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膽識與野心的小說──吳曉樂評《八尺門的辯護人》
文|鏡文學
2022-01-10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近年間台灣最有膽識與野心的小說,幾乎是狠狠踩在台灣社會的敏感神經上,原住民,移工,遠洋漁業,死刑存廢,精神鑑定,基隆發展,總統大選輿情控管,司法界的權貴世襲,人權能否付諸公投,逃逸移工生下的無國籍嬰兒,眾多充滿爭議的元素,悉數交織在一起三死命案。翻了三分之一忍不住好奇作者唐福睿何許人也,簡介一翻,法律碩士出身,律師職業五年,後以公費身份前往加州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創作碩士,今以創作者為目標。這樣法律實務揉合創作訓練的背景,為這本小說增添了不少閱讀時,腦袋瘋狂運轉的樂趣。
《八尺門的辯護人》主角佟寶駒,為阿美族出身的公設辯護人,若對姓氏有一定研究的讀者,也許會納悶,佟本身為滿族姓氏,怎麼跟原住民劃上關聯,從姓名一處,就可窺見原住民歷史的暗傷,他們往往得遷就漢人戶政的方便而易名改姓,嗣候讀到「佟」姓的由來,也只能搖頭苦嘆。
唐福睿 著
出版日期:2021/12/10
在故事主軸「滅門血案」啟動之前,很多機關早已在八尺門聚落佈下,數十年前,該處曾發生過一起刑案,兇手是主角佟寶駒的父親佟守中。佟守中攜家帶眷從花蓮玉里北徙至基隆,受聘為漁工,跟其他族人於和平島鄰近山坡地,搭建簡陋屋舍。佟守中與其族人,備受漢人主持的船家欺凌惡待,一晚,佟守中替枉死的表弟打抱不平,幾杯黃湯下肚,前去船公司興師問罪,趁著醉意揮砍船家職員。
種種安排,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真實的湯英伸事件,兩者都有原住民遭遇漢族歧視、苛待,與酒後鑄下大錯的共同之處。差別在於湯英伸連殺三人,死刑定讞,即使有許多團體為其聲援,最終仍成為台灣司法史上最年輕的死刑犯,槍決時甚至未滿二十歲(請務必記下這句話,小說最後這個細節將再次引爆)。而在唐福睿所架空,這起比湯英伸早四年發生的刑案,產生的效應是主角佟寶駒小小年紀,即目睹人情冷暖,佟守中的族人們並沒有遵循「同舟共濟」的道理,反而是繼續向船公司輸誠,只因他們得顧著生計。嗣後母親死於窮困,更成了他決心與原住民血緣劃清界線的分水嶺,在部落神父的伴同下,佟寶駒延續著漢人讀書考取功名職位的路線,以原住民身份進入輔仁大學法律系就讀,進而考上公設辯護人,時光匆匆,八尺門聚落也隨著時代演變,搖身一變,成為「海濱國宅」的政績。
小說開場十分俐落漂亮,唐福睿塑造出矛盾且血性的佟寶駒,而他與族人宛若摯敵的關係亦是相當有看頭。下一幕,從慘綠少年成了即將從公辯職位退休的中年大叔,海濱國宅再次陷入不平靜,這一次行兇的是印尼籍漁工Abdul-Adl,死者是佟寶駒表哥鄭峰群,而他的妻女也同樣命喪黃泉。佟寶駒得為Abdul-Adl辯護,此舉自然也激怒了他的族人,筆鋒一轉,配角也紛紛出現,分別是出身名門的連晉平,與飄洋過來而來的印尼籍移工Leena。
連晉平打從出生,父母就已為其鋪排康莊大道,他本身也對法律有所領悟,年紀輕輕即考上司法官,更與同樣考上司法官的富家千金李怡蓉兩情相悅,這樣的人生勝利組,卻在服替代役期間,陰錯陽差之下遇上天天練痟話、講幹話的佟寶駒,自然激盪出不少精彩的火花。一場海濱三死命案,把佟寶駒與連晉平捲入重重暗影,他們一方面與之對抗,一方面卻又深深受其所攏絡。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而有些人並不被視為人
沿著命案往下挖掘,其實是更不堪直面的人性:移工在台灣,似乎並沒有被視為一個人看待。女主角Leena的出線,也再次應證了這個命題,佟寶駒在Leena即將被雇主侵犯時,為她解圍,後續請Leena為Abdul-Adl翻譯,青春洋溢的Leena加入佟寶駒與連晉平的兩人小組,三人在族裔、宗教、階級等面向各有不同,往來互動自然形成引人注目的張力。佟寶駒跟連晉平起初不知穆斯林的飲食禁忌,時常表錯情,後續他們已懂得如何跟Leena共餐。另一方面,三人小組為了案件,一路尋訪移工時常聚集的場所,有台中東協廣場,也有隱身在夾娃娃機店的Disco,收留移工所生子女的關愛之家,唐福睿以物質和空間等細節,不僅支撐起人物的感情變化,也為故事疊加層次。
唐福睿在側寫Leena的生活日常,屢屢透露出他對移工議題的翔實掌握與充分關懷,好比說,Leena住在窄小的儲藏室、她的假期可以任意被剝奪,只要雇主支付日薪五百六十七元的加班費。Leena懷有文學夢,偏偏在台灣的生活卻讓她連維持基本的興趣都很困難,而雇主的侵擾也讓Leena防不勝防。Leena很關心在家鄉的朋友Nur,Nur頻繁地參與抗爭活動,抗議印尼當局伊斯蘭保守主義的施政。這一幕幕都讓Leena成為一個足以勾動讀者情緒的角色,而不只是聊備一格的補充。但我格外動容的莫過於雇主母親點頭讓Leena跟佟寶駒共事,所說的一句話,「給她賺,和台灣人一樣多的錢」。
台灣遠洋產業背後錯綜複雜的權勢、金流網絡
拉出「血汗移工」的視野之後,唐福睿並未消停,俐落再下一城,把讀者帶領到更加礙難的主題,也是台灣這幾年砲聲隆隆的戰場:我們如何追求進步的同時,抵禦「經濟至上」主義的反撲。台灣「血汗海鮮」時有所聞,小說裡,唐福睿透過船公司代表洪振雄、彭正民、Abdul-Adl之間的利害關係,清晰地建立起台灣遠洋漁業層層剝削的圖像,以及我們也許心照不宣,卻避而不談的,遠洋產業背後錯綜複雜的權勢、金流網絡。
書中所說:「因為台灣漁業大到不能倒,也成為執政者最矛盾的三重難題。按照台灣的國際情勢,面對國際漁協毫無談判籌碼;但為了符合國際規約,又必須寄出重罰;然而漁業界面對重罰的強力反彈,總以金援、選票為要脅,重擊民意政治最軟的那一根肋骨」。
洪振雄可以直達總統宋承武,而秘書長蔣德仁更屢屢代表總統,試圖影響法務部部長陳青雪的判斷與操作,也反射出台灣這幾年來行政權膨脹,屢屢凌駕司法權,牴觸三權分立的現象。而把故事推向高潮與尾聲的死刑爭辯,我在此想建議讀者,不妨同步找出台灣這幾年執行死囚的時間點,並與故事做一對照,你也許會在虛實交錯之間再次意識到,有些人並未被視為一個完整的人。而陳青雪這個角色,也許是這幾年台灣小說中,最讓我迷戀的女性角色,她深諳佈局,懂得收放,對人性暸若指掌,心中卻始終懷抱非常樸實的信念。
以對白拉出懸念
唐福睿編導出身,轉譯到小說上,可以拉出兩個面向,一是轉場的迅疾,毫不拖泥帶水,二是對白的經營,十分匠心獨運,角色個性躍然紙上,而在一來一往之間,也能把曖昧模糊的議題,稍微梳理出討論的空間,讓讀者能夠放置迴響。
我非常喜歡陳青雪與佟寶駒在原住民族運動時的辯證,陳青雪認為加分制度是為了「加速漢化原住民,並不是在體恤原住民的困境」,但佟寶駒很快地反駁「如果不是因為加分制度,我可能在為你蓋房子,你也不會請我吃飯了」。寥寥數語,卻能抽繹出相當宏大的主題:個體與族群之間的命運,個人與他人的福祉,如果必須取捨,又該如何衡量?是小說留下的最終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