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台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鏡文學╳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新書分享會
鏡文學╳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的首部台灣女性連續殺人犯之罪案書寫《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上市一月即緊急三刷,並登上讀墨電子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今(23)日下午在台北左轉有書書店舉辦新書分享會。活動中由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擔任主持人、作者胡慕情擔任講者,現場讀者爆滿,問答尖銳,和胡慕情一同素描「南投驚世媳婦」這件女性連續弒親案的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埔里山林般迂迴的真相。《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一書,由鏡文學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耗時三年、監獄探訪及書信往來林于如而成,為了採訪之便,林于如向胡慕情提出各種資源需求,小至原子筆,大至二人結為同性伴侶,踩痛了胡慕情的記者神經。書中篇章〈我是林于如〉為林于如獄中親筆寫下的自傳,原稿多達一個紙箱,讀來彷彿推理小說手法的「敘述性詭計」,這位不可靠敘事者的書寫虛實交錯、真假難判,即使到書的最後,胡慕情一樣不壓答案,也成了今日活動開場時,曾陷冤案的主持人張惠菁拋出之疑問:「我們到底可不可以了解一個人?」張惠菁認為,從自己當時司法失語的親身經驗就發現到,系統是沒辦法了解自己的,既然不行,我們為什麼可以判一個人死刑?胡慕情指出,這位台灣現存唯一女死囚林于如,因為賭博的女性形象,遭受了種種司法和公眾判斷上的不公,這也是自己從北捷隨機殺人案的鄭捷、湯姆熊割喉案的曾文欽等男性犯罪,轉而調查女性殺人犯林于如案之主因,因為性別是犯罪中一個最大因子。張惠菁問,建立採訪者和受訪者之間的信任關係是極其困難的,林于如卻用婚姻做為工具,被這樣求婚是什麼感覺?胡慕情答,怪,覺得荒謬到了極點,心裡卻出現一個新的疑問,林于如這麼快、這麼簡單就突破了監獄採訪的規則,真的是廢死聯盟形容的「智能邊緣」嗎?胡慕情再提到,自己採訪湯姆熊一案的死刑犯曾文欽時,抱著將惡魔還原成人的心情而去,也知道對方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卻還是用很主觀的視角去看他,在那次經驗後,這次的胡慕情就有了「去認識林于如,而不是判斷林于如」的全新視角。林于如是如媒體版本的「殺母、殺婆婆、殺夫,再計劃殺子」?還是林于如自傳版本的「丈夫殺母、殺婆婆,所以我殺了他」?沒有人知道。胡慕情在書中給出了非典型二元的某種結論「家庭間的人際動力膨脹又縮聚。愛與恨隨人的狀態流轉,既難抵銷,也不彼此相融。人因此起伏。有時進步,有時停滯,而有時候失足滑深,一跌不起。」讀者讀完,會感覺到自己的答案。現場讀者問到,做為一名素描者,畫完了林于如有什麼感受?胡慕情回答「幸好來過。」讀者之中,一位兼任毒品志工的諮商心理師分享,讀完書後希望,未來台灣社會出事時,有那個不需要急著要誰道歉的一天。另一位國中老師則向胡慕情提出,去年發生的新北國中割喉案,其背後成因也值得深究。最後一位讀者提問,為什麼書中〈謝辭〉一章,作者大篇幅地感謝了所有幫助此調查的人,主角林于如只得到一句謝謝?胡慕情笑答「這整本書,就是我對林于如的感謝。」胡慕情《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全通路發售中➡️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81報導/顏一立
+ More胡慕情《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新書分享會
【新書活動】《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主持人:張惠菁♟️主講人:胡慕情⏰活動時間:2024/2/24(六)14:00📍活動場地:左轉有書(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1號)✏️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fBnAFV9t4M1xkR9K9小說簡介★以女性視角剖析台灣史上第一起女性連環詐欺弒親案。★獄中親訪現存唯一女死囚林于如,融合其自傳與相關人士訪談,揭露「驚世媳婦」以外的面向。★在宛如《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抽絲剝繭中,除了謀殺,也窺見六合彩風潮下的賭徒。耗時三年、多方調查,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取得親筆自傳,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More【鏡好聽特別企劃】殺了一個人之後
鏡好聽《殺了一個人之後》特輯,收錄鏡週刊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深入探究2019年台鐵殺警案的調查報導、鏡週刊文化組記者呂苡榕親身探訪並完成的監獄權益專題、鏡週刊人物組記者陳昌遠採訪死刑辯護人黃致豪律師、以及小燈泡媽媽王婉諭的側寫;為延伸不同的思維,我們加入了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戴伸峰教授的課題,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討論犯罪與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窺見惡的內幕,《殺了一個人之後》期望透過不同的觀點,在回顧台灣社會經歷重大犯罪案件時,能嘗試找到未來彼此理解的可能,以及走出一條讓憾事不再發生的道路。繪圖/ 鍾以涵胡慕情:「我們真的這麼無能為力嗎?」2019年7月,一名叫鄭再由的中年男子,因逃票跟列車長起爭執,年輕的鐵路警察前來支援,卻被情緒失控的他刺殺身亡。一審判決,鄭再由因被診斷思覺失調症,獲判無罪,引發社會不滿,再度湧現是否裝病的討論。過去幾年發生的隨機殺人案,不乏思覺失調患者,比如湯姆熊殺童案、小燈泡案,但這幾起案件都沒有因疾病而被判無罪。鄭再由殺了象徵社會安全的警察,在審判情理法與龐大社會壓力下,究竟法官依據什麼標準認定無罪呢?在這背後又有什麼故事?鏡週刊文化組採訪主任胡慕情,從台鐵殺警案的調查脈絡,探討社會對於「惡」這件事的看法。並試圖在報導中提問:把他們關起來,然後呢?血是怎麼冷卻的 E02|兇手無罪判決的背後——談台鐵殺警案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SP4RM鏡週刊報導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whatelse-but-incarceration-nation/繪圖/ 鍾以涵呂苡榕:「監獄裡面,到底發生什麼事?」2015年高雄大寮監獄發生 6 名囚犯狹持典獄長14小時的重大事件。當時囚犯們對外提出了幾大訴求,包括抗議現有保外就醫制度嚴苛難以符合條件、內部生活環境需大幅改善,以及作業金太低等。戲劇性的是,六名囚犯最終選擇自殺身亡,這件事只留下一陣譁然,隨著時間推移而少有人討論。這個事件,引起鏡週刊文化組記者呂苡榕的關注。2019年她開始進行監獄權益的調查採訪,訪問不少受刑人與監獄管理員,了解監獄生活狀況,包括有些監獄還在用地下水洗澡,在不通風雨潮溼環境中,容易因為不佳水質導致大規模感染等。當時的採訪內容,因篇幅限制並未完全放進文字稿內;這一次呂苡榕將透過鏡好聽,分享這些遺珠之憾,同時邀請曾在監獄服務的A社工一起對談。記者今天不寫稿 E06|是監獄?還是人造地獄?——文化組監獄權益專題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Q7JW3鏡週刊報導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926cul001/繪圖/ 鍾以涵陳昌遠:「我們大多數人沒打算去剝開那個洋蔥,而決定把它丟到垃圾桶裡面。」這幾年許多震驚台灣社會的重大刑案,例如北投文化國小隨機殺人案,內湖小燈泡隨機殺人案,以及華山大草原分屍案等,黃致豪都擔任被告的辯護律師,他也是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主角之一王赦律師的原型人物。黃致豪曾質問鄭捷:「你行兇的感覺是什麼?」他回答:「就像在半空中看著自己在捷運上隨機殺人。」擁有心理學背景的黃致豪認為,這其實跟過去重大犯罪者在殺人過程很像,加害者會把自己抽離到另外一個視角‧‧‧‧‧‧。本集邀請到鏡週刊人物組記者陳昌遠,分享〈死刑辯護人黃致豪〉專題。採訪過程中,記者陳昌遠原本抱持著與一般大眾無異的恐懼,認為應該嚴懲加害人;而在這價值觀衝突中,他又是如何與受訪者黃致豪擦出火花?鏡相人間 E10|我們與惡的距離 鄭捷辯護律師的告白——談黃致豪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RJ73U鏡週刊報導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910pol001/繪圖/ 鍾以涵陳昌遠:「為什麼妳可以在這種情況下,用那種理性和充滿感情的方式去談這件事?」「突然間,她的大女兒準備去上廁所,到了路口卻停下來,她就讓大女兒自己走進教學大樓。」「我當下就想說,你的女兒曾經在路上被人用刀把頭砍下,你為什麼不感到恐懼?不去關心不去保護自己的女兒,通常你會有一個保護慾至少要跟到廁所前‧‧‧‧‧‧。」鏡週刊人物組記者陳昌遠,曾採訪小燈泡的媽媽王婉諭。事件發生後,她沒有一般人想像的崩潰哭喊、憤怒指責,這讓她被稱為「非典型受害者」。透過陳昌遠的採訪,我們有機會深入理解小燈泡媽媽真正想要說的是什麼?她為什麼要這麼說?又是什麼樣的養成背景使得她會說出這些話?鏡相人間 E01|她選擇了不在鏡頭前崩潰 — 談小燈泡媽媽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TDQCR鏡週刊報導連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419pol001/繪圖/ 鍾以涵戴伸峰教授:「你認為犯罪人跟一般人從媽媽肚子裡出生,那一瞬間,是否是一樣的?」什麼叫犯罪人,什麼叫一般人,怎樣是「一樣」。你認為犯罪人跟一般人從媽媽肚子裡出生,那一瞬間,是否是一樣的?這個節目要來談論「犯罪」究竟是什麼?犯罪心理學又是如何研究犯罪與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只要嚴懲就會抑制犯罪?反社會人格究竟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養成的?這些議題與故事,都在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戴伸峰主持的《犯罪心理學大解析》系列節目中。犯罪心理學大解析 S01E03|犯罪是先天還是後天?犯罪學之父龍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論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SPWHF戴伸峰教授:「如果你今天真的想要殺掉一個人,你有哪些理由做這些極端的事情呢?」早期台灣的殺人案有三分之二跟情感衝突有關,剩下三分之一才是財殺或仇殺,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間通常會有一定的人際經驗。但本集討論加害者和被害者完全不認識的前提下,無差別殺人或是隨機殺人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陌生者間重大犯罪。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戴伸峰,從心理學與社會學角度,剖析國內外近幾起無差別殺人案。心理學好好玩 S02E10|當「冤有頭債有主」不再是定律從犯罪心理學談陌生者間重大犯罪鏡好聽專輯連結:https://mirrorvoice.pse.is/Q34G4🚩鏡好聽官網: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鏡好聽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鏡好聽 IG:http://bit.ly/2RGcRd2🚩鏡好聽客服信箱:voiceservice@mirrormedia.mg
+ More【鏡文學講堂】創作者秘技: 故事的開始─創作者如何進行田野調查 講座記錄
【鏡文學講堂】創作者秘技:從田野調查、作品主題企劃到版權維護,創作人必備知識大公開 / 故事的開始─創作者如何進行田野調查 活動記錄: 田野調查是創作的第一步,田調愈是深入,愈有力於將所累積的調查材料,轉化成讓觀眾產生信任與真實感的戲劇元素,帶領觀眾走進戲劇的核心,對角色產生認同。在這場講座中,資深記者胡慕情從多年採訪經驗中,分享了如何針對採訪主題進行人物觀察與田野調查;從訪查到完成故事報導,調查資料如何選取、剪裁、呈現等等的方法,以下是這場講座的重點摘要: 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 進入田野,對有記者身份的人來說並不困難。因為田野所在的人,對記者可以改變他們處境這件事有所寄託,因而會盡量配合你的需求,不管是拍攝,或是訪問。但這種進入方式,不管對創作,或是新聞本身,亦非全然的好處。當對方有所需求,受訪者所表現出來的,容易淪為單一面向、扁平的話語跟姿態。這對每日新聞的處理或許足夠,但若要盡可能讓一個人立體,或是讓一個事件的複雜度得以呈現,單靠受訪者主動傾訴,是不足的。若要彌補這些不足,必須勤奮地前往田野。 身為記者,如果不能盡可能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是很難讓沒有生活在那個地方的人感同身受的。既然無法感同身受,也就難以同理乃至於行動。換句話說,文字或影像的運用,很重要的一點是,創造出一個閱聽眾所能理解的情境,這於新聞寫作或創作都共通,因為創作者或記者,就是閱聽眾先行的一雙眼睛。實地探訪的重要性在這裏。當我們能夠去到現場,根據你的受訪對象所述說的「生活痛苦的根源」,去看他的生活環境,就算是一兩天都好,你所能表達的、描繪的素材,就會更豐盛。 田野調查最重要的事就是不斷地提問問題跟答案,是一個勾連一個的,田野調查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斷地提問,再從你所得到的答案裡,再繼續提問。這樣一層又一層地,去把閱聽眾不知道的東西,盡可能具象化。 對於物或景的探索,盡可能在不同的季節前往,比方,雲林台西這一帶,放蚵苗的時間是在白露跟中秋的時段,當你在這個時段田野調查,你會感覺到海水水溫的差異,你會知道,蚵農所說的辛苦耕耘是什麼意思。而在放養蚵苗前的田野,你可能得在大太陽底下整理蚵殼、打洞、綁蚵、串線。這些非常瑣碎而富勞動力的體驗,不僅會使你在畫面書寫上有更多得以運用的可能性,同時會讓你貼近那個角色的心理狀態。 而所有的收穫,都得用時間和真誠去換。當你到田野的次數與時間足夠長,你就能取得當地人愈多信任。每多一個信任的人,就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受訪者,而這又會回頭讓受訪者告訴你,他可能不會告訴其他人的事。 冷靜檢視過於感性的素材,翻轉絕望故事的結局作為一名記者其實是一項艱難的事,艱難的點在於,每個人所經歷的每件事都可以化為故事。因為,我們在敘述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包含了人事時地物與脈絡。而這些元素,即是新聞的元素,同時,也是故事的元素。因而,當一個陌生人,對著記者傾吐他的故事時,那意味他把生命中的一部分切片交給你。他願意把生命的一部分交給你,有著他的期待,那個期待源自於他對於你這個社會角色的認知。 然而,記者說到底要追求的,卻不是那些苦痛的現身,意即,不是故事本身而已,而是真實,以及社會的病徵。問題是,受訪者的話語,可能有謊言,可能只有部分正確。在幾乎要讓你沉醉的哀傷的、動人的、淒美的故事裡,記者必須保留一絲冷靜去檢視那些過於感性的素材有沒有不實,亦或是,看起來很扁平的善與惡,之前曾經受過哪些擠壓。新聞必須去處理那些過程,而不僅是說出動聽的故事,唯有如此,那些看起來注定絕望的故事結局才有獲得翻轉的可能。 在採訪中記者應當註意細節。細節分為兩種,一種是受訪者本身的行為表現,另一種是,他所面對的議題的各種變化。為了掌握這兩個面向,記者不應該只是在書桌前蒐集資料,或是只等受訪者來找,而應當不斷地前往與這個議題有關的所有場合。當起身離開書房,愈勤奮地前往田野,也就是你所想要了解的人所居住、生活的場域,會不知不覺中為你累積出許多創作上的素材。 將對人的尊重,放在創作之前創傷事件中,最難面對的部分,是你和受訪者之間的距離如何拿捏,乃至於,你要對人尊重到什麼程度、願不願意把人放置在你的創作之前。川本三郎在《我愛過的那個時代》這本書中曾寫到一段故事。川本說,他初出茅廬時曾接了一個專題,是向一位二十多歲,沒經歷過戰爭卻寫出戰爭經驗的一個女子進行查證,他查證後發現,這位作者竟然是一個用藝名拍攝成人片的女演員。對新人記者來說,倘若這件事寫出來會因此爆紅成名,但川本終究沒寫這篇報導,因為「不寫成稿子也是記者的工作之一。
+ More【鏡文學講堂】創作者秘技:從田野調查、作品主題企劃到版權維護,創作人必備知識大公開
【鏡文學講堂】創作者秘技:從田野調查、作品主題企劃到版權維護,創作人必備知識大公開 活動簡介:一個故事的誕生,作者的觀察力是奠定作品優劣的基礎,如何催生出一個好故事,往往取決於作者對於想要書寫的主題是否熟悉與了解,當作者愈能掌握創作主題相關背景知識,也就愈有可能創造出讓觀眾和讀者產生真實感與共鳴度的作品。本系列鏡文學講堂,我們將從創作的基礎開始談起,與作者們分享如何針對創作主題培養觀察力,進行田野調查;當掌握調查資料之後,又如何企劃與構思內容,打造出具備在地特色和市場性兼具的作品;而當作品即將完成,創作者更需要了解維護自身著作權益的相關知識和作品版權管理基本概念。活動報名資格:需為鏡文學作者:欲參加本活動者需註冊成為鏡文學作者,且至少發佈一篇作品(至少公開一個章節),方能報名本活動。(鏡文學作者報名截止日:2017/8/14)活動報名網址:https://goo.gl/ayAJ5C 講座介紹:9/1 (五) 19:30-21:30 講題:創作者的權利─創意工作者如何保護自己,但不要限制自己活動地點:三創生活園區5樓Clapper Theater活動簡介:當內容產業蓬勃發展,出版與發表形式愈趨多元,連帶影響創作者對於作品授權的型態與方式。當已經完成的作品進入授權、改編與製作階段,經常發生創作者因為不清楚自身權益,導致合約糾紛或是創作歸屬權等爭議。因此,關於作品如何授權的知識愈來愈重要。這場講座將邀請近年曾參與多部電影、電視劇製片的律師詹婷怡,從創意產業之核心~著作權法基本原則出發,與創作者們分享創作人進行作品發表、出版或授權改編時,如何主張自身權利、簽訂合約時應當注意哪些細節;此外,詹律師也將從實際案例中為讀者解析,近年海內外影視版權與市場交易概況。 在這場講座,我們將深入分享:※作家必須瞭解的智慧財產權基本定義※作品授權案例介紹與分析※近年海內外影視版權市場的變化及趨勢 講師簡介:詹婷怡現任國家通訊委員會(NCC)主委台大法律系學士、英國倫敦大學智慧財產法學碩士、政大商學院EMBA科技管理組碩士,曾任經緯法律事務所律師、台英國際法律事務所及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資策會秘書室主任及資深顧問、正崴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暨集團法務長、資策會產業支援處處長暨經濟部南港軟體育成中心主任、文建會文創專案辦公室主任、中影管理顧問總經理(國片《賽德克.巴萊》)、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兼任台北教育大學、台北術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等職務。熱愛電影,為台灣電影《父後七日》製片及電影《龍飛鳳舞》監製。--------------------------------------------------------9/8 (五) 19:30-21:30 講題:挖掘創作新題材,打造在地特色原創故事,掌握內容產業趨勢活動地點:三創生活園區5樓Clapper Theater活動簡介:戲劇《通靈少女》、遊戲《返校》在台灣和國際間受到廣泛回響,突顯台灣的創作人擁有將豐富的在地文化內容,轉化成具備吸引觀眾作品的能力。開發在地題材,提升內容產製規格,讓作品更具接地氣,進而吸引海內外觀眾,是當今台灣創作者與影視產業界的挑戰,也是將具台灣特色的作品推向國際的關鍵。台灣的影視內容具備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和潛力,當戲劇與IP產業結合已成為銳不可當的趨勢時,原創內容作者、製作公司、與投資者三方如何通力合作,創造作品IP化的最大產值?本講座邀請曾擔任公視節目部經理,現任文化部次長丁曉菁,分享過往一手打造多部膾炙人口戲劇節目和原著改編戲劇的案例經驗,以及對未來台灣戲劇內容、市場行銷、跨域整合,直至文化內容產業的趨勢觀察。 在這場講座,我們將深入分享:※戲劇節目開發案例實務※原創內容產業趨勢觀察,以及未來台灣影視可以發展的戲劇題材※如何參與積極催生中的內容產業生態系 講師簡介:丁曉菁現任文化部次長曾任民視異言堂專題記者、壹傳媒大陸組、人物組記者、公視新聞部《紀錄觀點》紀錄片導演與製作人、公視節目部經理,長期關注影視產業與文化議題。------------------------------------------------9/22 (五) 19:30-21:30講題:好故事怎麼說─文字、影像與故事創造原理活動地點:三創生活園區5樓Clapper Theater活動簡介:如何把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經驗說成精采又有趣的故事?當故事以文字小說、影像等不同形式呈現時,其中的細節差異在哪裡?文字影像化之後,什麼該寫進對白?什麼不需要寫?從情節、角色塑造到影像經營,故事該怎麼鋪陳和組織,一步步引發讀者與觀眾的產生共鳴情緒,更進一步表達出創作者的人生觀點?這場講座邀請同時擁有小說家、編劇、導演等多重身分的張耀升,為讀者逐步拆解一個好故事的基本原素,分析故事的創作原理。 在這場講座,我們將深入分享:※ 故事的創作原理※ 同一個故事題材,小說與劇本的呈現差異 講師簡介:張耀升小說家、編劇、導演曾獲得時報文學獎等獎項,曾出版短篇小說集《縫》、長篇小說《彼岸的女人》、散文《告別的年代:再見!左營眷村》、電影小說《行動代號:孫中山》,近年從事編劇及影像創作,廣受好評。-------------------------------------------------------------------------10/6 (五) 19:30-21:30 講題:故事的開始─創作者如何進行田野調查活動地點:三創生活園區5樓 Clapper Theater活動簡介:一個劇本的產生,田野調查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劇本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透過訪查,編劇得以直接接觸平常不熟悉領域的人事物,田野調查愈是深入,愈有力於將所累積的調查材料,轉化成讓觀眾產生信任與真實感的戲劇元素,帶領觀眾走進戲劇的核心,對角色產生認同。在這場講座中,資深記者胡慕情將分享多年採訪經驗中,如何針對採訪主題進行人物觀察與田野調查;從訪查到完成故事報導,調查資料選取、剪裁、呈現等方法。 在這場講座,我們將深入分享:※ 人物觀察與田野調查的方法※ 田野調查資料的運用 講師簡介:胡慕情自由記者曾任台灣立報文字記者、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獨立評論@天下「現世」專欄作者。主跑環境議題與社會運動,現為自由記者。著有《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10/13 (五) 19:30-21:30 講題:故事的採集─提升田野調查觀察力與提問能力活動地點:三創生活園區5樓 Clapper Theater活動簡介:田野調查是故事採集的第一步,但訪談陌生人需要技巧。訪談前,創作者該如何做足準備?如何擬定好的題目而非笨問題?親臨現場時,可能的狀況更是百百種:受訪者不擅言詞時,如何讓對方能說得更多?受訪者不想回答時怎麼辦?從受訪者的回答中,如何嗅出值得再追問、挖掘的寶藏?好的田野調查能幫助創作者深入認識世間各種人與事的完整面貌,不致流於浮面或片面。這場講座中,資深記者簡竹書將分享長期採訪一般素人與名流的經驗,如何遊刃有餘面對各式各樣的受訪者。 在這場講座,我們將深入分享:※ 訪談前該做哪些準備※ 草擬提問的各種技巧※ 現場訪談時如何因應各種狀況 講師簡介:簡竹書資深記者當過電視台與報社記者,待最久是壹週刊人物組,採訪社會名流,也採訪各行各業素人。現為鏡週刊人物組記者。 活動注意事項1. 一旦報名完成後,主辦單位將回覆報名者E-mail,通知已完成報名。若三個工作天內未收到回覆信,請來電洽詢02-6633-3532。名額有限,確認收到主辦單位回覆才算報名成功。2. 活動入場時間:18:50-19:303. 活動現場需等報名學員入場後,若有缺席者方可接受補位。預定開放補位時間:19:30-19:354. 報名者知悉主辦單位將全程拍攝、編輯、使用、展示內容,主辦單位享有完整著作權,報名學員同意接受上述條件。5. 課程全程禁止學員錄影及錄音 活動聯絡方式如對於上述活動有任何問題,歡迎email聯絡鏡文學。聯絡信箱:mf.service@mirrorfiction.com主辦單位保留上述所有變動之權利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