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而出──陈瑶华《破浪》写黄阿禄嫂传奇

破浪而出──陈瑶华《破浪》写黄阿禄嫂传奇

立刻阅读:陈瑶华《破浪》 黄阿禄嫂是谁?黄阿禄嫂本姓吴,名不详,出生于道光年间,丈夫黄阿禄死后,接管其樟脑、木材事业,不仅持盈守成,更发扬光大,成为清代台湾数一数二的企业家。当时俗谚称台湾三富「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悄哥」,只有她一女子。日人领台五年后,黄阿禄嫂过世。仿若天命,她与一个时代同进退。如今知道她的人少,我们更该问的是,为什么不知道黄阿禄嫂?为什么她的名字不见了,我们只能以其夫婿名称之?陈瑶华写《破浪》(原书名:《浪花》),在虚实间回溯历史长河,重现黄阿禄嫂传奇。《破浪》是女子破浪而出的故事,也是作家不甘女子淹没无名,自历史浮沈中打捞传主的小说技艺。 非典型不写女性感情陈瑶华不是典型的「女」作家。1968年出生于屏东,考上台大历史系,后降转中文系毕业,曾任编辑、讲师,专栏作家,现专职写作。每天八点送完两个小孩上学就是她的写作时间,直到中午。她三十岁才开始创作,起步算晚,不像当年同班的郝誉翔早有文名。不典型,也来自她对传统女性书写的抗拒。陈瑶华坦言不喜欢写女性对感情的挣扎,或家庭与自我的犹疑。因此,2016年她写《恶女流域》, 走的即非传统贤妻良母叙事,而是《天才雷普利》式的主妇犯罪。她在简介里称小说是她的红舞鞋,很小就对说故事有兴趣,不过阅读启蒙跟其他人不大一样。「我小学四五年级看我爸的教育心理学课本和《张老师月刊》,看到很多个案生命故事,便发愿要认识世界上所有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透过写小说扮演别人,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写黄阿禄嫂,陈瑶华形容像被她附体,「当我设想好她的性格,她的人生就在我眼前展开,我只是跟着她走。」黄阿禄嫂是怎样走进她的生命里?「我姐去参加艋舺踏查,听说黄阿禄嫂的故事,转述给我听。当时我正在看演陕西女首富吴周氏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心想台湾居然也有类似的女子,而这样不凡的女子又处于台湾近现代化的时候,便想藉由她的视野带出那个时代。」  ▲陈瑶华写《破浪》,为的是记住那些曾经叱咤的女性。图/镜文学名不详让她浮想联翩牵引陈瑶华创作欲的,除了黄阿禄嫂的事迹,还有其历史纪录的残缺。「我碰到黄家旁支后人,他们都知道黄阿禄嫂的故事,黄阿禄嫂却没有在族谱里留名。」这无名的存在,让陈瑶华开始浮想联翩。在小说里,陈瑶华为黄阿禄嫂设想本名「吴帆」。这「帆」字便是象征她驭时代浪潮,天高浪头于她也像浪花。「小说中我帮她取了三个名字,吴帆、杏芳、黄阿禄嫂,每个都对应她身处的环境与阶段人生意义。吴帆时她在横渡黑水沟;杏芳时坠风尘不卖身;最后的『黄阿禄嫂』则是她嫁入黄家,先主内再主外。」然而,终究黄阿禄嫂被记忆的方式,仍是透过丈夫的名字。「二二八公园里有个百年古迹黄氏节孝坊,纪念同治年间的黄氏,她独自扶养小孩,个个有功名,所以被认为有贞节。」此外,牌坊采青斗石及白色花岗岩制作,象征她「清清白白」。陈瑶华举黄氏节孝坊为例,说明那个时代女人被记住的方式,唯有光耀夫家门楣。藉黄阿禄嫂重看历史用小说召唤这样的女性有何当代意义?陈瑶华说,透过黄阿禄嫂的视野看清代台湾历史,可以让我们对这块土地有更多理解。顶下郊拚,就是一例。1853年发生的顶下郊拚是艋舺著名的分类械斗,同样来自福建泉州的顶郊三邑人和下郊同安人厮杀,最终同安人败走大稻埕。「我看别人写顶下郊拚,发现都是男人的观点,就想女人去哪了?男人打杀,女人在干嘛?」小说里,男人逞凶斗狠,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地域之争,犯我者必诛之的血气,但黄阿禄嫂身为女人家,不用背负这些「男子汉包袱」,反而从艋舺械斗后一片狼籍中看得商机,靠提供原物料重建,让黄家大赚一笔,自此飞腾。除了顶下郊拚,小说还写到清法战争。当时法军封锁台湾,岛内坐困,唯黄阿禄嫂知道法国人不堪瘴气,久之必退,早先囤积货物,后果真如她所料,再次从历史巨变中抢得先机。黄阿禄嫂真的料事如神吗?「其实没有,她就是赌,也敢赌。我把台湾人当年渡黑水沟孤注一掷的赌徒性格浓缩在她身上。」尽管写得煞有其事,小说里黄阿禄嫂与史实的关系八成是虚构,因为关于她的史料真的太少。陈瑶华藉由仅存史料顺藤摸瓜写黄阿禄嫂发迹与商战,除了是发挥想象力,也是透过小说聚焦我们早已忘却的历史,「清代台湾的故事其实很多,也渗入我们的生活,却因太庞杂很难看清,需要把细部放大或聚焦才有感。」 ▲艋舺启天宫旧照。启天宫又名料馆妈祖庙,是黄阿禄嫂捐赠旧宅所建,也是如今她在当地最显著的事迹。图/艋舺启天宫官方网站传曾助刘铭传建铁路有意思的是,传言当年刘铭传建铁路的枕木是黄阿禄嫂提供的。史实载刘铭传因黄家万顺料馆提供铁路枕木有功,奏封黄阿禄官位,但对照年份,黄阿禄那时已去世多年,因此极可能真正事主是黄阿禄嫂。陈瑶华也在小说里虚构黄阿禄嫂谦不受功,要求追封先夫之事。当时地方仕绅都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反对兴建,可却有黄阿禄嫂助刘铭传盖铁路的传闻,或许真实的她确实有先见之明。小说里,黄阿禄嫂不但与刘铭传有过照面,更与著名的大稻埕实业家李春生几番交手。历史中无名的女人与历史载册的男人棋逢敌手,便是陈瑶华把黄阿禄嫂跟这些所谓历史名人的男性等量齐观的笔法。「李春生是黄阿禄嫂的对照,他们都有眼光有胆识也会做生意,一个鼎鼎大名,一个却少有人知。我相信黄阿禄嫂真的会羡慕李春生可以学外语、搭渡轮,看到更多更广的世界,因为尽管她非常厉害,终究无法像他一样。」《破浪》前三分之一写黄阿禄嫂在妓院打滚,帮助好姐妹赢得寻芳客的心;倌人与客人之间的情谊真真假假,谁先动了心,今日买谁单,都得计较分明,陈瑶华写来,倒也有《海上花》的滋味。中段黄阿禄嫂随好姐妹入黄家,最后却成为黄家小妾,小说因此有了宫斗乐趣。待黄阿禄嫂摆平了其他女人,才是她与男人博弈商战之时。陈瑶华坦承写的时候刚好在看《如懿转》、《延禧攻略》等宫斗剧,「看到觉得很烦,为什么她们的手段都只有假装怀孕?」因此,写《破浪》面临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既有套路中翻出新意。黄阿禄嫂也宫斗,却不俗套。 ▲李春生照。李春生是《破浪》里少数可与黄阿禄嫂匹敌者,两人几番过招,亦敌亦友。图/维基 写不愿被磨平的女人尽管陈瑶华不喜欢写女性感情,我还是要问她:《破浪》几无着墨黄阿禄嫂的感情,会不会觉得「放掉」了该写的东西?陈瑶华的回答倒也利落,「为何提到女性,就要写她们的感情?那只是她们生命中的一点。女人在世界上想要掌握的东西很多,不止是跟男人的关系。」陈瑶华的下一本小说灵感来自港星蓝洁瑛。蓝洁瑛也是有棱角的女性,却因此在演艺圈没好下场。陈瑶华着迷那些不愿被男性社会磨平反骨的女人,「即使写爱情,我想写的也是中年后不那么可口的爱情。」毕竟,她对《破浪》灵感来源《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评价是,「我想看商战,看女主角怎样赢得人生,但剧里都在谈恋爱,好像都是靠男人才成功。」《破浪》铭记那些曾破浪而出的女性,大概也来自不甘心。不甘女人被历史淹没,不甘自己看的剧最后歪掉。陈瑶华要问,洪流退去,她们都到哪去了,她们如何被记忆?《破浪》便是她贯彻意志的示范。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