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The Island》這本書的起點同樣是一個真實的刑事案例,但更深層的推動力是一件我發生在我周邊的真實事件,法警因工時過長、過勞爭取勞動權利時,不像空服人員、醫護人員過勞的抗爭一樣獲得人們高度的關注,他們的行動被壓了下來,新聞媒體配合地讓聲量降了下來,沒有獲得絕對廣泛的關注。
司法單位審勞資糾紛,是對資方違反勞基法作出判決的單位,我國理應是法治國家,司法單位知法犯法帶頭違反勞基法,但,等等,司法單位只是一個表徵,政府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是如此,勞方還能拿什麼相信勞動權益會獲得保障?
故事有三條主線,典獄長溫沙郎、典獄長的兒子溫拿鐵,與溫拿鐵的大學同學朱智勛。各自為一種類型的孤島,也映射了故事裡外的每個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孤島,始終人們都是用自己的角度在看別人,從自己的孤島望著他人的孤島。
社會瀰漫著集體焦慮,對人進行評價並貼上標籤的、恣意左右他人人生的人,往往生平無所往來,在個體生命當中幾乎不佔據時間,就這樣蜻蜓點水地介入,個體被迫接受他們帶來的由他們主導與控制的新時代,與伴隨的種種變化,人生就這樣被他人翻轉,隨著年紀增長,趕不上時代變化的焦慮越來越深、越來越沉重。
人大多數的生命裡,都在應付、符合別人加諸的評價與框架而活得莫名緊張、焦慮。
"趕不上時代的變化"為何使人焦慮?因為那意味著被社會淘汰,被社會淘汰將被擠壓流向社會最底層,社會最底層的人活不下去,經常走入犯罪的歧途,通常他們選擇犯罪是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視野,看不到犯罪與死亡之間有別條路可以選擇,為了活下去於是犯罪,較高比例的犯罪人口來自社會底層,有某些犯行的再犯率極高,這些犯行的更生人總是難以在社會生存良好,不得已地再犯,甚至為了回到相對活得下去的監所,故意再犯。
任何一個曾經呼風喚雨過的人,都可能因為"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都可能因為別的孤島衝撞了這個孤島而被翻轉了人生,流到社會最底層。
除了在目前最富的那少數人以外的人們,始終都有隱憂有朝一日是否會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離最富的那極端少數越遠,這樣的憂慮加重到焦慮,當焦慮不只是焦慮,此時朝不保夕的日子已經是現實。
曾經活在堪稱無憂無慮年代的人們,活在過去的緬懷中,才能支撐自己在社會焦慮感日復一日加劇的今日繼續奮鬥,也繼續認命。
溫拿鐵的大學同學朱智勛是職業學生的寫照,這類型的孤島評價早自己十幾、二十年的中年職人的孤島-典獄長溫沙郎,事不關己地去自我猜測與評價,儘管好像很想要了解,卻是冰冷、距離遙遠的,是社會普羅大眾表面關心、實則疏離的寫照。
透過看往典獄長溫沙郎的孤島,看出中生代這一路走來,社會的遷變,遷變中流往社會各階層的人們,他們各自的孤島,與孤島的焦慮-各層次的焦慮,匯聚成社會集體焦慮。
溫拿鐵處於中介地位,代表的是非職業學生的普通新生代孤島,面對這樣的大時代,如何還能有夢?
整個故事讀完,需要動用到推理能力,推理出到底為何一個克盡職守的典獄長竟然被判刑,且只是一味認罪,由頭至尾看似什麼事都沒做錯,最後竟是錯,問題出在哪裡?
【《孤島|The Island》短綱】
爸爸是監所的管理員,生活除了有公務員家庭的閒適,並沒有什麼特別,唸大學之後,倒是有個同學有奇怪的研究癖好,一直跑來問這位爸爸是監所管理員的大學生,他爸爸到底是哪一種監所管理員,研究早期港片周潤發演的小馬哥,依據大學生所回答的他爸爸與他們家的居家生活,編了一個版本的故事,問大學生他爸爸是不是這樣的監所管理員,又看了一個社會新聞,或從別處得來的研究結果,跑來問大學生他爸爸是不是那位傳聞中在監獄裡呼風喚雨的頭仔,看了韓劇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又問大學生他爸爸會是這種監所管理員嗎?
在大學生自己眼裡所看到的他的生活環境、他的爸爸與媽媽,他爸爸脾氣非常溫和,很有耐性,總是交代他注意那些社會的新聞中,許許多多的社會案件,說監所不需要住那麼多人,社會應該要多一點人,說社會製造了太多的前科犯,幫助這些曾經在監所住過的人好好地回到社會,社會才能更好。他看到那些來來去去跟爸爸交往的人,不乏許多有頭有臉的大老闆,他們都說受過爸爸的幫助,他有時在場聽到爸爸如何照顧他們的故事,有時聽到他們敘舊講到後來出去以後怎麼再打出一片江山。
但是有一天大學生的爸爸被判刑了,失去了這份職業,而讓他失去職業的是大學生曾經看到過的,他爸爸幫助朋友的一小段故事。
【《孤島|The Island》細綱(僅約四分之一)】
一座山中的野溪溫泉,許多小孩子在野溪裡泡溫泉玩耍,在溪邊的平坦路上玩騎馬打仗一陣子之後,有人提議撿石頭,邊撿還邊笑話彼此,裡面有一位綽號「沙士」的孩子,因為名字叫做溫沙郎,所以被叫做沙士,跟徐家兄妹徐明堃、徐美智,胡家兩兄弟胡勝家、胡勝眾,林家三兄弟林順元、林順禎、林順亨,以及陳朝欽,和時髦的姊弟黃麻里、黃經理,總是一起玩耍,這時候他們走到岸邊靠山處的沙地,山邊土砂質地鬆軟的沙壁上布滿一個又一個的洞,像是整齊排列又似乎不規則,有人問起這些洞,於是有各種猜測,有一個孩子說很早就注意到這些洞,說爺爺告訴他那是蛇洞,每一個洞裡都住了蛇,是很毒的蛇,百步蛇、青竹絲。
監所管理員正在跟法警查對要出庭應訊的受刑人(收容人),其他法警在替受刑人一一上戒具、上車,法警問正在交接的管理員值到第二十四個小時了沒,說再一個小時可以下班,法警和正在交接的管理員聊起這二天又是如何地辛苦。囚車開到法院,法庭外,輪到庭務員工作的法警在跟庭外椅子上的人聊天,法警提到連續上班三十三小時、值班費七十元,工作都過勞,人力吃緊,但薪水相對起來普通,但補進來的人員總是不足,庭外椅子上的人回應說最近有看到新聞,但似乎並沒有被大幅報導,法警說是被法院高層擋了下來,不想讓事情炒大,法警又接著問庭外椅子上的人擔任轉譯是不是賺很多,聽到被外包的得標廠商賺了一手,以分鐘數計費,一個月下來少的時候只有領到二、三千,大多數時候都領幾千元,賺到最多一萬多、二萬,卻是天天半夜都不能睡才領得到,法警於是極力鼓勵轉譯新一年度的法警有在招考,可以去考法警。
一位監所管理員的主管在跟即將出獄的吸食毒品的收容人懇談,並播放前後幾次懇談的紀錄,收容人原本開設公司,有錢之後染上毒品,於是入監服刑,懇談紀錄裡面談到收容人原本的生活,如何會沉迷上吸毒,後續的訪談紀錄則有收容人對於監獄生活的不適應,從勒戒所回監之後狀況很糟,並且幾次被借提出庭應訊,提到應訊過程受到人性懦弱陰險的種種傷害,接著的紀錄則是收容人講到因為跟在監同學討論應訊的策略,因此刑期加重,起了口角糾紛,但是讓他更痛苦的是毒品戒斷症狀帶來的心理陰鬱、這一段人生經歷帶來的畏縮,在面對監所的生活、環境、人際形成痛苦,而想要自殺,又接著找來教誨師了解輔導這位收容人的狀況的紀錄,以及收容人談到分派到的課堂學習和工廠的想法的紀錄,第一次即將出監之前談到非常想要重獲自由,但是對於出監之後的社會的狀況又感到恐懼。第二次又入監,出入監的訪談紀錄,講到出監之後的種種,為何會在第一次出監之後又走回吸毒的老路。監所管理員的主管問起第二次出監前收容人的心情,與出監後心態上是否已經調整好,收容人說起父母已逐漸老邁,孩子也大了,心態上的調整更困難,但不得不去適應,監所管理員的主管,成年的溫沙郎對收容人勉勵希望這次出監收容人不要再回來了。
溫拿鐵剛進入大學必修學分的課堂上有個朱智勛的同學過來搭訕,朱智勛在校內、校外一些組織都有往來,有開個粉絲專頁,並且有個Youtube的帳號,因此非常活潑、主動,拿鐵有耳聞過他,當朱智勳主動在課堂上坐到他旁邊跟他講起話時,拿鐵算是知道這個活躍人物,雖然這樣的活躍人物並不算少,但彼此像是各自獨立又有聯盟,朱智勳也經常跟他們一起(情節),一開始朱智勳探問拿鐵的打工工作,詢問一些問題之後很敏感地注意到拿鐵回答問題時想帶過的父親的職業,他的父親是一位監所管理員的主管,沒有時間多理拿鐵,造就拿鐵的打工,朱智勛對拿鐵的打工不是真的很有興趣,說起自己的故事,因為剛好姓朱,母親很迷韓劇,甚至鬧家庭革命把朱智勛原本的名字改成現在這個名字,並拿出一大堆資料,說是早期港片周潤發演的小馬哥,於是開始說一個故事,故事說到後半段,拿鐵才弄懂,朱智勛依據剛才的對話內容馬上套到小馬哥的故事內容(情節),劇中的監所管理員講的就是拿鐵的爸爸,並問拿鐵是不是拿鐵的爸爸就是這樣的監所管理員。拿鐵說不是,朱智勛繼續說他想要當個文字工作者、記者或作家,要蒐集很多資料,寫很多故事,並拿出手機說現在的工作都是一些網路社群的工作,在網路上賣東西、記者、社群小編、網路遊戲的工作(後方情節持續加入轉變為網路化的社會與工作環境及遷變),於是又探問了一些監所管理員工作與收容人的事情。
書稿初稿完成於2020年1月15日。編輯校稿後修稿完成於2020年2月16日。
目錄
01【溫泉鄉蛇洞的稻香】
02【值班費七十元】
03【歌王迷途】
04【監所離奇事件與更生人】
05【嘩!網紅】
06【小馬哥與典獄長】
07【地底王國】
08【不存在的地底人存在的稀土】
09【長大】
10【掙扎】
11【陳朝欽】
12【犯罪如此溫馨】
書評討論
共0則評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