首部曲,陳思宏接續發表《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兩部作品,三部作品分別由三組靈魂受損的故事主人翁,帶領讀者出入彰化永靖、波羅的海、彰化、佛羅里達、員林、柏林,故事奇幻荒謬,人物有鬼有人,而且不時圍繞著「家」這個人人共感的命題,因此特邀請作家現身與參與者分享從靈感來源的母題「家」轉化為創作的歷程。 【由此報名:《鬼地方》旅讀活動報名】 活動時間✅日期:2024/10/19 (六)✅文學走讀:09:35-12:00✅與陳思宏共享午餐:12:00-13:30✅阮劇團鬼地方:14:30-16:10 ✅演後座談:16:10-17:00※回程由巴士送到[員林火車站]及[彰化高鐵站]。提供包含午餐及阮劇團鬼地方票劵,陳思宏作品加購有折扣。 集合時間(2地點任選,請於報名時選擇)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5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 費用單人價:1899元(新台幣) ※收費舉例:1位大人+1位6歲(含)以上小孩+1位6歲以下的小小朋友=收費報名為2人※6歲(含)以上皆為收費參與者,為維護體驗品質以及維護所有參與者權益,不接受「未繳費跟隨一起走」,所有符合收費之參與者皆需付費。※6歲以下則為免費(活動當天須出示健保卡或其他具有生日與姓名之證明),但不提供導覽機、活動體驗材料等,但需一位大人付費參與並專職照顧(大人需收取費用),避免造成他人體驗品質受到影響與安全考量※本活動為全程步行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 走讀路徑由陳思宏帶路,帶你重回「鬼地方」 彰化高鐵站→永靖火車站→永興泳池→永靖國小→永安宮→城腳媽→獸魂碑→永靖故事牆→員林午餐→阮劇團《鬼地方》舞台劇欣賞 (圖片來源:旅庫文彰化) 【由此報名:《鬼地方》旅讀活動報名】 每人一副無線導覽器材,不論大人小孩皆可專心聽講每人一副無線導覽耳機,讓你在過程中可以自由欣賞,並可以同步聽到講師的講解,不會有小蜜蜂的距離問題。 人數20人以內是我們認為最舒適的人群狀態,讓每一場小旅行都能夠有幾乎完美的體驗過程。(無線導覽耳機為3.5mm,我們提供耳掛單耳耳機,也可自行攜帶自己慣用之耳機使用。) 體驗費用包含✅導覽解說解師費✅隨團助手工作費✅無線導覽器材費✅當地特色午餐✅巴士交通接駁(彰化高鐵、永靖火車站)✅阮劇團鬼地方演出票券✅公共責任意外險 集合地點 【集合地點1】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5 【集合地點2】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 現場我們將會準備旅庫彰化活動LOGO旗子,就是我們的集合地點。 其他注意事項1.集合時間為導覽時間提前10分鐘2.集體導覽活動請勿遲到,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團朋友的權益3.請穿著輕便合適行走的鞋子,並準備飲水、防曬或雨具4.雨天並不影響導覽活動,但請自備雨具5.可自備自用耳機(如沒有個人耳機,我們也將提供公用耳機),方便使用無線導覽機。6.導覽時可能會走在馬路上,請隨時注意個人安全。7.路邊停車經常性拖吊,請一定要將車子停放在停車場。8.本活動為步行+巴士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 繳費及退費事項請見報名頁面【由此報名:《鬼地方》旅讀活動報名】
+ More鏡文學走讀系列活動/打開臺灣——走入文學中的風景「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
【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鬼地方》永靖走讀分享會│鏡文學 X 旅庫彰化百萬金獎作家陳思宏從柏林回到永靖,帶領著讀者,走入「鬼地方」的故事地景,透過導覽老師的文史背景補充加上書中的故事以及作者的生活記憶,行走與閱讀,成為了一個文化活動。【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圖片來源:旅庫文彰化)《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介紹2019年出版的《鬼地方》榮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文化部金鼎獎文學圖書獎、英譯本在美國出版上市後,隨即獲得《紐約時報》重磅書評盛讚本部小說是「在文學層面上滿到要溢出來的行李箱」,小說中人鬼多聲道眾聲喧嘩,刻劃永靖鄉為主角,反映自二十世紀下半葉起,永靖即受到全球化與資本衝擊。作為受到資本衝擊的鄉村原型,也跨越了地理差異與各國文化藩籬,受到歐美外語出版界與外國讀者欣賞讚譽。本次「從柏林到永靖:踏進陳思宏的魔幻鬼地方。《鬼地方》永靖走讀分享會」,由鏡文學與彰化在地文史導覽與行程規劃的「旅庫。彰化」共同策劃執行。根據作家陳思宏以彰化鄉鎮為原型創作的重要著作《鬼地方》為本,及作者陳思宏親身分享,讓國內外愛好陳思宏與臺灣文化的參與讀者群眾,走訪認識作家的原鄉永靖。由陳思宏陪同帶路,藉由走訪文學地景,在具有標誌 童年象徵意義的永興游泳池成為廢墟,帶有宗教意涵、殺生祭祀兼具凝聚社區營造與在地文史意義的城腳媽廟埕依然屹立後,了解彰化在地歷經全球化浪潮的產業結構變遷。搭配走訪當地的文史古蹟,透過小說中的地景與現實相互映照,提高國內外參與群眾對臺灣本土鄉鎮的土地與在地文化認同,同時提高文學小說與讀者之間連結,鼓勵讀者群眾閱讀多元優質的臺灣文學作品。結束上午的走讀後,將在作者陳思宏的母校「永靖國中」進行創作分享會,與讀者近距離接觸,分享寫作的背景與生命的歷程。導讀與分享會作者陳思宏1976年生,彰化永靖鄉八德巷人,農家第九個孩子。輔大英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曾獲林榮三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小說《鬼地方》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現已售出英、法、日、韓、泰等12國版權。現職小說家、演員、譯者,現居柏林。文本《鬼地方》、《樓上的好人》、《佛羅里達變形記》 、《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主要文本《鬼地方》屬於《夏日壞掉三部曲》首部曲,陳思宏接續發表《佛羅里達變形記》、《樓上的好人》兩部作品,三部作品分別由三組靈魂受損的故事主人翁,帶領讀者出入彰化永靖、波羅的海、彰化、佛羅里達、員林、柏林,故事奇幻荒謬,人物有鬼有人,而且不時圍繞著「家」這個人人共感的命題,因此特邀請作家現身與參與者分享從靈感來源的母題「家」轉化為創作的歷程。《第六十七隻穿山甲》為陳思宏《夏日壞掉三部曲》後的新系列首部曲。鑽入深秋,陳思宏超越自我,挑戰小說技藝/記憶,任文字在眼裡造風雨。故事描述當年曾是一對金童玉女般的童星,一起拍了床墊廣告。他們大紅,還拍了電影。但是漸漸長大進入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美夢。一開始他們互相依偎,走著走著,走到失散,在各自的生活裡,變成滄桑、破碎、孤單,不好睡的大人。陳思宏以此作致敬所有的女孩和LGBTQIA+,獻給父權社會下,那些本該值得自由生長,卻遍體鱗傷的,他與她。【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活動時間✅日期:2023/12/24(日)✅文學走讀:9:30-12:00✅與陳思宏共享午餐:12:00-13:30✅作家分享時間:13:30-15:30※提供午餐與下午茶,與一本陳思宏的作品集合時間(2地點任選,請於報名時選擇)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0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費用單人價:1499元(新台幣)※收費舉例:1位大人+1位6歲(含)以上小孩+1位6歲以下的小小朋友=收費報名為2人6歲(含)以上皆為收費參與者,為維護體驗品質以及維護所有參與者權益,不接受「未繳費跟隨一起走」,所有符合收費之參與者皆需付費。**6歲以下則為免費(活動當天須出示健保卡或其他具有生日與姓名之證明),但不提供導覽機、活動體驗材料等,但需一位大人付費參與並專職照顧(大人需收取費用),避免造成他人體驗品質受到影響與安全考量**本活動為全程步行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走讀路徑由陳思宏帶路,帶你重回「鬼地方」彰化高鐵站→永靖火車站→永興泳池→永靖國小→永安宮→城腳媽→獸魂碑→永靖故事牆→永靖忠實第→永靖國中(圖片來源:旅庫文彰化)地方特色午餐與下午茶(每人一份)與作者一起品嘗來自兒時的食物記憶午餐:油蔥粿+肉羹,肉圓下午茶:煎包+芋餅+古早味紅茶【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每人一副無線導覽器材,不論大人小孩皆可專心聽講每人一副無線導覽耳機,讓你在過程中可以自由欣賞,並可以同步聽到講師的講解,不會有小蜜蜂的距離問題。 人數20人以內是我們認為最舒適的人群狀態,讓每一場小旅行都能夠有幾乎完美的體驗過程。(無線導覽耳機為3.5mm,我們提供耳掛單耳耳機,也可自行攜帶自己慣用之耳機使用。)體驗費用包含✅導覽解說解師費✅隨團助手工作費✅無線導覽器材費✅當地特色午餐+下午茶✅巴士交通接駁(彰化高鐵、永靖火車站)✅陳思宏書本作品✅公共責任意外險集合地點【集合地點1】彰化高鐵站(3號出口)09:30【集合地點2】永靖火車站(月台)10:00現場我們將會準備旅庫彰化活動LOGO旗子,就是我們的集合地點。其他注意事項1.集合時間為導覽時間提前10分鐘 2.集體導覽活動請勿遲到,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團朋友的權益 3.請穿著輕便合適行走的鞋子,並準備飲水、防曬或雨具 4.雨天並不影響導覽活動,但請自備雨具 5.可自備自用耳機(如沒有個人耳機,我們也將提供公用耳機),方便使用無線導覽機。 6.導覽時可能會走在馬路上,請隨時注意個人安全。 7.路邊停車經常性拖吊,請一定要將車子停放在停車場。 8.本活動為步行+巴士活動,請斟酌個人或孩童體力,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攜帶兒童推車或個人行動輔助參與活動。繳費及退費事項請見報名頁面【由此報名:《鬼地方》永靖走讀活動報名】
+ More台灣魔幻寫實鬼作——金典年度百萬大獎、金鼎獎、紐約時報書單入選.陳思宏《鬼地方》將改編當代馬戲舞台劇
2019年,旅德作家陳思宏書寫老家彰化永靖的長篇小說《鬼地方》橫空出世,大賣14刷,之後在2020年,拿下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和金鼎獎文學圖書獎。2022年,這本小說進了全國模擬考國文寫作能力考題,同時又入選紐約時報秋季書單和TCCF的「Book to Screen」單元,摘下博客來、讀墨、亞馬遜的全5星評價;近期,英譯版《Ghost Town》陳思宏美東講座更在紐約緊急加場。在此同時,阮劇團宣布改編《鬼地方》為當代馬戲舞台劇,將混合馬戲、投影和糊紙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書中魔幻寫實主義的永靖,舞台劇計畫在2024年正式公演。《鬼地方》英譯版,外媒一致好評:「催眠且難忘。」——《Buzzfeed》新聞「真的跌破眼鏡。」——《Litro》雜誌「具有令人享受又不安的療癒作用。」——《Astra》雜誌「層次豐富。」——《Bookpage》雜誌「強烈推薦一個講家庭、過去和身份的故事。」——《Library Journal》雜誌「十月必讀的十本書之一。」——《A.V. Club》雜誌彰化永靖,無山無湖,台灣本島人口密度第一的鄉,永靖腔唸作「Éng-tsēng」,名字的說法有幾,人有閩粵械鬥,天有火災水患,這名字叫著叫著,叫的是個永久之靖(靖:平安、安靜、平定),而永靖也地如其名,長年在島中無人聽聞,沒人過問。現因一部小說,永靖便在世界的注目中被迫現形。《鬼地方》這部小說中,描寫同志么子陳天宏,在柏林殺了男友,坐了幾年的牢,跟個鬼似地回到了永靖這個鬼地方,在這裡,空中有活蝙蝠,田裡有死河馬,風吹來,全是血的新鮮味道,但那不可怕,陳天宏怕的,是和自己相通的血。深埋秘密的父親陳天山、放火自焚的母親林阿蟬、一心弒夫的大姊陳淑美、保守反動的二姊陳淑麗、菁英主義的三姊陳淑青、陷入瘋魔的四姊陳淑潔、死在水溝的五姊陳淑媚⋯⋯。陳天宏記得那天的永靖下了一場冰雹,之後的他老是在想,沒有那冰雹,父親也沒得發財,沒煮那蛇湯,母親也不會帶蛇湯進房間來,見到他和王家的二兒子菁仔欉在床上,那麼,菁仔欉也不會死了。「我來自這個鬼地方,這是我的老家,今天是中元節,鬼來了,我也回來了。」——摘錄《鬼地方》書中主角.陳天宏說到自己的故鄉永靖,《鬼地方》作者陳思宏有一段超現實的描述:「投票前一天,我到永靖街上,想抓取人們說話的聲音和顏色,穿著西裝,看起來很格格不入,遇到一個看起來很不會照顧自己的人,你看得出來他過得不好,拿著反同傳單。當下,我覺得人就是鬼,他人就是你的地獄,只是這隻鬼倒楣碰到我,反而被訓斥一頓。」普遍譽為台灣魔幻寫實鬼作的《鬼地方》,改編作品初問世,是由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的嘉義阮劇團監製之當代馬戲舞台劇,台灣馬戲創作表演者林正宗導演,《通靈少女》編劇林孟寰改編劇本,結合了阮劇團的「新台劇生態池2.0計畫」,邀請了國內主要劇院、文化場館和業界人士到「新嘉義座」實驗劇場觀賞試演,迴響熱烈,收穫好評,當時紀錄片導演黃明川表示,這戲,未來有無窮的潛力。評估《鬼地方》作為舞台劇重點改編文本的原因和條件,《鬼地方》舞台劇主創阮劇團是這麼說的:「打動我們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是個台灣故事,選擇了像彰化永靖這樣的小地方,但同時又是個家族歷史。故事是很有野心的。」2024年公演的《鬼地方》舞台劇,又是一個什麼鬼魅的東西,相信各界可以期待下去。報導/顏一立
+ More好人下樓來——蕭熠評《樓上的好人》
陳思宏的《樓上的好人》是夏日三部曲的最終部。之前在書腰上看到自己名字,某某下樓推薦,覺得很高興,看完全書後才知道樓上的好人名字由來。原來,有意思。寫陳思宏使我十分緊張,一來寫最終部應該就要去讀第一部第二部,我於是去讀,但依然對於寫,沒啥用處。原因就像看著彼此相似的三姐弟,知道姐姐高一點,弟弟白一點,看到彼此的相似處相異處,對了解這個最小的弟弟,幫助有限。二來是,陳思宏的小說非常的,恐怖。我指的是濃烈的情緒,自卑與自傲,突如其來的死亡過去的悲劇鬼魅。讀來非常之嚇人。然而讀陳思宏就像吃一餐不忌葷腥,色彩濃烈,大火爆炒的菜。在《樓上的好人》中,濃郁排比的短句更是傾囊而出。寫母親洗頭:「……母親雙手有靈有神有鬼,十指頎長,皮膚多汁豐潤,指甲光澤閃爍,掌紋溝渠細緻,身在人間不知天上雲朵觸感……」寫白髮男人被洗頭:「……沒有人,從來沒有人這樣撫摸他的頭顱,細緻雋永,彷彿知曉他腦內憂愁,身體裡許多死結鬆綁……」。文字美極讓我想起飽含霧氣的河岸。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然而讀樓上對我來說確實兩岸。一岸是聰明俊美的小弟,一岸是愚魯的大姊。中間白霧蒹葭,叫喊無用,有個笨人,在水一方。這位大姊已經不是普通女性,而是設定為徹底魯蛇。鄉土,愚笨,自卑,對學生殘忍,對母親懷恨,對自己與過去輕賤,對同性戀大喊變態。我跟著她飄著羽毛的背影(書中有解),從員林到柏林,從柏林又到員林,陳思宏有自己的剪輯法。敘事在大姊小弟,過去現在,柏林員林,以及母親的一系列好人中跳轉。短短的斷句中鏡頭一下這裡一下那裡。我們感受到的是斷裂。和大姊身體裡的許多硬塊,也就是她對世界的從不停止的恨意,然而樓上的好人裡融解未完成的女性,不光是大姊,還有母親。母親名叫美麗,美麗的臉,靈巧的手指具有強大療癒力,罵起女兒像噴撒玻璃碎屑。醜,沒有人要,沒有人愛。醜在美麗的秩序中這是罪無可赦的,而性的次數在一個年齡後奇怪反轉,界定了女性的地位,零次是沒地位的老處女,而如母親那樣以性為業,生意興隆,反而獲得一種不被承認的尊敬。大姊不像母親,大姊也不像小弟。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灰撲撲的女性(偏偏是女性)來到了柏林,從一開始就用極強烈的色彩去披掛。龍蝦的紅,海馬的藍,世界二元,美與醜,男與女,同性異性,愚笨與聰明,樓上樓下,柏林員林。閱讀陳思宏使我想起白先勇,劇場感,濃烈顏色。大姊的近乎天真的目光,來到小弟家,如同初到尹雪豔家,上下打量,「小弟的床真的好舒服」。母親晚年,全身病然而那張美麗的臉依然光華奪目。「鐵支路邊的總也不老」。和那種古典的悲傷。天生的從身世帶來的,原罪一樣的悲傷。不同的是那種恥感,臭味一樣散不去的恥辱。逃到世界盡頭都躲不掉的恥辱。隨著故事推進,大姊捲入了數次遊行,與小弟的過去懷想,甚至是一次情欲的解放。到故事的最後,雖然仍不見她放開她的頭腦(梅艷芳語)。我們逐漸了解大姊與小弟,美麗與所有好人是共生共犯的結構。一個事件像鍊子那樣連結了兩岸。一家人的記憶地圖於是成形,藉著大弟這座虛設的橋樑,大姊奔向小弟,映著遠方的是美麗的影子。柏林員林,因而位移。書中我很喜歡的極靜默的一段是大姊與查票員的無字溝通。雙方語言不通,於是互傳表情符號。笑臉,魚。釣魚照片。湖泊。無聲勝有聲。像新天堂樂園溪流一樣的漫流,音樂擴散。小小的姐弟相伴在戲院看著電影,用音樂掩蓋那恥辱,用柏林掩蓋員林。然而本書全旨似乎是別裝了,別演了,越裝越露餡。就像大姐的破洞羽絨服,毛越飛越多。母親的樓上好人們,弟弟的樓下情人,以至於最後所有的過往一併揭開。大姊的笨是掩蓋,就像極為聰明,或是極其美麗一樣。一揭而穿的時候便知道了,那種難堪。到了最末我們也發現了大姊的小秘密,然而與如此厚重的過往相比,這些小奸小惡包括我們讀者,不忍去苛責。「聽好了,羅伯特,去另外一個國家根本沒差別。我都試過了。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你無法自我解脫,這毫無用處。」這是陳思宏在書首引用的話。這像是冷靜而自持的小弟會說的話,另一句我們很熟悉的話是,逃跑雖然可恥但是有用。感覺上大姊會回敬這句話。然而誰跑了誰留下,究竟有沒有用,要等看完才會知道。本文作者蕭熠台北出生。曾於美國,香港求學居住。建築所畢。曾任職建築事務所,電視企劃。入選九歌小說選,九歌散文選,林榮三散文獎。著有短篇小說集「名為世界的地方」(2020),長篇小說「四遊記」(2021)。喜歡騎車閒晃和栗子。
+ More樓上有好人,有愛如潮水——沈信宏評《樓上的好人》
(本文包含部分劇透)愛如潮水進進退退,將你我溫柔包圍你會以為這是一個陰暗的故事。畢竟卷首序言就寫了,即使逃離也無用,「你無法自我解脫」,努力全無用處。「樓上的好人」是小說中的母親美麗帶上二樓的男人、恩客,獨自養育三子的女人經營髮廊怎麼可能生存,手指技巧不只用在頭皮與髮際,也用在無數男人的身體上。三個小孩在樓下不能上來。母親為這些好人編號,在金色筆記本上紀錄特點,專業的資料管理,第一次兼職就上手。員林男人們按號碼登場,個性鮮明,財力或精力雄厚,長槍快槍大水槍。278號是小黑警察,八卦多話,「透過小黑警察的嘴巴,員林更立體」,133號是刀疤會長,愛吹牛,「一張嘴就能聚海隆山,當然都瞎扯,但似乎又很真實」。不如說這些男人都是陳思宏,把員林虛構得真實無比,像《汪達與幻視》中被汪達以魔法變出來的西景鎮喜劇影集,劇中劇,角色演出角色,小說中活靈活現的男人都像是從真實生活中召喚來的,為了將主角推到中央,細數家事鄉事天下事,也紀錄了城鎮的興衰與掩蔽在時光裡的傷痕。男人紀錄到399號,好人來來去去,孩子還小,怎麼把這些私密頻繁的交易看作日常?社會新聞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小六女生模仿母親賣淫,曾遭堂哥性侵,導師:家庭不幸造成」一切的荒謬與不幸都合情合理,新聞說的,母親賣淫,心靈山崩。我們預期會看到這些孩子的心靈像抹布被扭轉,再擰緊,一滴水不剩,行屍走肉,甚至就該像活屍一樣傳染不幸的病毒。但沒有,這是一本愛如潮水進進退退,將你我溫柔包圍的小說。光是《新天堂樂園》是作為整部小說的引線,就知道這有多浪漫。記得電影其中的一個畫面,放映師為了讓無法買票進場的觀眾也能欣賞,將電影畫面轉至民宅,最後導致高溫引起大火,燒毀整座電影院與放映師的雙眼,但觀影的快樂與感動囤在那些觀眾心裡。一個家庭的悲劇與崩毀不是結局,總有鳳凰浴火重生。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小孩壞掉了,怎麼壞掉的?精神分析師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小孩壞掉了,怎麼壞掉的,陳思宏將過程寫給你看。最不受疼愛的大姊長成自卑的高中國文老師,常用人絕對不會用來形容自己的詞形容自己——白痴、老處女、無奶。言語的傷害是從上一代開始的,從母親那裡學到所有的評判標準、價值觀和道德觀,「幹,我當初把妳丟掉就好,醜死人。生下來幹什麼。幹」。痛苦不能說,自卑成灰末也沒人知道,「說了,就是真的了。沒說,或許就不存在。」有錢人家才能真心話。窮人家不追問才是放過彼此,卻從沒有放過自己。大姊雖然恨極母親,連她死了都掩不住笑,但後來簡直母親附身,愛罵人、碎嘴抱怨,貪吃炸雞與蛋糕,蒐集癖,目光追逐男人翹臀,就連破處時,都要謊稱自己是母親,才能放下羞恥,感受身體的浪潮。母親多偏心,用盡一生數落大姊,無情剪裁童年,任她心靈破碎,逼她用一整部小說自我拼湊,冥想探索,搜集回憶廢物與橡果,逼近傷痛的核心。更不用說兩個弟弟——被溺愛的大弟無人挽回,小弟神童,卻因貌美而命途多舛,「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春風當自嗟」,就這樣一張發光的臉,連男人都要入迷,蠅蟲在小說裡陸續雲聚襲來,到底是誰造成最大的傷害,陳思宏刻意不揭曉,跟著小弟時時處處自嗟自嘆,或許真該怪自己的不可方物。母親在樓上接客,小孩怎麼可能不上樓,母親美麗,男人赤裸,二樓隨時裸露最真實的秘密,小孩偷看偷聽,感官大開,小說裡太多活色生香,軟硬濕黏,繽紛口感觸感,童年變成性慾大觀園,大姊透過母親的筆記本關鍵字,開啟煙火般燦爛的感官記憶。毛茸茸的手、狂妄落腮鬍、黏糊糊體液、高潮時華麗流星雨,口腔咀嚼雪松森林,性愛是泥鰍拍打和棒棒糖溶解。感官已被徹底撐開,從此人生有如落下頷,嘴巴閉不起來,隨時吸收,含納,隨時準備無聲叫喊。不只母親,小鎮也會扭曲人的性格外貌,大家彼此認識,任意談論,話鋒隨時轉上身。小鎮一員不可與眾不同,「只要跟眾人有些許不同,無法歸類者,都是異類」,加入讀經團體,「神愛所有兄弟姊妹,大家都平等」。教書的用詞要政治正確,說錯話會被學生檢舉。所以大姊覺得兩個男人在一起是變態、「坩仔」、查某體,怎麼可以結婚。對弟弟愛男人從否認、自責、接受到正常化的過程,大姊的邊界向外擴張,從員林跳到柏林,從反同遊行走到彩虹旗下。大姊的身體適合流浪,只要離開一個地方,就習慣性以嘔吐或鼻涕排出舊地。大腿尋麻疹神奇排列出世界地圖,連身體都暗示要她離開,瘋狂一下,掙脫束縛。最後她終於領悟,女性自覺,想要就拿,不再安全保守,問自己「妳怎麼還在這裡?」終於擺脫故鄉鐵枝路,飛向天際。過去無法和解,就讓未來來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比喻「我們處於父母狀態(Parent Ego State),行為就像父母一樣。⋯⋯可以把父母狀態想像成一個法官,他的職責是指控人,給他們定罪,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他們。」要解除自我懲罰的困境,就要從愛自己開始。但小說裡大姊更想讓想消失在人世的小弟懂得自珍自愛,姊弟間有太多連結——睡同間房,一起吃泡麵、月見糖、看電影,被媽媽同時擺在左邊右邊,像《蘇菲亞的選擇》電影畫面那樣,被他人的抉擇決定命運。童年即使滿佈傷害,但約定仍牢牢記在彼此心裡,中間分別的時間彷彿只是木頭人的鬼回頭,斷裂的終究要接上,曾經握住的兩雙小手,還留著互相緊握的念想。就說一件事,藍色龍蝦和橘色海馬,是小說中鮮豔的象徵,是小弟在西西里,和大姊曾經約定要一起去的地方,和長得像大姊的中國女人買的,小弟每次會放錢在家門外的橘色海馬裡任路過的神秘白袍女子自取,但後來都被大姊偷偷拿走,大姊不缺錢,缺的是愛。即使對他們來說,家不在員林,也不在柏林,家,不一定指某個地方,他們都已經踏上回家的路途。小說裡的人物,一開始看起來多麽惹人厭,媽媽荒淫、大姊魯蛇、小弟孤僻,家人互相殘害、言語撕扯,男人們自以為是,精蟲衝腦,但其實真的一個個都是好人。就像小說裡頻繁出現動物,與人交替現身——lotte牧羊犬不讓人落單,狐狸眼神無懼,靈敏難捉摸,貓咪、鵜鶘和猩猩。牠們各有寓意,人世紛擾,摒除雜緒慾念,每個人心底都豢養著一隻純真動物。因此小說結尾簡直就是另一部《新天堂樂園》,配樂感人,眼淚滾滾,兒時記憶精彩溫暖,好人大團圓,祝福別在襟上,鵬程各自萬里。這是陳思宏的《夏日三部曲》壓軸之作,不禁讓人聯想到2021年播出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劇中被心力交瘁的母親長期漠視的金志雄,自認擁有比別人更不幸的童年。長大後母親說她快死了,他依然無法原諒,只說:「妳努力活久一點,我們都可以試著重新來過,我們不要再依附別人的人生,就試著像別人一樣,過平凡的生活吧。」過去無法和解,就讓未來來,多些碰撞,激盪新的可能。《樓上的好人》也是,等待傷害的記憶與洶湧的欲望暫時平息,漂白水洗過,吸塵器集塵,吃過泡麵,之後會沒事的,沉溺的、髒污的將從水底浮起,掉毛的老處女也能張開翅膀,自由起飛。愛曾經退潮,曾讓人心碎,化作血漿與腫瘤,但走過千山萬水,在他們彼此心裡,像珍藏在電影膠卷裡的畫面,永遠是那麼美。本文作者沈信宏高雄人,現任教職、夫兼父職。清華大學台文所畢業,中正中文所博士生。曾獲國藝會與文化部創作補助、林榮三文學獎等。曾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與小說選。著有散文集《雲端的丈夫》、短篇小說集《歡迎來我家》。其中,《歡迎來我家》入圍「二○二一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書中所收〈兩個女人的故事〉由高雄文學館改編為劇本。與妻子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我是信宏爸爸,偶爾媽媽」。
+ More你家才是鬼地方,你樓上樓下都是鬼地方──張文薰評陳思宏「夏日三部曲」
文/台大台文所副教授兼所長張文薰(本文包含部分書中內容)二○二一,歲次辛丑的牛年年末,蕾神之鎚重擊龍的傳人,把一個以家世傳承、菁英學歷為豪的美國偶像夢擊出長長裂縫。在那個夢裡,個人的價值憑著男丁數目、長春藤蔓排序,學業成績之外的歌舞琴藝、野心慾念都是干擾家門榮光的雜音。每值日夜交替之際,只有庶民如我等鎮守網上不退,等著窺探紐約──台北豪門奇觀的夾縫隨時開啟。明明都到了美國,個人的優質與否卻仍需憑藉把拔馬麻的話語,以對家庭的貢獻度、向心力來衡量高低。這幻夢崩解令人費解又竊喜,原來偶像也是會寂寞空虛覺得冷的凡人。也是年度交替之際,陳思宏以《樓上的好人》為他的「夏日三部曲」奏出最終樂章。二○一九年底的《鬼地方》是「寫給故鄉,不存在的永靖」,小說中出身中部小鎮、在VHS影帶環繞中成長的男孩到佛羅里達繞了一圈,這回改到永靖人眼中「迷人的大都市」──員林 。員林已從鎮升格為市,颱風大水夜殺人事件的夢魘卻持續在柏林──台灣之間徘徊不去,附在阿基里斯踝邊,不斷拉扯每一個走上國際舞台、打算邁入新家庭的成員後腿。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三部曲」是台灣讀者的老朋友了。台灣文學的三部曲巨作都與國族歷史有關,發生在遠離都市與現代文明的鄉村裡,大家族在墾拓移民、抗日抗戰的時代寒夜中浮沈,家族三代成員的命運如浪淘沙般翻湧擺盪。三部曲的主角大半設定為家族中的小兒子,從懵懂稚嫩到肩挑家仇國恨,故鄉的破滅催生出亞細亞的孤兒。如果襲用朱天文《荒人手記》的名言「同性戀者無祖國」 ,陳思宏的三部曲既未以悲苦的寒夜孤燈命名,志向顯然不在建構歷史。那麼,這「夏日三部曲」裡的大家族小兒子,逃離、出走、追尋之後,將會降落在哪一座城邦呢?謎底竟然離不開「家」。三部曲分別都牽涉到一則殺人事件,「可惜他把T殺了」、「當年在佛羅里達,他殺了人」、「美麗殺人了」,每部小說都從開頭就叨絮著殺人事件已然發生,讀者在好奇人是誰殺的、觀看宛如奇觀轉播般的屠殺過程中,發現最重要的不只是殺人的與被殺的兩造之間的歸責問題,而是必須透過「殺」才能揭開的秘辛,必須透過「死」才能斷離的痛苦;還有,引發殺機、清理現場、處置善後的一干人等,都與鄉鎮中的「家」有關。家是愛恨交織、一觸即發的情緒瓦斯間,更因為位置所在、地方產業所需,時時得動用高瓦度照明控制花期,鬼地方爍亮如熱帶溫室。《鬼地方》描述永靖「午後的路面宛如爐灶,不用開瓦斯,路面上就可煎蛋炒飯燉稀飯」 ,台灣小說家以「熱」來烘托島嶼的煩悶、落後,從一九二○年代以來儼然已成系統,但陳思宏對於「熱」別有一套關於時間的詮釋:「熱啊,午後高溫讓時間轉速慢了下來」 、「夏天猛烈,電費已經快繳不出來,母親不准他們開電風扇,氣流在無窗無光的小房間裡悶死。房間沒有時鐘,家貧買不起手錶,房間不僅無光,時間也嫌熱,不肯進房。」島嶼的「熱」不只憂鬱、令人失去理性,更拉住了時間。恆常貫穿台灣文學三部曲的歷史時間,在「夏日三部曲」中不再是線性前進,而是因為貧困、因為母親的意志而留步、被喊停。通往自然風土的氣流悶死,標誌人間存有的時間「也嫌熱」,使人物永遠滯留於那一個夏天。在關於溽熱的描寫中,台灣、佛羅里達、柏林三地洲際的緯度差、時間差也幾乎消失,逃離的去向與起點在「熱」中連成一氣。《佛羅里達變形記》描寫「熱煙在他的皮膚上鑽鑿油田,深黑色原油噴發,全身黏稠」、「他想趕走頭髮裡的溽夏,拿起電動剃刀,在頭顱中央的熱帶雨林開墾出一條新路」 那種黏滯滲入骨髓的熱讓人失去自我界線,只有開顱規模的殺戮才能驅趕。在《樓上的好人》那個無光、無時間的悶熱房間中,彷彿創世神話中劫後餘生的小姊弟相倚求生。一家住在員林鐵路旁的簡陋二層樓老屋,樓下是媽媽以手藝養家的髮廊,樓上供母子四口起居,時有「好人」造訪得以維持這無父之家的生計。只會惹是生非的長男早已不見蹤影,姊弟日夜聽著火車到站離站的廣播,卻無法任意搭上車班遠走。弟弟的離開仰賴生父的援手,姊姊的離開則依靠弟弟隔著海洋的允諾;一度北上的姊姊甚至又因為母親的召喚而回鄉,弟弟雖擁有了與外國情人共組家庭的全新未來,卻與《鬼地方》的伴侶一樣頻頻產生毀棄的衝動,終究依靠那來自不堪過去的姊姊才能重新安頓尋回。當家族成員的選擇與遭遇從國族歷史脫鉤,「夏日三部曲」提醒也急著擺脫祖國魔咒的我們:「家」可能才是真正的大魔王。《樓上的好人》的員林二樓舊屋,與《鬼地方》的永靖連棟透天厝,都是標誌台灣鄉鎮文化的建物。不同於鄉村的三合院,也不同於都會的公寓大樓;住進樓房「新厝」,使一個傳承重男輕女、現實主義價值觀的家庭脫離農業鄉村的親族人際,與隔牆相鄰的住戶、提供飲食或雜貨的商家產生緊密的連結。時而結盟、時而相依、時而互相窺探批判,在無法阻擋的耳語、喊叫聲交叉環繞間,產生了夾雜在鄉村與都會之間的特殊人際倫理。《鬼地方》家族的隔壁是棺材店、再隔鄰是五金行,家族成員更替的重要時刻「生死都在同一排房子完成。什麼地方都不用去,就在這裡生,這裡死」 。《樓上的好人》的鄰居促成單親媽媽以理髮維生,但互相送暖的窮人也是互相鄙視的敵人「鄰居耳語熱烈,牆薄人情更薄」。連棟房屋更便於儲藏不為人知的秘密,《鬼地方》的地下室、《樓上的好人》的二樓,都通往殺人事件的謎底,理想家庭美夢的黑暗之心。我認為「夏日三部曲」在提煉台灣城鎮意象層次上,翻新了台灣鄉土文學的論述能量。「鄉土文學」是蘊積台灣主體意識的最重要文類,從二次鄉土文學論爭到當代的新鄉土、後鄉土之說,但其實在急速工商業化的台灣社會,與世隔絕的鄉村早已不存。更能顯示出島嶼生存樣態、島民生活意識的地方應該是城鎮──都有台鐵車站的永靖與員林,一個有全台最知名台商,一個有全台最多超跑的城鎮。流過城鎮的不是浮著白鵝的小河,也不是通往海洋的大江,而是排水溝。灌溉農田水渠匯集而成的大排水溝,也沉澱著城鎮多餘的非法的慾念,因此往往會有超跑、重機衝進其中,或誰套著塑膠袋把自己溺死。都說《佛羅里達變形記》像是〈蒼蠅王〉、〈大逃殺〉、〈驚聲尖叫〉等描寫青春之殘酷與殺戮的故事,我卻從三部曲的「夏日」主題想起朱天文〈安安的假期〉,急於長大的孩子來到親人所在之地度假,粉彩色調的〈安安的假期〉與濃艷凝滯的「夏日三部曲」都有著瘋女人、寡默的父親、輕佻的兄長這些成員組合,以及不被期待的婚外生育。在《樓上的好人》中,來到柏林度過一個夏季的姊姊,於此經歷了遲來的性啟蒙,之後得以把弟弟從自毀傾向中拯救出來。除了度假,夏日也是適合大作戰的季節,初至外地的姊姊不斷嘔吐、放屁,其不堪直如王禎和小說的角色。不同的是,王禎和的角色自認斯文進步,而陳思宏筆下的姊姊,從《鬼地方》的五個到《樓上的好人》縮編為一名,總是在說自己笨,「你知道你四姊很笨,寫信好難,我不會。我笨,笨到嫁錯人,笨死了,笨死了,笨死了,笨,就是笨」、「小弟,我懂了。你大姊就是笨,美麗說得對,我笨死了,跟人家說我大學畢業沒人相信」。即使姊姊也是大學畢業,但在神童小弟面前,「笨」必須是她(們)唯一的自我修辭,這個「笨」無涉智力,而是指責自己不諳情感幽微,屈服於自己的恐懼與父母強大的控制之下,因此無法辨識手足身上的傷痕,甚至造成傷害。有趣的是,《鬼地方》的陳天宏與《樓上的好人》的弟弟,都須依靠不辨性向、不識創傷的姊姊從「笨」中醒覺,來獲得救贖。當姊姊後來在柏林的公園裡找到逃婚的弟弟,可以說出「神童?你?拜託,連這個都不會,笨蛋」 時,弟弟才真正露出微笑。而當弟弟與大廚完婚,姊姊離開柏林之際,也一反初至的狼狽迷途,「你不要看我笨,跟你講,我現在超會自己坐車」 姊姊瀟灑拉著行李箱準備搭火車離開,宣告搶救新娘(新郎?)大作戰完成。然而,這班車並非通往員林。《鬼地方》的陳天宏在柏林犯案回到永靖,已揭示了台灣人海外夢的浮誇虛幻,以及故鄉作為傷害源頭與包容之地的兩面性。《樓上的好人》則更宣示一個高學歷的「我弟弟,在柏林」卻不是光耀門楣的說辭;姊姊的自我省察在柏林完成,可這並不是一個帶著成長結果衣錦還鄉的故事──姊姊或弟弟,沒有人在故事結束之際回到「虛構的員林」。為什麼?因為員林終究只是永靖隔壁鄰居,只是換車、買書、吃肉圓才會來的驛站嗎?或者是因為員林甚至沒有可供憑弔或胡搞觀光的百年古厝,留不住記憶與足跡呢?這是一個從小就渴望離鄉,卻以故鄉敘事研究起家的員林人,把自己的生命課題拋給隔壁鄉作家陳思宏的小小疑問。
+ More梅莉史翠普在員林──專訪陳思宏《樓上的好人》
追問梅莉史翠普是不是真的在員林前,不妨先看《艾蜜莉在巴黎》。儘管這部影集毀譽參半,但陳思宏說至少有一點它寫到點上了。「第二季有一集巴黎熱浪38度,艾蜜莉家沒冷氣,辦公室也沒,熱到快崩潰。她的法文班同學跟她說嘿我家有冷氣,她就去了,順便上了床。我看到這一幕覺得太真實了,因為柏林也會熱到38度,我朋友常常說誰家有冷氣我就要嫁給他。」「她在熱浪中變形了。」陳思宏說。這恰恰是他用三部曲寫夏日的想法──高溫蒸汗,禮教氤氳,氣味流竄,人意識到自己與他人身體的存在,為此焦慮卻也興奮。當遮掩的羞恥散去,慾望便成了醍醐味,引出脆弱也最真的自己。《樓上的好人》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2/3/4當做戲的女人無法演活自己細數三部曲,從永靖出發,繞道佛羅里達,最終復返員林與柏林;《鬼地方》在中元溽暑、紙灰飛揚中揭開家國大大小小的傷痕;《佛羅里達變形記》撕毀青春謳歌,正視少年少女成長痛與被迫做的美國夢。收官之作《樓上的好人》,或許是陳思宏三部曲最貼近寫女性的一次。不同於《鬼地方》寫好幾名女性半活不死的生命史,《樓上的好人》將繁複工法用在同一名女性角色上,一針一線將她繡得立體,有聲有色。在《樓上的好人》,陳思宏把此前「夏日三部曲」的核心「變形」跟做戲結合,指出了其中的弔詭之處:為何當女性變形,變得不像原本的自己,才得以停止做戲?陳思宏說,自己喜歡描寫女性多過於男性,「因為女性在男性掌控的社會必須變出許多面貌求生。」不由自主的女性,總是扮演他人眼中的自己,假裝開心,隱藏悲傷,否認慾望,複述男人給她們的台詞。迫在生活中粉墨登場的女性,都活成了戲精梅莉史翠普。千千萬萬的梅莉史翠普上演不屬於自己的戲碼,「她們更引起我的興趣,也更值得書寫。」▲《樓上的好人》是陳思宏「夏日三部曲」最終作。他稱自己有準時焦慮症,寫完浩浩蕩蕩三部曲那一刻的心情是,「很佩服自己,沒有遲交稿,甚至提早。」完成三部曲的目標,會不會覺得鬆口氣,可以慢下來了?「我不知道欸,這應該是完成人生里程碑的心情,但我覺得自己還沒做到。」他透露接下來想寫的還是三部曲,以數字為出發點。(圖/鏡文學)一場夏日破處之旅《樓上的好人》敘述住在員林的女主角「大姊」到柏林找小弟,經歷一連串觀光客的不適跟文化震撼,平行回望員林童年,其中藏著小弟出走他鄉的祕密。不過且慢,大姊還有一個更重要任務。她想要破處。小說以「員林老處女來柏林了」破題,尋弟之旅成為破處之旅,《樓上的好人》因此延續從陳若曦《紙婚》、馬森《夜遊》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女性異國探險系譜。影像中也有類似的女性身影,例如茱莉亞羅勃茲演出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與茱莉安摩爾的《Gloria Bell》。「在異國的月光下,我們更容易變形,因為無人知曉。當周遭都是聽不懂的語言跟陌生面孔,你就會解開束縛,因為束縛都來自人情。」陳思宏說。白話一點就是,「你看很多同志到一個新國家、地區,都是先打開交友app,尋菜一輪。」然而,相較上述影像作品的輕鬆寫意,《樓上的好人》裡的大姊有許多磨難。首先,她並不討喜。大姊充滿怨懟,初來乍到德國,看一切都不順眼。更可怪的是,她曾是護家盟。談到大姊這角色,陳思宏有幾分猶豫(同時帶著興奮),「儘管我擔心讀者不喜歡她,但跟著她走完這夏日旅程,我相信讀者會喜歡她。」員林鐵枝路旁的破敗房屋,是《樓上的好人》中大姊小時候一家人住屋的靈感來源。(圖/陳思宏提供)兩則反同現場的記憶如果在柏林,一個護家盟老處女。小說一下便有兩個惹人議論的標籤,想發文罵人的讀者,不妨先聽聽陳思宏描述的2017年同婚釋憲現場。「婚姻平權運動多數期間我不在台灣,釋憲當天剛好我在場。那天立法院前同志聚集,彩虹旗飄逸,大家看起來都很開心,僅僅過條街,就是身穿白衣服各式不知道什麼盟的人。這帶給我很大的視覺衝擊。我在兩邊遊走,反同方有錢到有流動廁所,我注意到上面有彩虹標誌——其實是流動廁所公司的logo,就故意問,欸你們廁所貼彩虹標誌是怎麼回事,你們是支持同婚的嗎?接著,此起彼落的尖叫聲包圍我,一群白衣人對穿花襯衫的我尖叫著。其實這讓我很興奮。我默默記下這一群對我尖叫的女性。後來我把她們揉進大姊這角色。」陳思宏說,關於婚姻平權有很多論述,「但我想知道一個來自員林的小家庭如何面對這個撕裂社會的議題,以及,一個女性為何想加入反同陣營?」 為了寫《樓上的好人》,陳思宏訪問了五位曾參與反同運動的女性。他發現她們的共通點是,其實不大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問其中一人說,你為什麼討厭同性戀?她嚇得連忙否認說沒有啊沒有。」陳思宏的結論是,她們是寂寞的人,把教會視為家庭的延伸或補充。「對她們來說,加入教會其實像結婚,想逃避孤寂而加入群體,再被這個群體動員,做自己也不明就裡的事。」當天稍晚,還有另一個場景令陳思宏印象深刻。「我離開立法院後,走到台北火車站,看到一個全身白衣的阿姨迷路了。迷路的她遇上一群很明顯是同志的男生,這群小gay跟她說阿姨你跟我來。於是花花綠綠的小gay領著一個白衣阿姨。我覺得這畫面超有趣,就遠遠的跟蹤他們。我不知道這件事對那個阿姨有什麼啟發或質變,但我相信她之前一定沒有真的跟同志相處過。」這便是《樓上的好人》給出了一個不合時宜的女主角的原因。陳思宏說,「這很有趣。我寫女性都希望她們能盡最大力量違反『原廠設定』──那些對女人的期待跟枷鎖,可以不用好看,不用瘦,不用結婚,不用溫柔,不用體貼,不用當母親。我想到,啊那些對我吼、對我尖叫的反同女性豈不是正違反了這些原廠設定?」老處女礙著了誰?《樓上的好人》主角除了是現實中曾對陳思宏尖叫怒吼的天選casting,還動用了他讀彰中的老處女記憶,「我一直都對老處女這稱號很有興趣,這稱號有個衝突,老了卻還是處子之身。我們在各種語言中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詞,因為各種文化都常常以性貶抑女性,用性來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存在。」但老處女礙到了誰?「從小到大,學校裡都有一位被稱為老處女的老師,我讀彰化高中時就有一位。同學們用各種方式羞辱她,例如全班忽然大笑,在她經過時大叫老處女。」「求學階段我跟這些被稱為老處女的老師都很好。她們發現了我的不一樣,在群體中處於弱的一方。或許,她們在我身上也看見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在冒犯的風險下,陳思宏書寫這樣不合時宜的女性,讓角色作為證明般的存在。證明女性可以不用是社會給的原廠設定。證明男人不能用自己狹隘的目光,囚禁活生生的女性。證明自己曾經在求學路上遇到雪中送炭的隊友。▲《樓上的好人》以「大姊」的觀光客奇遇苦難開場,講述一段夏日破處之旅,圖為柏林U-Bahnhof Schlesisches Tor車站。(圖/陳思宏提供)一個男同志寫反同保守女性,是有趣的跨界,但是不是也是冒犯呢?我刻意問陳思宏。他的回答是,「寫作就是關於跨界,如果只能寫身分規範內的,那我們寫小說幹嘛?確定自己基於尊重,就不要怕冒犯別人,要找到一個溫柔的施力點,建立對話的可能。」不過小說既以老處女想破處推動故事,最後勢必要寫到她究竟能不能如願。「這是個難題。」陳思宏說。因為寫多一不小心就會俗套,甚至重回陳思宏所謂的「原廠設定」;寫少,則又會讓讀者有隔靴搔癢的感覺。「身體被綁住的女生,被打開了,她會怎麼辦?」陳思宏構想大姊的破處。「我覺得大姊的性會是帶荒謬的喜感。我不想寫光彩的性,這關乎我們對性的期待想像,以為總是光鮮亮麗,一定要俊男美女香撲撲乾乾淨淨的,然而實際上不是這樣。有過性的探索就知道,跟人生一樣,大部分都是失敗的。」因此,小說最後大姊對她的破處對象說:「我不美,但你可不可以專心看著我。」用獨一無二結合員林與柏林的方式達致了她的願望。小說這樣描述:「原來這就是性。等一下,這就是性嗎?身體幾秒連結,進入,往前後退,癱軟鬆垮,好累喔,懶得遮掩,不用裝美,不想收肚,我不介意你的疤,你不在乎我的老朽。他放了個屁,微臭。她聞著屁,感到前所未有的鬆弛。沒人需要為了屁聲道歉,沒人需要為了鬆垮道歉。」這是最不浪漫同時最富人生況味的性了。三部曲終章:陳思宏的影像之書等一下,所以梅莉史翠普只是一個浮想聯翩的比喻,不曾踏足員林?不,她真的來過,在小說的最高潮,陳思宏動用了小說家無以倫比的連結時空跟情感能力,讓梅莉史翠普以她拿下首座奧斯卡女主角獎的《蘇菲亞的選擇》在員林重現。「我一直想把梅莉史翠普寫進小說裡。追根究柢,我就是一個死文青,喜歡把看過聽過,然後有感的影像音樂放到故事。」從《蘇菲亞的選擇》到《新天堂樂園》,從曾屹立員林的國際戲院,到柏林如今還開張的「國際電影院」(Kino International),都被陳思宏寫進《樓上的好人》。用一本小說連結複數的電影文本,讓不同作者展開對話,相異的地域交疊。於是梅莉史翠普「成為」《樓上的好人》角色,員林與柏林互為前世今生。這關乎陳思宏對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由衷好奇。「我常常想為何人類喜歡看電影?因為燈關了,在黑暗中我們是被帶進另一個宇宙,這是串流無法比擬的。美國有陣子盛行歌舞片,因為蕭條年代需要娛樂,進入電影院,就是進入萬花筒;跟歐洲不同,歐洲是到電影院逼你面對現實。我們在電影院共享一個私密的宇宙,不論是逃脫還是面對現實的電影,都是小說可以施力、拿來取用的。」因此,《樓上的好人》是陳思宏的影像之書。小說裡,唯有當大姊與小弟在電影院,他們才真正回到了故鄉,那裡有他們共同的快樂記憶。至於陳思宏自己,「我想透過小說說一次我愛電影院。」存在與不存在員林的梅莉史翠普,以及小說接合電影文本,在在顯示作家調度想像與挪移現實的本事。陳思宏說,「有人不喜歡談論小說設計,但我覺得設計是很重要的,我很高興看到很多寫作者一起回到虛構跟想像的力量,帶我們到很多不同的地方。」寫完三部曲,陳思宏對自己的期許是「一個無聊的說書人,但把想像力放到最大」。夏天三部曲完結了,但夏的記憶不會散去,我們跟著主角不可免的袒露自己,其實就是認真看一看不成人樣的自己。三部曲最終的提問或許是,你怎麼知道那個不成人樣的自己,會不會其實是真實的自己?變形,其實是變回。陳思宏在三部小說裡寫出的夏日奇觀,不過是人們初來世界,最柔軟無所畏懼的一面。小說家用夏天的故事訴說被壓抑的曾經。▲陳思宏把梅莉史翠普寫進了《樓上的好人》。當年他曾在員林國際戲院看她演的《蘇菲亞的選擇》,而柏林也有一個「國際電影院」。因此,電影或者說電影院像小說裡的蟲洞,打通了過去的員林與現在的柏林,年幼的大姊與小弟探頭看見此刻已疲憊不堪的自己。圖為柏林國際電影院。(圖/陳思宏提供)
+ More師姊帶逛鬼樂園──馬翊航讀陳思宏《佛羅里達變形記》
我之前說了,我怎麼和夏琳道別、鑽進爸媽的車裡,已經沒有印象。因為這也無所謂了。那個年齡,事情總會結束。你本來也知道事情會結束。——艾莉絲.孟若〈童戲〉1閱讀完《佛羅里達變形記》之後,我出於壓驚、好奇與求知慾,在Google鍵入「佛羅里達」,第十項出現了「網搜『佛羅里達男子』成新迷因」。我繼續搜尋佛羅里達男子,佛羅里達男子試圖以鱷魚在超商交換啤酒。佛羅里達男子殺掉好友後問Siri如何藏屍。佛羅里達男子看見弟弟與表妹在他最喜歡的七龍珠毯子上做愛,憤而將弟弟的雞雞咬掉——看起來也是《佛羅里達變形記》的變形,人體在這些不用分清真假的故事裡牽絲勾纏,湯湯水水。《佛羅里達變形記》 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斜斜勒痕陳思宏的《佛羅里達變形記》是屬於夏天的故事:六個來自富裕家庭、龍年誕生的少男少女,來到佛羅里達參加尊榮嚴選的夏令營。他們從家庭暫時釋放,又從夏令營逃亡。異地的熱度催熟身體,埋在個人體內的慾望種卵從果皮爆開,直到招來一場意外事件。三十年後他們因為另一場死亡而重聚,故事揭開他們仍是龍卵前的秘密。此地與異地、親密與疏離、誕生與殺生、壓抑與噴發、逃離與幽閉、塑形與變形⋯⋯這些概念來往串接《佛羅里達變形記》,也可以向上連結陳思宏「夏日三部曲」的《鬼地方》。在油脂飽滿、風像鐵鎚的熱帶遠方,夏天不是時間,夏天是一種感官。當地球是斜的,記憶會是直的嗎?《佛羅里達變形記》的章節輪替於1991年與2020年,以前以後折疊起來,相互印染。刻意製造短而細碎的句子,踏出槍聲、煙火聲、腳步聲,產生鱗片、皮屑、落髮、藥丸、子彈、蟲卵的質地。陳思宏扭轉流淌的文字觸感,在《鬼地方》裡為鬼魂創造通道,到了《佛羅里達變形記》則靠近用藥體驗。但他不為歌頌迷幻與出神,而是重複曝光失序背後的秩序。夏日是夏令營,營隊是輔導、訓練、集中、成長,看似游離出島,實則仍在家父長手中。箝制、牽制、規訓的故事發生在所有角色身上:醫學院、鋼琴、基金會⋯⋯不洗澡叛逆嗎?說謊叛逆嗎?不告離營叛逆嗎?用藥叛逆嗎?殺人叛逆嗎?自殺叛逆嗎?夏令營跟喪禮是小說內最重要的兩個場景,讓攜帶秘密的少年、成年後攜帶更多秘密的他們集合,但小說中的「集會」不止這些:機艙、泳池、餐桌、演出、社團、佛堂、性愛⋯⋯不只角色在變形,「規矩」也在變形,變得更龐大,更密合。一如當少年們初見「毫無勒痕」的一片沙灘,浪潮下則必然是「充滿勒痕」的來處。島嶼優生/劣生學或許模擬一個句子:「我知道你們在1991年夏天做了什麼。」如果是《驚聲尖叫》,這些角色會在多年重聚後,一個個被復仇,慘死。《佛羅里達變形記》不為指出單一受害者的痛楚與反撲。少年不是元兇,當年密室內的造龍/人計畫,優化血緣與淨化/同化人性的始作俑者才是元兇——不,始作俑者也不是元兇。為什麼是「龍年」?小說提及島嶼曾真實存在的龍年嬰兒潮,乃知外圍是更龐大的(犯罪)集團。我們不妨回想臺灣文學中最出名的「龍子」:白先勇《孽子》中的王夔龍。他屬龍,因為同性戀身份成為將軍父親王尚德的孽子,直至父親逝世仍無法返家奔喪。《孽子》中傅老爺子的葬禮,成為兒子(們)的擬尋父/返家之旅。葬禮讓人聚集,也讓人目擊被排擠至葬禮之外的事物。《孽子》也是一齣臺北的感官變形記:肥腫月亮、逃家少年、流汁烤鴨、被買賣或出賣的慾望。《孽子》也是攸關造人與殺人,與島嶼優生/劣生學的故事。巧合的是,《孽子》故事背景運作的70年代,恰巧包裹了《佛羅里達變形記》中龍子龍女誕生的1976年。(1976年,蔣友柏、陳幸妤、一青窈、徐熙媛、范瑋琪、許慧欣、張泰山、陳思宏出生了,如果他們有一個夏令營⋯⋯)1991年,發生了什麼?宛如接力賽,我們的身體裡,被儲蓄了什麼?我們不過是時代的受精卵嗎?《佛羅里達變形記》也是小史(們)的尋父記,父親的變形記:父親藏在永難抵達的Key West,地理與象徵意義的天涯海角。父親藏在三棟豪華的別墅裡。父親藏在複數的名字裡。父親藏在母親裡。(小說中甚至還有一頭名為Telemachus,典出《奧德賽》的貓。)尋父也是製造父親,但不只是(寫作上的)想像與創造,而是在時間/年代的提示下,這個島嶼從前是「認誰作父」?是龍的傳人,是蘋果的滋味?《佛羅里達變形記》中有「優生」這門二十世紀的有效生意,但有更多因為「誕生」與「棄生」而起的波浪。生與死相接,小說對人物的緊隨與揭穿,像是一種監看:那些不請自來的殘酷,還需要什麼樣的餘震與贖還?我特別喜歡他對「蓮觀基金會」的設定,淨化與組織看似有效,但依賴「檯面」的事物,總是不堪一擊的。無需任何影射與入座,也一樣產生既視感。鬼也是活人變成的,《佛羅里達變形記》人人有面孔,也是有鬼的地方。但陳思宏從來不是抓鬼道長。教團吸收信徒,土地吸收太多熱能,陰魂不散的東西多不勝數。他固然以小說虛造樂園與地獄,但更像引產與接生:歷史產道滑出來的少年們多麽美型,也是異形。瘋狂的分泌物津津有味,得讓倫理與歷史的臉孔,流下頑劣恍惚的喙瀾 (tshuì-nuā) 。註1艾利絲.孟若的〈童戲〉,也是一個與夏令營、少女、意外相關的故事。但為了保留《佛羅里達變形記》的閱讀趣味,暫時先不展開兩部作品之間的連結,但非常推薦感興趣的讀者對讀。本文作者馬翊航臺東卑南族人,1982年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著有個人詩集《細軟》、散文集《山地話/珊蒂化》,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
+ More極樂世界的覆滅──連明偉評陳思宏長篇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
當破土迎接第一縷陽光時,它整個形態毫無藝術性可言 植物之子,也如人類之子一樣幼苗越長越高,把各個器官組合成整體再反復、再創造可能發育成無窮盡的不同形態。你看:彷彿每片葉都被精心雕琢――鋸齒狀葉緣,波形缺刻,針狀葉片在葉柄支撐下,與整棵植株交織為整體命中注定!歌德《植物變形記》 《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從《鬼地方》徙至《佛羅里達變形記》,「夏日三部曲」第二部妖異直襲,不容喘息。作家再次憑藉招魂本事,探索人之渴求、懺悔與變異。鬼魅隨行,附身不再單純指涉肉身,深入記憶,使活人變成死鬼,使死人變成活魂,魂兮歸來哀江南,南方不可以止些。「小史」作為長篇小說開篇切入視角,為人名,為古代職掌記譜禮儀職官稱謂,為諸家野史,亦指涉文明別傳。一心離世者向友人遞送邀約,遺書號令,聚攏四散敗兵,命運歧路,離散分軌,螞蟻運屍途徑再次浮現,準備重回西方極樂世界,共同拼湊歷史面貌。若言,《鬼》書是以逃至未來的異境「他」者,歸返原鄉,審視「他/他們」之生命故事;《佛》書,則以「他/他們」,重新從原鄉抵達異境,還原過去,聚焦另一無所不在的「他」者。兩書橫跨巨幅時間,然而,最終抵達的地理、精神與意涵,卻有所背離;亦即,兩本小說內在意義之起始,互為陳述,同時互為抗衡。六位龍子龍女考完聯考,參與「蓮觀基金會」舉辦的「佛羅里達暑期少年英語遊學團」。領隊蛋頭帶領,地域越界,擴增內在空間探向自我,一一凝視各自家庭境況。小說主要調動兩個時間與兩個地理位置。時間切片,是1991年的越界之行與2020年的瘟疫之年;地理切片,是佛羅里達與臺灣。時空廣袤,相互牽引,從中演繹人心諸多變化。龍子龍女各有境遇,因個性、潛能與家庭而走向不同方位,然而探討不僅於此,私我演變除了情感需求,除了個人意志,隱然透露條條路徑抉擇,早有歷史幽靈惘惘糾纏。表面,近三十年轉變,揭櫫肉體解放、感情衝動與思想桎梏,深入其中,則得研析整體脈絡對人的影響。故事除了聚焦青少啟蒙,肉體花草,精神蛻變,更是指向蒙蔽未知如遭操控的背景。位置從亞熱帶臺灣前進熱帶佛羅里達,再抵至西方樂園避難碉堡,居此,文明洋蔥剝落,解除限制,泯滅界線,紫夜、百香果、短吻鱷、火山蟻丘、犀牛、壁虎、綠鬣蜥、貓、紅鶴、螃蟹、貓、紅樹林、蟒蛇等隨侍在旁,蓮座化為紅樹林,龍子龍女化為蜥蜴,並非異化為另一個我,而是在另一種文明可能性中重新雕塑,乃至發現原初自我。感官掌控,聲色犬馬肆意解放,展現獸性通感,深刻喚醒五感。視覺:凱文之精準素描。嗅覺:克莉絲丁之敏銳嗅聞。味覺:安妮之食蟻欲望。聽覺:阿曼達之琴奏,萊恩對音樂專輯之迷戀。觸覺:萊恩、克莉絲丁遭遇的肉體傷害,角色展開的情慾探索。飲酒,嗑藥,著迷新穎食膳,性向曖昧游移,肉體解放跨至精神,乃至最後,無意間喚醒噬人之欲。罪惡迷人,同時迷惑於人。跨入現代文明,人的原初之欲畢竟有其底線,一旦跨越必定深刻烙印,無可復返。經由他者喚醒記憶,原罪胎記,將一輩子囚困探索者。有心無心,均為罪過。樂園揭曉,並非溫馴可親的動物園,而是深藏危機的熱帶獸園。以愉悅為出發的狩獵,淪為相對意義的野蠻,除非繼續留存地下碉堡,展開另一文明向度。龍子龍女偶然造成「黃禍」(Yellow Peril),逃離樂園,返回東方,受限早已建構之道德方寸,終生愧疚。遺留者或自盡,或精神崩潰,西方文明亦無法容許此種流於衝動未被認可的殺戮。樂園沾血,自此衰落,地下碉堡正式敲釘封棺。西方避難樂園並非單獨存在,緊密呼應東方「蓮社/垂蓮小佛堂」。亞裔意象錯綜貫穿小說,並與西方符碼有效抗衡,Yellow、龍的傳人、蓮花、香港餐廳、指月割耳的傳說等。細探機構成立緣由,早已背離佛教教義,自成體系,獨立運作。從黨國體制的地下組織避難所,轉化為優生學、分級人類、高等低等之「塑人」機制,再轉型為慈善助人基金會,龍子龍女在此架構誕生,即使亟欲遠離,卻難逃掌控。西方避難碉堡的樂園建造者為孤狼傑克,東方躲避黨政的地下組織創辦人為雙性人,東西極樂世界的領導者,均是各個文明制度摧殘下的「畸形者」。由於受創,必得活在自主運作的場域,唯有堅壁清野,才得以生存。肉體之自慰,精神之自衛,憑藉不受認同的畸形,勃生另一文明向度,寬容鰥寡孤獨,接納老弱傷殘,瓦解單一文明故事法則。只是,空間護衛,未能演化另一規模的章程、訓誡與道德,緊接勢必步入衰敗。角色的肉體探索、情感牴牾與精神轉變,在畸形文明的互惠之下,萌發規範之外的火種。所謂「變形」,非指終點,而是探向本我之歷程,一路巾幗羅襦,搽脂抹粉,天女散花,狂飆文字聲色感官,展演行為浮光浪蕊,虛構中隱匿虛構,直至所有秘密一一接露,最終,得以知曉,作為「人」,其實無法避免殘暴――於是縱情,於是性慾,於是亂倫。人之原始特徵被激發,噴勃飛濺,一方面破除禁錮,另一方面探索文明框架,乃至人在社會系統底下的失誤、亂碼與突破意志。預設的教化模組之中,原始的欲望、人的養成與道德的培養,均成為詛咒。進而,探向內在意義,無意有意的殺戮,不再只是罪過,不再只是一輩子的懺悔,不再只是某種必須隱蔽的邪惡,巧妙轉化,成為無法承擔的抗辯,認清自我,藉此正式背離東方西方極樂世界。墮入畸形的歷程,同時揭露,遠離畸形的路徑,東西文明野蠻高貴在此正式崩解。作家的野心不可小覷。結合公路浪遊、青春啟蒙、性別認同、感官探索、懺悔告白、造人工程等主題,演繹出文化衝突、人類意志乃至文明起源雛型等。然而,或可斟酌,異境對語言造成的切割、鎔鑄與背離;同時,當故事不斷解構本為虛構之體的小說,任何摧毀,無限翻轉,易將輕易喪失意義厚度。茲因種種明顯特徵,彷彿刻意背離寫實小說,通向寓言,指涉神話,展開更為交錯、虛實與龐雜之象徵辨證。烏托邦,無何有鄉,意欲建立必得先行摧毀,誠心祭獻人命;然而,獻上人命,並不保證樂園必定到來,先行抵達的總是幽靈。鬼之言,佛之語,蓮花瓣瓣垂憐,命運終將揭露我們本無墮落傾向之原初。本文作者連明偉一九八三年生,暨南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曾任職菲律賓尚愛中學華文教師,加拿大班夫費爾蒙特城堡飯店員工,聖露西亞青年體育部桌球教練。現為北藝大講師。著有《番茄街游擊戰》、《青蚨子》、《藍莓夜的告白》等。
+ More地獄變的盛夏——作家林俊頴評《佛羅里達變形記》
一開始展讀《佛羅里達變形記》,容易輕率地將之標籤為廿一世紀、台灣版的《蒼蠅王》。然而,並不很久以前流行過的一句廣告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今日依然成立。跨入成長的通過儀式,必要的惡之華,一如蜷川實花鏡頭裡的世界,總讓人錯覺是鮮血潑灑。這儀式是否又必然等同於啟蒙,心靈之眼被打開了,從此再也不一樣了,再也回不去童蒙的單純天真?《佛羅里達變形記》陳思宏 著出版日期:2020/12/29顯然,陳思宏不滿足重彈這樣的老調,他的企圖與野心如同一條極大的拋物線,把讀者的視野推到北美洲最南端的佛羅里達;打著暑期少年英語遊學團的豪奢名義,六位一九七六龍年出生、十六歲的三男孩三女孩集體離台赴美,一個癲狂、暴亂又各自內心寂寞欲死的熱帶暑假,在此核爆,其毀滅威力的半徑籠罩他們此後一生,即使各自逃竄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洗脫。將近三十年後,他們鬼打牆地回到巨創的原點,那浩瀚大海、萬里藍天,果真成了那最古老的「情天恨海」。所謂核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恕不能在此洩露。但是,這一群美麗少年是一九七六龍年生的,當然並非偶然,此中有作者深埋的用意與心機,「龍的傳人」還記得嗎?不正是當下許多人唯恐不能徹底殲滅而後快的黨國餘孽?每一個有著不同的精神殘疾、或帶著不可告人的罪衍的龍子龍女,追溯其罪孽根源,不正是他們的父母?而這夥該死的父母們,禍端之首,好一個黃俊雄布袋戲中的「藏鏡人+女暴君」的綜合體,深層布局終而創立一個祕教……有定見的讀者,或要討厭這樣的對號入座,但我必須指明,黨國餘孽的正宗本尊是龍子龍女的父母們—以世俗標準而論,大都屬於人生勝利組—因此,歷史背景必得再往前推一步。我存有《當代雜誌》第二期,專輯標題:「革命的/理想的/激情的/反叛的六○年代」;冒著簡化的危險,我要引用其中張北海文章〈搖滾與革命〉列出的關鍵字,「婦女解放、大麻、嬉皮、花的兒女、搖滾、禪、人民公社、性解放」。我的意思是,這本小說一再重點提示的一九七六龍年生,可不是希區考克電影的「麥高芬」(MacGuffin),而是草蛇灰線地提供了時代脈絡與解謎的鑰匙,從六○到七○年代,出身權貴的父母,在彼時去了美國,在一波波時代的驚濤駭浪打滾過,回到冷戰尖銳的台灣,他/她帶回了什麼香花毒草,企圖移植在這海島?明乎此,我們便可洞悉小說家者言,盛夏的火氣裡,其中滿溢的諷刺與怒氣。然則,這諷刺與怒氣、更是小說中的那一群崩壞之人的鬱怒的標槍,投擲的目標是誰?但,若是這標槍已經找不到投擲的對象,是否回頭反噬他們自己?書名《佛羅里達變形記》,既然活用了古老的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我不禁要問,變形了什麼?成長有必然的幻滅,正確的說,是生滅流轉,這是生命的常與變。上天有好生之德,看似酸腐的老話,但生物繁衍,一代人老死,一代人接續,永不匱乏的是新生的眼睛,每一世代各有其哀樂與困境,然而世代之間,是遺產或負債,是罪惡轉移或典型確立,該不該清算鬥爭,要不要轉型正義,絕對是複雜而痛苦的思想與行動。此中沒有捷徑與便宜行事,否則就是開了通往地獄的道路。從十六歲到重回佛羅里達相聚的四十四歲,他們確實為自己構築了沒有出路的「地獄變」。回到小說、文字共和國,公領域,作者以其作品供讀者回味並檢驗。老實說,文學與通俗、類型讀物的對立,是相當令人疲乏的老問題。眼前實況是,網路大神的力量摧枯拉朽,貶值舊世界舊東西,尤其影音串流開啟的水壩閘門,是巨量的消費供給,也是攝製的巨量需求。文字小說這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能否是影像產業的智庫,保有尊嚴與主體性?還是侍奉它?為其先導、臨摹的前置作業?此時此地,尚難定論;恐怕永遠不會有定論。在這本小說,故事的強烈戲劇化,敘述的意識流,像是正午海面上的強光跳躍,海面下魚族隨潮流疾游,必須坦承,我卻惘然感受影像的陰影咻咻地席卷而來。《佛羅里達變形記》,我認為最有意義的變是在作者。陳思宏豐富的旅遊行跡,是否涓滴挹注、轉益其小說寫作,有待作者本人自剖。據說,今年正是《孽子》四十週年,張愛玲一百歲,不免令人想到白先勇筆下那倉皇無依的青春鳥之一,小玉,耿耿一念飛往日本尋父的傳奇;而移民美國四十年的張愛玲,遼闊的新大陸於她不過是芥子之宅,太陽下毫無新鮮事。繼《鬼地方》的波羅的海,陳思宏將小說場域拉到佛羅里達,刻意求工經營一場青春的獻祭,鬼祟其後定居他們的心眼。在海島台灣的讀者,隔著淼淼太平洋讀之思之,四面海洋環繞著我們,「浪打空城寂寞回」,世界那麼大又那麼小,自己的罪孽自己救,自己的鬼祟自己除,我想到了莎士比亞《暴風雨》的詩行,楊牧的翻譯:「整整五噚下令尊那裡躺著,他的骨骼是珊瑚架子了;那些珍珠本是他的眼睛來的,他身上所有會消滅的都遭遇了一次海之變,已經轉為豐美,奇麗。水妖們按時為他敲喪鐘,叮咚!聽啊!我聽到了—叮咚的鐘。」本文作者林俊頴一九六○年生,彰化人。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紐約市立大學Queens College大眾傳播碩士。曾任職報社、電視台、廣告公司。著有小說《我不可告人的鄉愁》、《鏡花園》、《善女人》、《玫瑰阿修羅》、《大暑》、《是誰在唱歌》、《焚燒創世紀》、《夏夜微笑》、《某某人的夢》、《猛暑》等,散文集《日出在遠方》、《盛夏的事》。《我不可告人的鄉愁》獲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與金鼎獎;《某某人的夢》獲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與金鼎獎。2012年獲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IWP)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