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南新書分享會 張惠菁×林飛帆×謝金魚——臺灣轉型對談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南新書分享會 張惠菁×林飛帆×謝金魚——臺灣轉型對談

由鏡文學提案、三位當代文學作家/記者側寫臺灣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的時代敘事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上市一周即三刷,累積印量來到一萬四千本,昨(30)日晚上在臺南政大書城舉辦新書分享會。現場由本書作者之一暨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擔任主持人,與曾參與太陽花學運、後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的政治工作者林飛帆、人氣歷史作家謝金魚對談臺灣在這八年中的轉型,以及未來的全新可能性。這部三百六十八頁的紙上紀錄片,記錄了三位臺灣代表性的文學作家/記者客觀採訪蔡英文總統身邊三十多位政治幕僚而來的故事——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張惠菁,從愛與人權的光線中折射了婚姻平權故事;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得主李桐豪,從拆彈者的視角觀察了年金改革故事;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得主吳錦勳,也從撐起一把傘的動作中具象化了國家認同故事。主持人暨本書作者的張惠菁,首先問到了這八年的轉型。林飛帆指出,這八年臺灣在各種意義上都變得更好了,疫情期間的我們,成為了少數挺過來的國家,這是美國、日本、歐洲都做不到的事,其中經濟動能維持增長,超越韓國,甚至股市上萬點等等,都是過去無法想像但現在實現的轉型,臺灣人有了半導體也有了婚姻平權,有了韌性也有了自信心。謝金魚分析,臺灣在性別平等上有大進步,性別乘載的經驗可以給人更多能量去做事,電視上有個女性總統在不慍不火地把事情做好,下個世代的女性就不會因為性別受限,政府也會賦予女性做更多的事情,蔡英文在二〇一二年總統大選敗選時,交出了完整思考的敗選感言,與此同時正在準備未來執政的十年政綱,等於成功與失敗,蔡英文二手都準備好了,謝金魚認為,這就是女性的特質。討論到未來的轉型,林飛帆認為,臺灣的路徑還在一步一步的過程中,要走到下個階段,就需要更多的轉型工程,而轉型二字也是和蔡英文總統共事的這段時間裡,最常聽到的關鍵字。年金、國防、經貿、能源,全是轉型,因為轉型不成功,臺灣就會陷入幾大困境,而轉型如年金改革帶來的衝突如此之大,也還是做到了。謝金魚則希望,未來的臺灣可以是個正常的國家,護照上不用再寫Republic of China。謝金魚補充,關鍵在動能,臺灣有沒有自信的動能,要對自己的國家有興趣,政治是有人捲起袖子去做沒人想做的事,你才可以抬起頭來。最後張惠菁在和讀者的問答中分享,念歷史系的自己相當著迷於「典範的轉移(Paradigm Shift)」,像是以前有個時代認為台灣的經濟一定要靠中國,但現在我們卻覺得不一定,這個典範的轉移發生了什麼事?張惠菁在本書訪談政治幕僚的過程中發現,那答案是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往同一個方向前進,我們應該去認識這段當代史。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一書已在12月15日同步上線電子書、有聲書和「彩色立體肖像版」、「雷射限量特別版」紙本雙封面,新書資訊可上鏡文學官網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9、有聲書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611;下週也將在高雄(1/6)舉辦新書分享會,新書對談講座資訊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7。撰文/顏一立

+ More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北新書分享會 張惠菁×苗博雅×李拓梓——臺灣轉型對談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北新書分享會 張惠菁×苗博雅×李拓梓——臺灣轉型對談

由鏡文學提案、三位當代文學作家/記者側寫臺灣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的時代敘事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上市一周即三刷,累積印量來到一萬四千本,昨(22)日晚上在臺北紀州庵文學森林舉辦新書分享會。現場由本書作者之一暨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擔任主持人,與臺北市議員苗博雅、前總統府文稿小組召集人李拓梓對談臺灣在這八年中的轉型,以及未來的全新可能性。 這部三百六十八頁的紙上紀錄片,記錄了三位臺灣代表性的文學作家/記者客觀採訪蔡英文總統身邊三十多位政治幕僚而來的故事——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張惠菁,從愛與人權的光線中折射了婚姻平權故事;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得主李桐豪,從拆彈者的視角觀察了年金改革故事;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得主吳錦勳,也從撐起一把傘的動作中具象化了國家認同故事。 主持人暨本書作者的張惠菁首先問到了這本書的讀後感,苗博雅指出,時代如何轉了彎,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了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向前走了一步。這本書不同於以往造神的政治書,用了後設的方式去講「是什麼形成了蔡英文」,採訪三十幾位政治幕僚而不是採訪蔡英文,因為「蔡英文」是一個集體的概念,就好像書封設計上那多彩的線條形成了蔡英文,這是蔡英文背後很多做事的人畫出來的。李拓梓開玩笑地說,蔡英文卸任在即,此刻心中只有政策的進度,如果這本書是訪問蔡英文,這本書就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了。 談起在臺灣轉型八年裡從事公共事務的親身經歷,苗博雅觀察到,蔡英文團隊完成了國家體質的調整,但像是婚姻平權的立法突破、長照2.0的照護面積增加、再生能源的容量上升和財政體質的健全,甚至台灣自己可以做潛艦了,國家已經往前走了這麼一大步,大多數人卻不會意識到這樣的改變。苗博雅認為,政治是個慢拳打穿硬木板的作業,最難的任務需要最多的耐心,蔡英文不急於求成,因此做的事情不易被大眾感知到,所以這樣的一本紀錄是重要的。 法國媒體日前也以〈蔡英文:近乎完美卻不為人知的總統〉為題,報導了這位領導年輕民主國家的女性總統,八年任內完成大量重要任務,卻少為人知的低調特性。 討論到改革的困難,李拓梓指出,改革的問題大至電網、小至鄉下的變電所被蛇和猴子攻擊,這些問題都是國家的日常,你就是每天一件一件事地去做,而跟蔡英文總統工作,像是每天跟自己的指導教授過招,選贏選輸都要寫檢討報告,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會被她問倒,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好完全的準備,現在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工作方式,覺得這樣的要求才是對的。 張惠菁也分享,在本書的訪談過程中,聽研究高齡化社會的林萬億政務委員提起,臺灣在二〇一八年成為聯合國定義的高齡社會,二〇二五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二〇三六年四分之一的人口會是老年人,但蔡英文的長照政策甚至在未上任時就已啟動討論。張惠菁發現,一個人想改變局勢,扭轉方向,就要有充分的準備。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一書已在12月15日同步上線電子書、有聲書和「彩色立體肖像版」、「雷射限量特別版」紙本雙封面,新書資訊可上鏡文學官網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9、有聲書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611;鏡文學未來也將在臺南(12/30)和高雄(1/6)舉辦新書分享會,新書對談講座資訊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7。報導/顏一立

+ More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中新書分享會 讀者引共鳴:「讀這本書,會見到自己。」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臺中新書分享會 讀者引共鳴:「讀這本書,會見到自己。」

由鏡文學提案、三位當代文學作家/記者側寫臺灣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的時代敘事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上市當天即衝上各大排行榜並緊急再刷,今(17)日下午在臺中中央書局舉辦新書分享會。現場由本書作者之一暨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擔任主持人,和同曾為蔡英文幕僚的臺中立法委員林靜儀、前總統府文稿小組召集人李拓梓對談臺灣在這八年中的轉型,以及未來的全新可能性。現場也邀請到在黃土水名作《甘露水》重新出土的過程中,大力協助的原保管者張士文醫師。這部三百六十八頁的紙上紀錄片,記錄了三位臺灣代表性的文學作家/記者客觀採訪蔡英文總統身邊三十多位政治幕僚而來的故事——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張惠菁,從愛與人權的光線中折射了婚姻平權故事;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得主李桐豪,從拆彈者的視角觀察了年金改革故事;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得主吳錦勳,也從撐起一把傘的動作中具象化了國家認同故事。主持人暨本書作者的張惠菁問到,八年來二位參與公共事務時親眼經歷的轉變和過程。曾任民進黨婦女部主任的立法委員林靜儀從性別角度切入,林靜儀認為,最直接的改變就是臺灣有了個自成風格的女性總統,蔡英文的特別,消去了性別的刻板印象。再來是信任,林靜儀談及自己過去很欽佩三一一大地震時,日本人坐在迪士尼裡等補給品的良好秩序,臺灣卻在過去二年的疫情中,也出現了那種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林靜儀自信地說:「臺灣真的改變了。」李拓梓則從蔡英文的講稿帶入。李拓梓指出,蔡英文不同於其他政治人物的是,別人的語言是政治攻防,「政策控」蔡英文是向人民說政策,即使台下會有人睡著,蔡英文卻真的建立了人民聽政策的新習慣。聊到改變最多的政策時,林靜儀認為是外交,像是臺灣和中國的關係緊張,蔡英文卻可以維持在一個「我沒有要動」的狀態,但那個狀態反而找出一條路。選民都問林靜儀為什麼這次選舉不焦慮,林靜儀回答他們,因為國家已經穩定了。李拓梓提到,內政則是好像做得再好,大家都覺得是應該的,但其實當年提出社會住宅時,沒人知道那是什麼,如今在野黨批評的卻是蓋得不夠多不夠快,代表他們也認同這是該做的,這就是最大的轉變。張惠菁把票投給綠能政策,也以作者身份特別推薦大家讀書中描述產業轉型故事的章節,現在歐盟規定要綠能,如果不是蔡英文的政策超前部署,後面只會措手不及。最後張惠菁分享,自己在本書的訪談過程中發現,蔡英文最大的力量不是來自她多會說話,而是她會聽人說話。活動現場開放讀者提問,一位讀者指出,蔡英文之前的臺灣,是亞細亞的孤兒,但現在世界和臺灣站在一起,感謝蔡政府的努力;也有讀者認為,閱讀這本臺灣共同經歷的書,會在文章裡一直見到自己。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一書已在12月15日同步上線電子書、有聲書和「彩色立體肖像版」、「雷射限量特別版」紙本雙封面,新書資訊可上鏡文學官網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9、有聲書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611;鏡文學未來也將在臺北(12/22)、臺南(12/30)、高雄(1/6)、舉辦新書分享會,新書對談講座資訊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7。撰文/顏一立

+ More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新書發表 一本記錄我們共同經歷的臺灣時代敘事書

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新書發表 一本記錄我們共同經歷的臺灣時代敘事書

由鏡文學提案、三位當代文學作家/記者側寫臺灣首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的時代敘事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未上市即登上博客來排行榜第一名,今(14)日下午在誠品松菸表演廳舉辦新書發表會,現場由本書作者之一暨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擔任主持人,和同曾為蔡英文幕僚的本屆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對談臺灣在這八年中的轉型,以及未來的全新可能性。現場也邀請到書寫過程中採訪的三十多位政治幕僚、政務官與各界人物,一同討論新臺式政治的方向與力量。這部三百六十八頁的紙上紀錄片,記錄了三位臺灣代表性的文學作家/記者客觀採訪蔡英文總統身邊三十多位政治幕僚而來的故事——九歌年度散文獎得主張惠菁,從愛與人權的光線中折射了婚姻平權故事;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得主李桐豪,從拆彈者的視角觀察了年金改革故事;金鼎獎年度最佳圖書獎得主吳錦勳,也從撐起一把傘的動作中具象化了國家認同故事。這夢幻聯名企劃,是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主動向小英基金會爭取而來。董成瑜認為,這是第一次有機會大規模地訪問總統身邊的高級幕僚和政府官員,未來的鏡文學如果要拍一部臺灣版的《白宮風雲》,將是非常難得且珍貴的田調資料。而在本書的訪談過程中,感動董成瑜的是蔡英文不只為自己或自己的黨,更多的是想著這個國家該怎麼走。▲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新書發表,邀請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與會。(左起作者張蕙菁、鏡文學董事長裴偉、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作者李桐豪)國家怎麼走的大命題,本屆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提到,此書是重要的紀錄也是過程,自己走婚姻平權這條路,也走過被罷免的危機,如今面對世界,可以驕傲地說臺灣是進步的社會。高度對立的議題需要社會共識,蔡英文在其中是意見的整合者也是協調者,是溝通者也是最後的承擔者。前文化部長鄭麗君也說,歷史不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這本書就是蔡英文怎麼帶臺灣往前走那一步的過程,我們要想像未來,要先知道臺灣怎麼走過來,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臺灣就成為更好的臺灣。聊到和蔡英文總統的互動,蕭美琴用二個故事講蔡英文的不變和轉變。不變的是誠懇、善良和認真,像是請蕭美琴幫忙檢查的講稿,有時多到第五十幾版;轉變的是從前掃街助選那個不知道要做什麼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如今已是對人民喜怒哀樂非常敏銳的蔡英文總統。鄭麗君覺得,自己從蔡英文身上收穫了一些安慰,因為蔡英文也是個「政策控」,十年政綱準備這麼久,她們之間最多的互動是「政策配便當」,也現場感謝蔡英文對文化預算的支持。▲蕭美琴現場分享二個故事講蔡英文的不變和轉變。▲鄭麗君現場感謝蔡英文對文化預算的支持。民間流傳一句話說:「臺灣人是健忘的。」此書高解析度地複習「政策控」蔡英文執政八年來的各大政策,如婚姻平權、年金改革、外交、國防、文化、社會福利、新農業、能源轉型,以及國家認同。曾被批評「只知道解決問題」的蔡英文,在書中白紙黑字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臺灣問題。作者之一的李桐豪指出,馬英九卸任那天股票收在八千一百點,而今天是一萬七千點,這就是時代轉彎的最佳見證,讀者不一定要照單全收,但想辯駁的,願能保持理性和清明,一如蔡英文在每場國家會議上,面對所有異見和異己,總是好好準備、好好思考、好好決策。主持人暨作者之一的張惠菁表示,對她個人而言,寫作這本書的最初起點是來自一個單純的心情,那就是自己身為女性,很是好奇各種女性的生命歷程,當然也會想知道,臺灣這位女總統怎麼思考,怎麼做決定,怎麼在一個不同溫度的世界裡,發揮她的影響力,遇到挫折又怎麼繼續。但隨著採訪與書寫逐漸完成,展開的是台灣民主化以來到現在這個階段,公共事務的一頁重要紀錄。▲國家怎麼走的大命題,將是《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一書重要的紀錄也是過程。張惠菁也代表此書,感謝來到現場的受訪對象:前駐美大使蕭美琴、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政務委員張景森、政務委員林萬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數位發展部次長李懷仁、國藝會副執行長李拓梓、國家安全會議簡任秘書張勝涵、律師尤美女、「國際立即行動」亞洲區主任呂欣潔、文策院公共關係室主任羅融、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張振亞、總統府攝影官林育良,以及到場支持的立法委員蘇巧慧、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基隆市議員張之豪、中央廣播電台賴秀如董事長、資源台灣循環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最後更感謝小英教育基金會的董事和所有志工。我們都知道,蔡英文總統會在二〇二四年五月大步地走出總統府,卻沒有人知道自由後的蔡英文會去哪裡,會是如她所說的唱歌跳舞、自己一個人開車?或是養更多的動物、讀那些買了讀不完的書?沒有人知道。而之後的臺灣又會是什麼新狀態,島嶼的形狀彷彿個巨大的問號,但有一件事是肯定句,未來無論是誰執政,臺灣真正執政的永遠是民主本身,就好像蔡英文說過的:「民主,是我們共同的顏色。」鏡文學《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一書將在12月15日同步上線電子書、有聲書和「彩色立體肖像版」、「雷射限量特別版」紙本雙封面,新書資訊可上鏡文學官網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9、有聲書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611;除了14日的新書發表會,鏡文學也將在台中、台南、高雄舉辦新書分享會,新書對談講座資訊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57。撰文/顏一立

+ More
《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牽連150億最大弊案!見證燒向政經社會的金融大火

《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牽連150億最大弊案!見證燒向政經社會的金融大火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因違法超貸,引起擠兌風暴,不僅重挫台灣政治、財經,更造成社會不安、舉國動盪,「十信案」主事者蔡辰洲與財政官員的攻防,幾近動搖國本、並影響日後政局改革,堪稱台灣歷史上風暴最烈的金融弊案。當年參與十信、國信兩案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鏡文學」作家王駿,執筆《十信風暴》,以紀實小說形式呈現當年弊案之下的暗潮洶湧,揭密此案不為人知箇中內幕及採訪歷程。作品在「鏡文學」官網連載時就廣受好評,日前已出版為實體書,並於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對談。《十信風暴》王駿 著出版日期:2020/7/3「撰寫這部小說使用大量資料,尤其書中人物絕大多數以真名登場,因而所寫內容必須有所本,有根據、有證據。」王駿表示,「十信案」爆發時他正任職於《工商時報》,幾乎從弊案開端到結束都參與報導,撰寫《十信風暴》前,他蒐集了大量資料,一類是自己早年收藏,第二類則是去圖書館蒐羅所獲。此外,王駿也完善保存當年跑「十信案」的訪談資料,包含俞國華談十信始末、陸潤康談十信始末及日後遭遇等等,擁有了此案的第一手文件。十信案真是蔣經國為轉移江南案才引爆?解嚴前政府權力隻手遮天,不到40歲的蔡辰洲卻能板蕩台灣政局?對於弊案種種疑點,回首35年前的事件,王駿在《十信風暴》中點出許多檯面上沒說的秘辛,包含當時輕易放行官員,連帶對涉案商場大號人物也沒追究。知名作家管仁健也指出,當時外有江南案觸怒美國政府,內有十信案引發金融風暴,兩案都涉及情治系統各擁心目中蔣經國死後的接班人,因而也成為加速解嚴的最後兩根稻草,王駿則透過強健筆觸,解開謎團重重的十信案,揭發其中內情。▲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而「十信案」對於當下台灣政治環境有何意義,謝金河表示,十信是台灣經濟與政治發展中,非常重要起承轉合的點,當時經濟面臨巨大傷害,台灣股市跌到636點,經濟前景岌岌可危,很多人積極辦理移民,十信的擠兌風暴帶給台灣很大的信心危機;沒想到大危機也是大轉機,不到5年內,台股竟靠著熱錢推升房市與股市。前司法院長賴英照則說,這30年間台灣的金融版圖發生本質的變化,過去公營銀行掌控金融業的局面已經完全翻轉,有別當初公營接管模式,現今金融體系正派經營相對重要。弊案帶來的影響皆於《十信風暴》中完整呈現,該作已於7月3日出版上市。 【7/18 新書發表記者會現場補充】行政院前院長陳冲提到,對於「十信案」自己也有一段淵源,未在書中被提起,他表示,十信出事時,他任職於農民銀行企劃部副理,當時合庫得知要概括承受時非常不願意,農銀董事長便找他商量是否要接管十信,他便提出兩項理由說服政府:第一能安定金融秩序,同時將十信尾大不掉的事情解決,第二希望能把都市的錢帶到鄉村去,可惜最終並未說服成功,未能拿下接管事項。這次王駿將「十信案」以小說形式記錄下來,勾起當年不少回憶。主持人陳鳳馨則說,自己也曾動念寫「十信案」,卻因怕無人在意而遲遲未動筆,好奇王駿為何想將「十信案」寫成書。王駿回答,去年3月就受邀出書,過程蒐集許多資料,怕使用真名不妥,還拿書請教法律前輩,整本著作內容、對白皆屬實,採用當年報導內容還原真相。對此陳鳳馨稱讚,王駿的筆法擺脫調查報導的乏味,又將事件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實在精彩!▲左起主持人陳鳳馨、作者王駿、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圖/鏡文學)「王駿寫了《十信風暴》,勾起我許多往事。」謝金河則說,當時剛在《財訊》任職時,就十分關注十信的營運狀況,發現蔡辰洲不斷用高利貸借錢,便寫了第一篇報導在《財訊》出刊,不料11月才見報,12月十信就爆發擠兌潮,十信風暴就此展開。當年,《財訊》需要大量十信相關報導,找了許多外稿記者,第一好手就是王駿。回想當年報導弊案時,挖掘內幕的功力相對重要,王駿分享,當時除了翻垃圾桶、收集高官開完會的便條紙,用鉛筆畫出字跡拓印,還曾假冒賦稅署員工,打給工業局索取公文,再偽裝成財政部工友取得後刊登。此外,王駿對於事件過程的記憶力也異於常人,他在書中提到,當時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還是立委,卻捲入金權糾葛,王駿便在現場直接背出當年《聯合報》在1985年8月22日刊登此事,及完整標題「王金平欠國信10億,從未付息,手續費未入帳,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證實所寫之事皆有所本。對此陳鳳馨說,王駿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當下發生的新聞、過去的關聯性他都好奇,再藉由訪談把故事人物的背景串聯起來,記下來後撰寫成冊,就是王駿寫作的功力。對於書中沒提到的內幕,陳鳳馨好奇問,當時調查局是否有監聽財經部的電話,引爆導火線的那通電話,為何成為懸案?王駿則說,財政部前次長戴立寧曾親口說過,若他打了電話就是違反限制秘密原則,十信內一定有公文指示,但是沒有;所以在書中描述此段時正反並陳,「至於有沒有,我心裡有答案,但不能講。」▲《十信風暴》作者王駿。(圖/鏡文學)至於「十信案」關鍵人物蔡辰洲,陳鳳馨認為,「十信案」發生在台灣經濟低谷的時刻,之後台灣經濟轉為蓬勃,若蔡辰洲撐過弊案,是否就有機會翻身?對此謝金河回答,在那個年代,政商都有一定的困境,蔡辰州敗在動用太多政商人事,包含蕭政之、立委十三兄弟等,「若他政商分際能分清楚,沒有選上立委動用政治人事,不會有這麼慘的晚年。」另外,為何蔣政府對十信和國泰信託的處理方式截然不同,是否有書中未提到的內情?王駿表示,會嚴辦十信卻輕放國泰,為的是「讓局面不要太動盪」,其中牽扯到結黨營私問題,有政治因素和無政治因素的差別,「若辦了十信又國泰,場面會一發不可收拾。」▲王駿《十信風暴》新書發表會。(圖/鏡文學)最後王駿分享,希望《十信風暴》能帶領讀者了解台灣曾經歷過這個大時代,「只要大家看完覺得很好看,我就滿足了!」陳鳳馨也說,對於不知道「十信案」的讀者,可能就當作故事的方式看完,但對於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我們,十信案扮演著重要的意義,包含現今《銀行法》的規範細節,例如股東持股的限制、銀行放款的限制,「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一次危機」,若沒有「十信案」,金融法規可能無法修改的這麼完整。謝金河則說,王駿寫的《十信風暴》記錄了那30年台灣經濟的起承轉合,把一個大時代用精彩的故事呈現,造成台灣政經社會如此翻騰的「十信案」,用王駿的筆記錄下來,或許看完《十信風暴》,就能知道台灣經濟下一步該怎麼走。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