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台湾女性连续杀人犯的罪案书写——镜文学╳卓越新闻奖得主胡慕情《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新书分享会
文|
2024-02-24
镜文学╳卓越新闻奖得主胡慕情的首部台湾女性连续杀人犯之罪案书写《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上市一月即紧急三刷,并登上读墨电子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今(23)日下午在台北左转有书书店举办新书分享会。活动中由镜文学文学开发部执行总编辑张惠菁担任主持人、作者胡慕情担任讲者,现场读者爆满,问答尖锐,和胡慕情一同素描“南投惊世媳妇”这件女性连续弑亲案的悲剧成因、判决过程与埔里山林般迂回的真相。
《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一书,由镜文学文化组采访主任胡慕情耗时三年、监狱探访及书信往来林于如而成,为了采访之便,林于如向胡慕情提出各种资源需求,小至原子笔,大至二人结为同性伴侣,踩痛了胡慕情的记者神经。书中篇章〈我是林于如〉为林于如狱中亲笔写下的自传,原稿多达一个纸箱,读来仿佛推理小说手法的“叙述性诡计”,这位不可靠叙事者的书写虚实交错、真假难判,即使到书的最后,胡慕情一样不压答案,也成了今日活动开场时,曾陷冤案的主持人张惠菁抛出之疑问:“我们到底可不可以了解一个人?”
张惠菁认为,从自己当时司法失语的亲身经验就发现到,系统是没办法了解自己的,既然不行,我们为什么可以判一个人死刑?胡慕情指出,这位台湾现存唯一女死囚林于如,因为赌博的女性形象,遭受了种种司法和公众判断上的不公,这也是自己从北捷随机杀人案的郑捷、汤姆熊割喉案的曾文钦等男性犯罪,转而调查女性杀人犯林于如案之主因,因为性别是犯罪中一个最大因子。
张惠菁问,建立采访者和受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极其困难的,林于如却用婚姻做为工具,被这样求婚是什么感觉?胡慕情答,怪,觉得荒谬到了极点,心里却出现一个新的疑问,林于如这么快、这么简单就突破了监狱采访的规则,真的是废死联盟形容的“智能边缘”吗?胡慕情再提到,自己采访汤姆熊一案的死刑犯曾文钦时,抱著将恶魔还原成人的心情而去,也知道对方是思觉失调症患者,却还是用很主观的视角去看他,在那次经验后,这次的胡慕情就有了“去认识林于如,而不是判断林于如”的全新视角。
林于如是如媒体版本的“杀母、杀婆婆、杀夫,再计划杀子”?还是林于如自传版本的“丈夫杀母、杀婆婆,所以我杀了他”?没有人知道。胡慕情在书中给出了非典型二元的某种结论“家庭间的人际动力膨胀又缩聚。爱与恨随人的状态流转,既难抵销,也不彼此相融。人因此起伏。有时进步,有时停滞,而有时候失足滑深,一跌不起。”读者读完,会感觉到自己的答案。
现场读者问到,做为一名素描者,画完了林于如有什么感受?胡慕情回答“幸好来过。”
读者之中,一位兼任毒品志工的谘商心理师分享,读完书后希望,未来台湾社会出事时,有那个不需要急著要谁道歉的一天。另一位国中老师则向胡慕情提出,去年发生的新北国中割喉案,其背后成因也值得深究。最后一位读者提问,为什么书中〈谢辞〉一章,作者大篇幅地感谢了所有帮助此调查的人,主角林于如只得到一句谢谢?
胡慕情笑答“这整本书,就是我对林于如的感谢。”
胡慕情《一位女性杀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谋弑母亲、婆婆与丈夫》全通路发售中➡️ 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981
报导/颜一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