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企划】镜文学开演|小说活了起来 ,故事站上舞台!
【镜文学 X 剥皮寮】 连假期间,文学开演!文字灵魂注入光影脉动小说活了起来故事站上舞台 清明、儿童节连假期间,与家人扫墓祭祖之余,想要跟著镜文学的脚步,一睹具备改编影视潜力的精彩好故事吗? 这一次,我们特别精选出15部作品,读好读满,连假再也不孤单! 除此之外,4/4(四)—4/6(六)镜文学更与「剥皮寮历史街区」合作,将放映两部镜文学签约作品改编短片:林秀赫《冰箱》、王天宽《对讲机》,并邀请原著作者参与映后座谈,欢迎读者莅临参与! 剥剥看电影|镜框之外的延伸:寻著光影的脉络,探索镜头下的故事 ☆【活动资讯】活动地点|视听室(万华区康定路173巷5号)日期时间|4/4(四)—4/6(六) 14:00、16:00参加方式|开演前30分钟开放排队入场,座位有限,额满为止注意事项|视听室内禁止饮食,敬请配合主办单位|剥皮寮历史街区(详情请上活动页查询) ☆【节目资讯】🔴 4/4 (四) 14:00 《儿子的大玩偶:数位修复版》The Sandwich Man 台湾│1983│108min│普遍级1983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男配角、童星入围1984德国曼海姆影展改编自作家黄春明的《儿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顶帽子》和《苹果的滋味》短篇小说,此部电影为台湾新电影接续《光阴的故事》的力作。青年为了妻小,学日本杂志上的三明治人背看板宣传电影;业务员下乡推销日本进口快锅却差点赔上命;贫民窟工人撞上美国车,咬下苹果的那一刻才知最讽刺的现实。政治是虚假的,社会才是真实的,百看不厌的老经典告诉我们,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4/5(五) 14:00 《冰箱》Minus (立刻看原著小说)2018年金马学院作品一间旧公寓,一台破冰箱,三个疯婆娘,在台风过后的夜晚,地湿、漏水、心不宁,房里突然传出神秘的噪音声,一个魔幻的夜晚就这样开始了。★与谈人:金马学院学员、原著作者 林秀赫🔴 4/6(六) 14:00 《对讲机》Upstairs, Downstairs (立刻看原著小说)2018年金马学院作品公寓楼下的门铃对讲机坏了,真真找人修理后,拿著对讲机的尸体在楼宇间展开收钱之旅。有的邻居爽快分摊,有的邻居嫌弃真真爱管闲事。真真多次按下蔡先生的门铃都无人应门,但屋内却频频传来不寻常的狗吠声……★与谈人:金马学院学员、原著作者 王天宽 🔴 4/6 (六) 16:00 《推拿》Blind Massage 中国, 法国│2014│彩色│114 min│限制级2014柏林影展最佳摄影银熊奖2014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新演员、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改编自毕飞宇同名小说,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导演娄烨以各式模糊画面、黑幕、失焦逼近失明的世界,又启用视障人士参与演出,镜头极端贴近,细腻收音下,脚步与动作都战战兢兢,眼睛看了,也彷彿耳朵听了,目茫,耳聪,不是视觉奇观,而是体感的奇妙涌现,那时,爱是什么模样?欲望是什么形状?失了影,更接近真。 ▼ 镜文学─改编影视 小说推荐 ▼ ☆【 改编影视起跑 】一间旧公寓,一台破冰箱,兔子与疯婆娘,一个随机杀人事件后的夜晚 聿珊下班后差点搭上发生随机杀人事件的捷运列车,虽然躲过一劫,她却开始耳鸣。寻找耳鸣原因的过程中,不断与室友们产生摩擦。最后她怀疑耳鸣的来源,是门口的一台冰箱…… 骆以军:「我觉得这位小说家是很会调情的,是性感的说故事的人,具有某种说故事人的气氛与天分。」 我没有告诉他,我感到被冒犯, 尤其当我试著纪录我的生活,却总是无法写完整,时序总是错乱,对话总是从这个人口中连到那个人嘴里, 他那种唾手可得的平铺直叙行文,对我而言有多么反讽。我也没有告诉他一直用「原来」其实显得叙述者很笨。 我没有告诉他我的真相。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吴晓乐新作! 大人虚荣的生死斗,小孩无辜的大冒险。陈匀娴一心力争上游,原本期待嫁入豪门后可入住台北精华地段,享尽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不料夫家财力衰耗,无可挥霍的她只得回归职场。尽管她想给儿子杨培宸最好的一切,也不得不屈服于经济压力的磨辗。直到那天,命运华丽地转身,她遇见愿意出资让儿子就读贵族学校的老板Ted与其太太梁家绮。下午茶、贵妇交流、名牌包、米其林大厨私房课程让她目眩神迷,但背后默默运作的一切,却几乎将陈匀娴一家卷入风暴之中...... 流转在乘客间的求婚戒指,成就一场不平凡的际遇。 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弄丢最重要的物品,本来应是完美求婚的计画,最后会成为悲剧吗?今天,奕之准备了一连串求婚的惊喜,却在前往求婚地点时戒指掉在捷运上。戒指在捷运上经手几人后被电台主持人带回公司,在广播上公开此事,戒指最终如何辗转回到奕之手上?中间那些经手的人,又有什么意想不到的连结? 谱出禁忌恋曲─刘以豪、郭雪芙领衔主演 在婚姻关系正式生效前,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从未婚到即将结婚,是一段爱情最脆弱的时刻。那些曾经错过的、有缘无份的、来不及了解却相互吸引的.....就这样一个接著一个冒出来,或有意无意撩拨你的心,或掀起一阵风暴,然后即将结婚的你搞不懂了,爱情究竟是什么? 可是呀,教堂的钟声已经响起。 这个故事里没有好人坏人,只有三个想回家的人。 刑事小队长陈江,纵横黑白两道,长官器重他的江湖威望,容忍他游走法律边缘发大财,就在他快退休的年纪,与黑道大亨陈志雄「博铓角」,私下纵放误杀酒店小姐的小瑞,小瑞消失后被黑道藏镜人收编,成为头号枪击要犯。大腕刑警与头号杀手被迫正面交锋,两人进无路、退无步,陈江该如何解决这个危机? 台湾司法史上缠讼最久 白色恐怖时期最曲折离奇的冤狱案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起命案揭开台湾司法史上曲折离奇的冤狱。武汉大旅社是台北当时最豪华的旅馆,生意兴隆,却因员工吊死,演变成匪谍案。白色恐怖下最黑暗的「配合政策需要」被导演惨剧于焉产生,案件牵连情治单位、司法机关、甚至最高当局……到底是谋财害命还是匪谍杀人?转型正义的当下,真相尚在层层黑幕之中。
+ More【主题企划】旅行与阅读:给旅人的日常备忘录
关于一趟旅程,该如何注解?「旅行」、「阅读」、「写作」、「咖啡」、「邂逅」发现自己在一张空白纸页上写下了这些字,回过神来,油墨未干。仔细一想,至今的每一趟旅程似乎都离不开这些字词,甚至能够为之概括,但若要认真说来,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阅读-旅行-邂逅-咖啡-写作。一趟旅程的从无到有,从开始到结束,或者,不结束。 阅读── 喜欢在出发前阅读关于目的地的书籍,轻描淡写的最好。 有句话说「读书万卷,不如行路万里。」听上去好像颇有道理,但是细想,这两件事怎会是此等互补关系?满腹诗书,若没有用双脚去走踏、验证或者推翻,那么终究是别人的东西; 行至天涯,若没能与书卷文字相共鸣,那也显得枯燥乏味。 喜欢在出发前阅读关于目的地的书籍,轻描淡写的最好,让城市作为背景,让角色演绎,让故事脉络自然流动,如此即便不去解释得太多,也让人有无限想像、心生向往。 比如说柏林吧,那时候会想去柏林,就是看了陈绮贞的《不在他方》。其实书里也没具体说出关于这座城市的什么,只说她在这座城市感冒了、说城里的早午餐卖得特别晚,说欧洲终究不如台北方便,还有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真正去了以后,城市背景不变,大多的转角后依然是未知,但主角换成了我,还能够不带有任何期望或者成见地去探索。待归来后再拾起书页,印刷于纸纤维上的文字突然都得到了更深的解释,平面成了立体,清晰也深刻。这就是旅行与阅读相辅相成的乐趣吧。 旅行──再小的步伐都可以是前进,再琐碎的日常都可以是浪漫。 在整理行李的时候,总是喜欢在背包里丢进一本书,同时又暗问自己:会看吗?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不会,屡试不爽,但我偏偏到现在还是不信邪,重复地做著这个动作。 我是一个没有办法在旅途中静下来阅读的人,书永远翻不过三页,晃过眼的每一个瞬间都让我分心,无法克制自己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书里的文字永远就是在那,倘若不慎遗失了,再买一本便是。但眼前的风景啊、当下的感受啊; 一场偶然的相遇,一次深刻的对谈,错过了,就没了。 旅途中的我就是一本内页空白的书册,行走的每一步都踩踏墨水,撰写属于我的章节。「为什么要旅行?」人们总爱问这个问题,就是为了享有这般特权吧,此时五体感知都被放大,每件事都是新鲜的,再小的步伐都可以是前进,再琐碎的日常都可以是浪漫。 邂逅── 选择一个人出发,追求的并不是孤独,而是意料之外的陪伴。 关于一个人旅行这件事,近年来好像掀起了一股狂潮,「独旅」于是成一个卖点,但说到底,它就是个选择而已。有人爱海,就有人喜欢山; 有人恋夏,就有人独钟冬雪; 有人爱好结伴,就有人向往独自上路。 路途中的每一段关系都是细腻且珍贵的,甚至可以说是被无意识地美化了,覆盖错觉与偏差,金絮其外,却又摸不著其内,因此永远美好。(摄于:巴塞隆纳,西班牙) 对我来说,选择一个人出发,追求的并不是孤独,而是意料之外的陪伴,也就是旅途中的「邂逅」吧。 曾在旅途中串起深刻友情,也曾交织刻骨铭心的爱情,路途中的每一段关系都是细腻且珍贵的,甚至可以说是被无意识地美化了,覆盖错觉与偏差,金絮其外,却又摸不著其内,因此永远美好。一直没能好好说来这么个什么样的道理,直到读起赖以威的《旅行与邂逅》,第三章节,女孩娓娓道来与他稍纵即逝的相遇,我才明白了这样的情感连结为何令人如此上心。 「他是一本封面设计的很好、封底的推荐、第一页的导读跟自序都很吸引人的小说,我原本希望能继续下去,但是翻开第一张就被人关起来,上了胶膜收起来。有时候因为没看到的关系,你会一直想念,甚直觉得它比任何书都还要精采。」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呼应这句话,这部连载于〈镜文学〉上的作品到第四章节就突然地结束了,恰恰止在男女主角即将重逢的前一刻,以致至今我仍频频想念,实在很揪心。 咖啡── 咖啡厅作为城市里的乌托邦、是令人能够暂时现实脱节的歇脚 每每出发前往一座城市之前,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查交通、也不是找住宿,而是打开地图,开始搜寻一间又一间的咖啡厅,然后一一标注,看上去还以为在盘点妃嫔。原先一个出自于兴趣的举动,长期下来才发现事有蹊翘:从地图上咖啡厅的分布,其实可以看得出另一种城市脉络。 咖啡厅作为城市里的乌托邦、是令人能够暂时现实脱节的歇脚处,概括了这座城市中无数群体心中的理想生活样貌。复古、极简、工业、乡村……无论是对哪种风格心生向往,你都能找到一个角落将自己完美置入,然后在空间里找到与你频率相似的人。 有趣的是,在咖啡厅越多的城市,我的文字产值好像就越高,或许是因为有更多时间和自己对话、细嚼日常,安静地书写。(摄于:伊斯坦堡,土耳其) 拿近年欧洲迅速窜起的Vegan Café狂潮来说吧,Vegan代表全素,但欧美人所追求的全素已不仅仅是「动物性不使用」,而是对于食材品质与来源更上一层楼的坚持。若说有「文青」、「废青」、「愤青」,那么绝对有一种是「纯素青」,特色是有艺术家般的衣著、左右臂上可能有几何行刺青、热爱杏仁奶、绿色果昔和酪梨土司,包包里永远有一根香蕉。近年在欧洲总喜欢往Vegan Café的街区跑,就是找个地方歇脚,也看看世界各地的文青都在干些什么。通常整个街区都会洋溢著放松的艺术气息、特色小店林立,怎么晃都有趣。 从国中开始有泡咖啡厅的习惯,因为家庭因素的关系,从小就很不喜欢待在家里,到后来一直演变成不在咖啡厅就无法静下心来做事的怪毛病。也许也是这个原因,城市中咖啡厅的对我来说格外重要,找到一间能够与之契合、反覆造访的咖啡厅,恍若是在异乡找到回家的路,令人安心。 有趣的是,在咖啡厅越多的城市,我的文字产值好像就越高,或许是因为有更多时间和自己对话、细嚼日常,安静地书写。 当然,咖啡厅在某些时候也是救命的场所,比如说,如果不是因为那些在风雪中晃著暖光的咖啡厅,我大概已经冻死在2017年柏林冬日的大街上了吧。 写作── 在我的文字里看见画面,彷彿与我同在旅途上。 写作这件事该从何说起呢?大概要从国中热衷于言情小说开始。那时候课本上说小说家不入流,看了只觉得岂有此理。火红流传在国中女生间的《天使街23号》,我花了好几周的时间,用介于课桌与大腿之间的那个空间把它给读上了好几遍,唯独对结局感到相当不满。男女主角居然就这么站在海边吹冷风、互看、没个结果?于是开始提笔为小说接续,写自己想要的结局,到底也说不上是结局,就是无限延伸的乱写。写到后来乏了,开始自己编故事,印象中每节课都在写,一年下来写了足足五本吧。虽然通常都是半路夭折、半途而废的作品,因为想法来得太多太快了,但就是喜欢书写的这个过程,笔杆都是停不下来的。 如今「旅程有终,故事无尽」这八个字承载了我书写的意义,一趟旅程终会结束,但故事不会停止,更不会止于我。(摄于:比利时,根特) 上路后写作,为得是记录,好笑的是其实我原来都是以英文书写,直到某次发了篇中文文章,回响甚大,才发现自己原来有这样的市场,不知不觉也累间积了些观众,便开始更细腻地琢磨文字。如今「旅程有终,故事无尽」这八个字承载了我书写的意义,一趟旅程终会结束,但故事不会停止,更不会止于我。当故事被写下,它就不再是只属于我的了,它能够被读者任意地解读,然后破茧而出,在他人的生命中展翅。 人们说能够在我的文字里看见画面,彷彿与我同在旅途上,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拜从前热爱写小说的自己所赐,只不过后来写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 2018年10月全馆活动 ✈ 城市有戏 :给旅人的日常备忘录 本文作者 | 黄昕语 Iris Huang(@irisspace)生于95年初夏|旅人、自由撰稿人、Irisspace网站创立人与经营者(为故事书写、为记忆摄影。多愁善感,虽然表面看不出来。「希望你不仅是为了要去某个地方而看我的文章,而是因为看了我的文章,开始想去某个地方。」)Instagram::@irisspaceWebsite:::irisspace.com
+ More【主题企划】一月新镜作品
MirrorMirror告诉我,哪本小说最新鲜? 今年,我们企划了全新的单元─「每月新镜作品」,收集站编们每月最推荐的新进作品,并且将他们的评语毫无保留、完整公开,希望能给老读者、新读者一些参考,做为站上阅读的指南。 本月我们收集的作品为:《DNA的恶力》、《佐藤家的秘密》、《9个故事》、《百工之人》、《恶魔惊喜箱》、《深度安静》,涵盖奇幻、写实、温馨、惊悚等不同面向,底下分别为编辑的评语及推荐,希望能帮助您发掘站上,更多有趣的故事!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