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标配,还是选配?──海德薇评《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鏡文學

母爱是标配,还是选配?──海德薇评《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文|海德薇 2021-05-20


“我长大以后,绝不要像我妈一样!”不知多少人曾在心中呐喊,老实说,我也是其中一个。


并非我本人有什么可歌可泣可分享的惨痛受虐回忆,而是平心论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不愉快的童年经验,也许是调皮捣蛋挨揍,也许是成绩太差被责骂,甚或根本不明白错在哪里,就沦为大人的出气筒。这些难以忘怀的过往伴随我们长大,所谓童年创伤。然后我们暗自下定决心,将来绝对绝对要做一个和颜悦色、跟小孩讲道理的很棒的大人。




《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四弦 著


出版日期:2021/4/30



然而多年后,我们长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孕育出血脉传承,才发现母职之路坎坷颠簸,光是孕期就异常折腾,孕吐、水肿,抽血也抽了好几管,还得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担忧腹中胎儿体重不够,或是健康检测没能通过。生产则是徘徊鬼门关边缘的另一道关卡,虽说医疗技术比起从前进步许多,但我还是有个朋友,羊水栓塞,儿子的生辰与她的冥诞同日。无论千古传诵的歌谣,抑或俯拾即是的新闻,都将母爱视为女人的标准配备,母爱被定义为牺牲奉献的语词。


孩子呱呱落地,一辈子的缠斗才刚要开始。挤奶喂奶、换尿片、哄睡觉、挤奶喂奶、换尿片、哄睡觉……每三小时轮回一次,外人看来母爱充满的和谐画面,亲自体验却是化身为挂满赘肉的哺乳母体,一边排出恶露,一边分泌乳汁,那种身不由己,仿如行尸走肉。且这份天职不分平日假日,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难怪很多女人说,怀孕的时候希望赶快把孩子生下来,生出来以后又恨不得把孩子塞回去。


每个小孩出生都自带天生气质,遇到那种才满月就睡过夜,堪称来报恩的,母子还能相安无事;若碰上本书中描绘的难带磨娘精,夜夜啼哭,那可就煎熬了。长期睡眠不足造成的精神折磨,不是监狱里刑求犯人的招式吗?真的会令人身心崩溃。社会新闻不乏拖著稚子轻生的案例,《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中的年轻母亲,也深受产后忧郁之苦,且并发了思觉失调问题。


勉强度过学龄前期,接下来,还有无法沟通的半兽人时期,再隔几年,则进化为明明听得懂,却故意和你对著干的叛逆青少年时期……,身为母亲,必然都有被怒气冲昏了头的经验,有时我们望著那张神似自己的脸蛋,看到的不是纯真童颜,而是张牙舞爪、横眉竖目,耐性被磨损耗尽,心中爱意荡然无存,只想狠狠教训他一番,拨乱反正。等到失手打了小孩,才猛然惊觉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复制了上一代的体罚行为,并深陷自责悔恨。


我们不禁思索:女人,不是天生就拥有母爱吗?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同时也被剥夺了姓名,从某小姐,变成某某妈妈。兼具两种身分,既是母亲也是女儿,那么,为什么仍无法摆脱童年阴影,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好妈妈呢?难道暴虐的特质镶嵌在基因之中?


研究报告指出,心理专家表示,小婴儿的生理需求若没能立即被满足,则难以和照顾者形成安全的依附关系,当他们长大成人,会欠缺照顾他人的能力,且有较高机率以激烈手段争取伴侣注意,在为人父母后,也可能在孩子哭泣时没来由的焦虑和生气。




四弦是我的作家朋友中,最为冷静淡定的一个,她对于人性有著细腻深刻的观察,角色心境揣摩到位,是我心目中与世无争的佛系作家,犹如宇宙的旁观者。“母性,是女人违背了人性,是母亲舍弃了自己的欲望和恐惧,来爱一个除了自己以外的生命。”四弦以敏锐的觉察和犀利的笔锋写下《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直指华人在传统家庭观念的禁锢下,不敢碰触的议题,贴近社会现实,探讨母女关系的核心价值,并直言不讳:“母爱的极致不是牺牲与付出,是掠夺与控制。”


《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分为四部,讲述的其实是五个女人的故事,涉及范围很广,有性侵、约会强暴、未婚怀孕、同侪霸凌、重男轻女以及高风险家庭等问题,却又能在故事末尾梳拢重心,聚焦于母女关系。本作中有控制欲强烈宛如恐怖情人的母亲,也有痛恨孩子拖累自己的落跑母亲,杏芬、小雯、佳嘉、郁涵、芯妮,她们在困顿的母女关系中挣扎,读来精彩万分,作者四弦巧妙地以第一人称自叙,编织出峰回路转的剧情,由隐形的线串起主角们的悲剧人生,令人绞尽脑汁也猜不透,直到最后一章才真相大白。唏嘘的是,命运会被继承,故事中的角色们也难逃命定。


过往接触灵性疗愈,让我惊讶于童年创伤的普及。在我那个年代(我的年龄大概介于书中的小雯和杏芬之间),父母汲汲营营于赚钱养家,打骂教养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听闻朋友提及亲子关系,动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细数孩提时如何被各种不堪字句咒骂,如何被白眼和恶劣态度羞辱,如何被热辣辣的巴掌打去了信任和自尊。被遗弃、被忽略、被压迫,是许多朋友的共同感受。“我们是母亲的受害者,从一个受伤的孩子变成千疮百孔的大人。”四弦如是说,说得真对。


然而,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都在成为父母以后,才慢慢学习适应新的身分,练习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不是吗?我相信,所有成年人心中都住著一个孩子,我们面对并承认童年创伤,并不是为了怪罪父母,而是真诚面对、接纳自我,拥抱真实感受,找回更完整的自己,从而建立同理心,突破恶性循环。诚挚推荐四弦的新书《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四弦以这本著作提醒你我,正视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女人读来心有戚戚,男人也该一睹为快,希望这个故事能帮助更多人,透过后天学习,筑构理想的家庭关系。祝福各位。


本文作者

海德薇


“海德薇”的笔名取材自哈利波特的猫头鹰Hedwig,作者曾荣获时报小说赏、POPO华文小说大赏、两岸青年网路原创小说奖以及九歌现代少儿文学奖等奖项。出版有《山神》、《我的虎爷好朋友》、《消逝月河之歌》、《AURORA7光之继承者:希望之子》等八本实体小说与数本传记,其他短篇作品散见于《皇冠》、《印刻》等杂志。系列作《禁猎童话》更登上文化部IP改编推荐书单,受邀前往釜山电影节推广。


海德薇同时具有灵疗师资格,不挥洒魔杖时则摇笔杆。海德薇希望能成为魔法的信使,以故事为世界带来魔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