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薇谈新作《山神》——山会接住谦卑的人

海德薇谈新作《山神》——山会接住谦卑的人

攀爬聖母峰也死在那的馬洛里被問到為何要爬山,回答「因為山在那裡。」山是永恆的綠色波浪,牽引人們。有一批人則日復一日入山,目之所及是熟悉的草木。上山像拜訪老友,這便是巡山員的日常,「很多巡山員可能數十年到同一個地方看同一棵樹還在不在、好不好。」海德薇說。山神 海德薇 著出版日期:2020/7/31去年十月我訪問海德薇,當時她剛完成奇幻小說《我綁架了文昌哥》,正連載另一部奇幻作品《魔藥獵人》。為何熱衷讓想像飛躍的寫作?她回答,「因為不想用世故的眼光去看世界。」這一回,她寫巡山員故事《山神》,首度嘗試現實之作。本是世俗的題材,海德薇卻因實際隨巡山員走過一遭而有感,「接觸他們,讓我覺得自己好市儈。唯有在山裡,才能與自然合一,天為被,地是床,什麼都沒有卻很豐足。」▲海德薇過去多寫奇幻作品,這一次寫《山神》也融入她對奇幻的喜好,將之化為對山林自然的崇敬。海德薇說,唯有巡山員所處的環境能與山「合一」,令她嚮往。(圖/鏡文學)台灣首部巡山員職人小說《山神》是台灣首部以巡山員為主題的職人小說,敘述女主角「葉綠儀」巡山員父親因公殉職後,隨其腳步成為「森林護管人員」。當年父親忙於工作,家庭失和,葉綠儀也不諒解父親。踏上山林前,她想「台灣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騎車環島只需要一週。我不禁懷疑,父親為什麼花上了一輩子的時間,都還無法收工回家?」上山,本想追尋父親的身影。葉綠儀初因女性身分感受歧視,隨故事進展,歷經各式挫折與克難,從雲杉苗圃育種失敗到遇登山隊山難,再到面對山老鼠及森林大火,最終贏得所有同仁肯定。葉綠儀上山的姿態,也由追逐成為立定,證明一己價值,道出「身為巡山員的我,看似什麼都沒有,實則擁有了一切。」《山神》翔實寫巡山員大大小小,甚至冒險犯難的境遇,也是不哀怨不傷感的女性成長故事。小說最後,葉綠儀看待山的方式也有了不同,從征服到臣服,再到融入。因此,對巡山員來說,不止是因為山在那裡,而是山成為了他們的樣子。他們也在那裡。▲巡山員深山特遣時得隨地而睡,往往練就以地為床的本事。(圖/海德薇提供)入山田調帶給她經驗衝擊從幻想題材到現實之作,為何有如此大的轉變?原來海德薇的弟弟森林系畢業後,曾任巡山員一年。她聽弟弟轉述,才知道巡山工作這麼有趣,「我弟是我最初的訪問對象,問他各式奇奇怪怪的問題,比較懂了,才敢問其他專業人士。」之後因林務局友人引介,她得以到南投水里工作站田調。海德薇分別在水里待了三天,到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分站考察一天;白天隨人員踏查訪問,晚上整理筆記。接觸巡山員,帶給海德薇很多衝擊,她弟弟最先讓她感到不可思議,「我家住桃園,我弟一早要到南投面試,結果他前一天穿著西裝睡在南投的公園長椅上,隔天直接去面試。後來我問其他巡山員,他們都說這很正常,因為在山裡就是要隨地可睡。」海德薇笑說,相較之下,她像要睡獨立筒床墊的碗豆公主。「這些人跟我在都市遇到的,完全不一樣。田調時遇雨,我問下雨了怎麼辦?他們說這不是雨啊,接著繼續往前走。也有老巡山員,在山上來去自如,獲優良護管員時,上台北到善導寺站附近的林務局接受表揚,卻在捷運站迷路。」所以在山裡,遠離世俗,欲望降至最低,真的會變成不同的人。海德薇說,巡山員跟寫小說的人很像,「前方可能一無所有,最後可能一無所獲,只靠熱情支撐。」她問受訪者做巡山工作的動力是什麼,他們都回答「就是喜歡山。」「巡山跟寫小說一樣,都是築夢的過程。」海德薇說。話雖如此,還是有許多現實條件待克服。巡山員巡山更似浪漫,實則職務包山包海,不但得管理森林租地,負責與當地居民交涉,發現有人侵占國有林地,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處理。此外,還有步道維護、林政業務等工作,不時還會遇到上山救難,或搶救森林火災。巡視林班地,只是最基本的一環。▲問海德薇實際田調後,最出乎她意料的是什麼?她回答沒想到撲滅森林大火也是巡山員的工作。巡山員入山闢防火線,有時得睡在離火不遠處,發覺火勢燒近了,再起身拉遠睡墊。求快時,更索性用身子滾平草地闢防火線。森林大火,也是《山神》的重要橋段。(圖/海德薇提供)巡山,也不若登山閒情逸致。因為深山裡沒有路,巡山員白天要從森林裡找出比較好走的地形,然後開闢小徑通過;晚上則必須找近水源的地點紮營,隔天才有水喝。在山裡,一切得靠自己。女主角負責的第808林班,鄰近塔塔加,面積一百公頃,地形涵蓋高山深谷與溪流;最低點海拔五百公尺,至高點三千五百公尺。如此大的範圍,都由巡山員負責,可見其工作份量之重。至於小說以女巡山員為主角,海德薇表示,女性巡山員目前約占總體的十分之一,其實沒那麼少見。雖然體力可能比不上男性,一般人力氣大的能負重七八十公斤,女性成員則必須靠其他人分擔重量,但以巡山工作最困難的深山特遣來說,一趟要去四五天,所以重要的是團隊合作,能否跟他人相互分工、體諒才是重點。台灣巡山員除了所得與付出難成正比外,與家人聚少離多也是問題,「巡山員的另一伴得非常體諒,因為得駐守工作站,登記入山人員,他們都說『能回家是剛好撿到的』,很多人在父母病重時都無法回去。不過好消息是,巡山員薪水今年終於上調了。」海德薇彷彿自己調薪,興奮的說。但巡山工作仍面臨嚴峻考驗,年齡斷層就是其一。「目前巡山員(技術士與約僱護管員),技術士平均年齡53歲,約僱護管員平均年齡36歲,然而這工作非常需要經驗傳承,課本的知識無法直接落實在山上,要自己走過才知道。」小說就寫到女主角因腳踩乾草堆而摔空,因為草本或藤類植物過多的地方,看似有地可踏,其實無法光憑肉眼得知底下是什麼,必須倚靠步法,小心踩踏確認。▲遇崩塌地,巡山員更是克難,得用自己的腳走出一條不成路的路。(圖/海德薇提供)山反而讓人們更緊密連結正因山上險難不容分說,一旦遇上,都是危急時刻,小說便安排一位對女主角十分苛刻的角色「老劉」。海德薇說,「老劉不是壞人,只是用更嚴苛的眼光看女主角,懷疑這樣的新人會不會影響工作。」至於小說男主角「楊向陽」則扮演正面角色,引導女主角成長。兩人的愛情不慍不火,或許也唯有在密林才得以如此滋長,因為在山上他倆首先是夥伴,才是戀人。愛情建立在信任之後。「很奇妙,山裡空間距離遠,人與人之間反而更相近。有些巡山員還會固定去看山上獨居的老人,怕他們沒東西吃。在山裡,沒有人是孤獨的,會不自覺的與別人甚至自然連結。」因此,《山神》是一部溫柔的小說,懷抱謙卑入山的人,接住了在塵世茫然的女主角。也因為在山上,女主角與父親重疊了,成為已逝父親與母親和解的橋梁。海德薇說,這也是她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母親以前是老師,也是家族長媳,海德薇自小受權威式教育,不乏打罵,「以前總想我媽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直到開始寫作,才漸漸理解母親。寫完《山神》,海德薇說,「我們的童年都必然有缺憾,成長就是逐步讓缺憾癒合的過程,山加速了女主角的癒合。」此時,海德薇的臉龐彷彿與女主角葉綠儀疊合。海德薇對我描述,巡山員遇到崩塌地,要靠自己的腳步「走出」一條路。寫作也一樣,直到自己成為讓他人走過的橋梁。▲遇崩塌地,巡山員更是克難,得用自己的腳走出一條不成路的路。(圖/海德薇提供)

+ More
废青是生活,用小说记住香港的样子是志业——专访 《下流人》《失魂男女》 海笑

废青是生活,用小说记住香港的样子是志业——专访 《下流人》《失魂男女》 海笑

一个人的失败或许是不光彩的,但若同一整座城市失败则否。因为深爱过,奋斗过。可是一座城市怎会失败呢?用文学折迭一座城市的身世——从西西的《我城》到海笑写《下流人》《失魂男女》——便可看出端倪。海笑1986年生,离西西1974年写的《我城》也远了。时间与其上盘据的巨龙,让我城香港有了质变,同时诞生更多倾注这座城市以生命的作品。投身写小说前,海笑曾短暂任电影公司编剧,之后在杂志社当记者五年。笔名海笑就是那时来的,「因为是公司里年纪最小的,名字有个『海』字,便被昵称『海少』。」后来他改「少」字为「笑」。但为何笑?或许是看透了,可以用笑面对不成功。▲海笑自言生活过得很废,除了写小说,现在以接案拍片为生。(图/海笑提供)写不成功讴歌自由人《下流人》便是一部拥抱不成功的小说。小说写一对男女在台风天香港天文台挂起风球时相遇,不寻常的机缘注定了他们不安分的爱情。他们半夜溜进知名家具店,在那进食、做爱。两人分分合合,最后女方为了更远大的生活离开了男方。到底,这是一段在例外状态滋长的爱情,像李欧卡霍的《新桥恋人》,唯有在那围起整修,半是废墟半是工地的桥上,各有算计的男女才能看见彼此。爱情轰轰烈烈,却也说散就散,或者两者互为因果。小说最后,晋身上流的女主角自道:「我成功了。可是,我越来越不了解成功。」爱情事业都一无所获的男主角则自称「自由人」。海笑说,小说名「下流」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他们的阶级,无法往上,只得向下;一个是他们的爱情,有不堪,也未必纯洁,所以下流。尽管如此,也值得书写。因为海笑说,那其实是「很实际的爱情」。「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真正爱的人,就是看你会不会、能不能抓住。例如我跟太太在中学认识,拍拖几年分手,之后各过各的生活,也跟其他人交往,后来忘不了彼此,才又走在一起。」所以《下流人》主角是他自己吗?海笑说,他写小说喜欢把朋友的故事放进,男主角原型来自他朋友,「我的故事多是喝酒时听来的。」杯酒人生,光彩的与黯淡的,都在此现身。此外,写不成功的男女,也与他自小求学经验有关。「从小到大,我就抗拒香港的某些价值——其实不止香港,全世界都这样——父母要你好好读书,找份好工作,最好是金融业或律师。我问自己:『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过这样的人生?我是不是要过这样的人生?』不过小时候我没反抗,是读到中学,发现自己跟不上其他人。以前我只是平庸,中六(注:相当于台湾高三)才发觉自己可能被淘汰。」海笑开始逃学,常常称病躲在家或跑到电影院,也就在那时,他看了很多电影。有天,他看了《骄阳似我》(注:台译《心灵捕手》),觉得很震撼。电影说,「不完美才是好东西,能选择让谁进入我们的世界。」后来海笑向父母坦言不想上学,想学电影。父母答应了他,于是他研读电影课程。回首求学之路,海笑说,「我发现没有完成父母的期望,不跟着这座城市的价值走,也没关系。现在我可以跟爸妈说,我不是没能力,而是能力在其他地方。」海笑现从事自由业,接案拍片,同时写作。▲正在拍摄MV的海笑。(图/海笑提供)自言废青却也很踏实海笑自称「废青」。「没办法,我真的挺废,每天睡到十点十一点,下午写点东西,晚上就跑出去玩。」废青如他,也在文学里找到知音——太宰治。「读太宰治,我受到很大的冲击,原来文学可以这样写,可以这么无赖。影响我的,还有《麦田捕手》。」或许这正是海笑作品微微抵抗世界又丧志的原因。海笑坦承,以前香港文学、华语文学看得不多,直到读了刘以鬯《酒徒》,「他的作品让我知道要写香港人的生活,城市的面貌,写很实在,很生活的事。」写很实在很生活的事,便无可免的触碰2014年占中运动以来的香港现实。2014年,海笑还在杂志社工作,遇上抗争,不曾写长篇的他竟洋洋洒洒生出十万字小说,想象十年后的香港会是如何,「每天看到香港这样,我需要一个空间发泄自己的情绪。」为何用文字发泄?海笑说,他也不知道,但「写完挺舒服的」。来年,电影《十年》问世,同样想象香港十年之后。不过海笑说当时写的小说未曾发表,与电影完全无关,「有这样的巧合,我不意外,因为每个香港人都在思考未来。」面对剧变靠小说治愈未来一直来,2019年香港迎来更剧烈的抗争运动,海笑也参与其中。《失魂男女》便是一部写运动中男女相遇相爱的故事。男子有恐慌症,女子有忧郁症,所以「失魂」。然而,他们却在烽火连天的运动里不药而愈。香港在燃烧,他们的爱情亦是。《失魂男女》是大国崛起后的《倾城之恋》,只是这一回,不止男女主角换人,连让香港陷落的,也换了对象。《倾城之恋》里女主角「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然而《失魂男女》明白他们在做什么。小说里,有人问:「输了怎么办?」男主角说:「这或者就是上天给予这代香港人的意义。」女主角回答:「真可怜,上天一定很讨厌香港人。」面对剧变,也不无自嘲。其实海笑写完《下流人》后,「想写温柔一点的东西」,《失魂男女》本想写一对患有精神疾病的男女相爱,写到一半便遇到运动爆发,「我停笔了一个月,完全没心情写,后来我跟编辑说,想把小说时空换成当下。」这是他贯彻想写「很实在,很生活的事」,现世险阻,爱情若是。《失魂男女》人物原型也来自海笑的朋友,「他们都有情绪障碍,却加入翻天覆地的运动,情绪越来越差,仍相互扶持,帮助大家。这让我想,我应该让他们在运动中获得痊愈。」所以《失魂男女》不止是男女主角,也指其他投入这场运动的香港人,「大家状态都很差,但我想跟大家一起走下去,告诉人们不一定要去前线,要坚强的生活。我不知道香港会不会变好,但我希望我们都能过得更好。首先,就是不要放弃自己。」▲海笑跟朋友租有一块地方,叫「六楼后座」,「除了开派对,也会做实事,每年都会做小剧场。」此为海笑在演出后台照,戴橙色假发。(图/海笑提供)我城不再还有下半场未来一直来,威胁不是惘惘的,而是有文字的。采访当下,香港正要迎接一项未知的法律,而我打字的此刻,法律已诏告天下。当时我问海笑,还会继续写吗?他说2017年结婚生小孩后,便想写80、90年代的香港,让自己小孩知道香港曾有的样子。担不担心创作自由?「会,但我也不知道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什么,这就是最危险的。但如果真的害怕,就不写了,此刻我还会写下去。」1974年,西西写下一代香港人得以在文学中安身立命的《我城》。《我城》里,西西写道:「你的国籍呢?有人就问了,因为他们觉得很奇怪。你于是说,啊,啊,这个,这个,国籍吗。你把身分证明书看了又看,你原来是一个只有城籍的人。」近半世纪后,海笑《下流人》的男主角说:「我的故乡是香港。」他父亲则反问:「怎会?香港只是一个城市,你有你的故乡。」用文学折迭香港,竟有点讽刺,原来,「只有城籍的人」,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海笑喜欢运动,有两项运动特别启发他。他说跑步跟写作很像,都是一个人经历一段很远的路,只能靠意志力撑下去。另一个是足球,足球教他,「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未来还在来,所以还有下半场、下下半场要踢。▲我问海笑有无一张你最喜欢的香港地景照片?他寄来这张夏悫道照片,附注:「其实没有很喜欢夏悫道,只不过太多回忆,在这里睡过不知几多晚,也在这里面对催泪弹、橡胶子弹等攻击。这是小时候从来未想过要面对的事。」(图/海笑提供)

+ More
【下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下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续【上篇】: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416小说中几次出现晚年的蒋经国,写到他总有些令人不寒而栗,像武林绝学高手,不轻易出招,然出招必见血。不同于我们现在熟悉的「小蒋勤政爱民」,小说里的蒋经国形象──多听少说,城府极深──是您观察所得吗? 答:当年跑新闻时,许多财经官员私下闲聊时,都会讲述自己与蒋经国互动细节。有些大员,层级比较高,能与蒋经国单独谈话;有些中级主管,则是随着长官,向蒋经国简报业务,听取蒋经国指示。无论高阶或中阶,这些政府官员,对蒋经国都有详细描述。此外,蒋经国去世后,若干士林官邸侍从人员、文臣武将,在各自回忆录中,都会描述蒋经国。我曾给俞国华写回忆录,他长期跟在两位蒋总统身边办事,前后超过半世纪,他曾对我讲过极多两蒋事迹。这本书里,对于蒋经国描写,主要就是根据俞国华所言。《十信风暴》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小说有段调查局局长与主秘闲聊,认为「没有江南案,就不会有十信案。」且,十信案究责只追商不追官,牵连官员也多轻轻放下,甚且日后高升。十信案真是蒋经国为转移江南案之注意力吗?答:当时,整个台湾社会普遍相信这种说法,然而,谁也没有明确证据。譬如,当年行政院公布十信案行政责任调查报告之后,财政部金融司司长戴立宁受处分之余,就曾忿忿不平,对我明确表示,政府挑起十信案,就是为了移转媒体注意力,减轻江南案压力。当时,我在报社工作,许多记者同仁,也都这样说。这种说法当时普遍存在,许多人都持这种看法。然而,到底是否真是如此?其实并无信而可征证据。顶多只能说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臆测」。只因当年普遍存有这种臆测,因而,我也把这种说法,放进这部小说里。至于十信案只追商,不追官,牵连官员也轻轻放下,并且日后高升,这与当时政治环境、后来台湾经济发展这两个因素有关。先说政治因素,当时,蒋经国为糖尿病所苦,病情渐入膏肓,寿命只剩下两年半左右,生命火焰慢慢熄灭,已经没有血气与精力,去承受政局震荡。蒋经国年富力强时,曾有好几桩大案,或间接或直接与他有关系。譬如省主席吴国桢流亡美国、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被整下台、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长王正谊入狱。但十信案爆发时,蒋经国已体弱气衰,没力气再掀大案。因而,后来案情就没有往上发展。这里面,不单单是轻放行政官员,连带对涉案商场大号人物,也没追究。譬如,十信、国信同时出事,十信自老板蔡辰洲以下,包括十信、国泰塑料、国泰塑料关系企业,大量主管都被起诉,几十人收押,关进牢去。而国泰信托,却是清风明月,水波不兴,老板蔡辰男没吃官司,整个国泰信托、二十几家国泰信托关系企业,也没有员工吃官司。以现在眼光、标准来看,当年蒋经国政府处理十信、国信弊案,确实颇为宽容,可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再说台湾经济发展因素,十信案爆发后那大半年,真有世界末日之感,全案牵涉太多弊端,例如到底哪些党政军大员,私下把巨额资金,存入蔡辰洲国泰塑料公司账户,领取年利率二四%高额利息?蔡辰洲所掏弄那三十亿元资金,后来到底流向何方? 所以这些问题,在当时看来,都是天大事情,都须查得水落石出。然而,所有这些天大事情,后来全都不了了之。因为合作金库以「概括承受」方式,吃下十信之后,台湾撑过了第二次能源危机冲击,经济复苏,股票与房地产火箭一般,往上冲锋。如此,十信冒贷案那些低价抵押品,价值不断往上窜。还有,合作金库合并吞下十信,光是十信17家分社,以及总社,房地产增值就极为可观。如此一来,合库等于吃了大补丸,不但填补了之前亏损,甚至更多出获利。此外,十信案之后没多久,顶多两年时间,政府修法,废除空头支票刑责,如此一来,许多十信案受刑人都立刻释放出狱。贷款人头问题,后来报纸与杂志都未进一步报导,究竟后续情况如何,也查不到数据,似乎不了了之。十信事件爆发那一阵子,这些人头贷款户,四处陈情,到处抗议。后来,就未曾再出现陈情、抗议事件,显然,这问题也和平解决。▲1985年,蔡辰洲被控违反票据法,于台北地方法院开庭。(图/镜周刊数据画面)您选择以俞国华为主要视角,除了曾采访过他外,还有其他原因吗?您在小说里形容:「只有俞国华一个人,进了门里,与强人家人共处一户。」据您所知,俞国华对此有何描述? 答:《十信风暴》第一章关于七海官邸布置、陈设,以及蒋经国一言一行,都是俞国华亲口所言。俞国华父亲,与老蒋总统少年订交,追随老蒋总统,一起到广东,担任县长,后来殉职。因而,老蒋总统刻意培植老友后人,在俞国华幼年时期,老蒋总统就费心思,培植俞国华就学。俞国华这人,操守很好,胆子很小,做事忠心耿耿,没有丝毫野心。太多太多例证显示,蒋氏父子两代,对俞国华完全放心。俞国华去世至今20年,我时时想念着这人。我在《十信风暴》当中,对这人颇为着墨。我规画中的第三部小说,将对俞国华有更多描述。▲十信案时的王金平与刘松藩,两人都是蔡辰洲结交的立院「十三兄弟」派系成员。小说对此多有着墨。(图/镜周刊资料画面)里头立法院十三兄弟,您写王金平最多。当时您就近观察,就可见他未来必成气候,任立院龙头多年吗? 答:十信与国信爆发事件时,报纸、杂志上常出现王金平名字,显示他与蔡家兄弟,关系颇近。当时报纸与杂志,只要注销王金平金平新闻,都不是什么好事。比方说,这部小说里,有一段内容,说是《联合报》修理王金平,大标题为「王金平欠国信十亿,从未付利息」、小标题为「手续费未入账,恐有流入私人口袋之嫌」,就是真有其事,《联合报》真有这样标题与新闻。那时候,我对立法院了解不多,无法预见王金平后来发展。我只能说,我这部小说里,涉及王金平部分(以及指名道姓,涉及其他人部分),全部都有报纸与杂志书面证据。追述十信案,您觉得对当下台湾政治环境有何意义?我们可从十信案看见哪些政府或金融弊端的变与不变?答:十分巧合,关于这个问题,前司法院长赖英照在本书序言当中,就有精确答案。赖前院长在台湾法学界地位崇隆,我有幸请赖前院长替我写序。在赖前院长序言最后,他回顾过去,展望将来,针对35年前十信风暴,从法律观点,总结出两点结论︰第一,1991年政府开放商业银行大量设立之后,这三十年间,台湾的金融版图发生本质的变化。过去公营银行掌控金融业的局面已经完全翻转。当年民营银行出问题,由公营银行接管的模式,不再可用。如果大型金控不幸发生挤兑,公营银行固然无能为力,「金融重建基金」的财源也远远不足。届时政府面对的窘境,恐更甚于十信风暴,主事者必须未雨绸缪。第二,要金控不出问题,政府的监理当然重要,但业者坚持正派经营的自觉,毋宁更为关键。银行搞垮了,社会固然付出重大代价,但相关业者也难得善终。十信殷鉴未远,值得深思。

+ More
【上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上篇】王骏谈《十信风暴》── 动摇国本背后,是强人的最后一击

1985年,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简称「十信」)因五鬼搬运爆发弊端,十信主事者蔡辰洲与财政官员攻防,一时之间政坛震荡,更爆发挤兑潮,堪称台湾历史上风暴最烈的金融弊案。  十信案何以尾大不掉?解严前政府权力只手遮天,何以不到40岁的蔡辰洲却能板荡台湾政局?最后又是谁出手收拾? 《十信风暴》是王骏继《江湖无招》后第二本小说。当年案件爆发,他是在线记者,30多年后回首此事,以纪实之笔写就这本非虚构小说。此中有政治角力,也有金融诈术,是《纸牌屋》加《大空头》──只是以上皆有所本。 王骏人在加拿大,我笔访他写《十信风暴》的心路过程。王骏笔力强健,谈小说之余,不但解答我对他写作上的疑问,更重燃了那个年代的记者魂。 因篇幅稍长,访问拆为上下两篇,上篇王骏带我们重返当年现场,下篇论及政局秘辛与彼时行政院长俞国华,以及已届暮年的蒋经国。十信案,或许是强人如他,最终却也最无力的一次出手。《十信风暴》王骏 着出版日期:2020/7/3十信案发生时,您在哪家媒体任职?如今读者可能很难想象没有SNG车的年代,记者如何追新闻,可否描述追此案的过程? 答:民国七十四年春天,十信案爆发时我在工商时报,任外勤记者。刚入行没多久,正好赶上这档大事。当时,尚未解严,以报纸而言,不但家数有限,而且张数也受限制,只有三大张。每一大张,四个版,总计十二个版。 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新闻来源只有报纸,因而每家报社都指派专人每天「比报」,比较自家报纸与对手报纸。如此一来,记者压力极大。那时当记者,在报社内与同组记者竞争;在报社外,与同一条路线上其他所有报社记者竞争。此外,每个外勤记者都配有「呼叫器」,又称「电子拴狗炼」,二十四小时开机,不得关机。不定什么时候,呼叫器就哔哔作响,扰人作息。那个时代没有网络,加上政府管制,舆情较单纯,不像现在百家齐鸣。两相比较,那个年代媒体与受众之间,信息权力不对等,媒体无法充分反映民意;但另一方面,社会气氛远比现在祥和,新闻事件当事人免于「全民公审」压力。当时跑十信风暴新闻,基本上报社或电视台追新闻过程与现在差不多。尽管科技不同,工具有异,但基本心法、手段,还是一致。日报记者都是晚上上班,深夜下班,次日上午休息,中午出门跑新闻,晚上回报社写稿。不过,十信风暴期间,经常上午有大事,因而,外勤记者颇为辛苦,一大早就出门,在外头奔波一天,晚上回报社写稿,闹到深夜才下班。▲1986年,王骏与时任财政部长钱纯。十信案当时,蔡辰洲动员「十三兄弟」帮立委赴时为央行副总裁的钱纯住宅,要求央行暂停对十信检查,遭钱纯严峻拒绝。(图/王骏提供,镜文学版权所有,请勿任意转载)写此书的资料搜集花费多久,多取自何处?答:撰写这部小说使用大量数据,尤其书中人物绝大多数以真名登场,因而所写内容必须有所本,有根据有证据。写书之前,我搜集了大量资料。这些资料有两大类,一类是自己早年收藏,第二类则是去图书馆搜罗所获。我当记者以后,就习惯保留数据。每天下午跑新闻,傍晚回报社,吃过晚饭之后,开始写稿。每天写稿前,必然把前一天晚上所写,当天见报新闻、特稿,拿剪刀剪下来,贴在稿纸上,带回家去,妥善保存。二十多年间,在报上所写新闻、特稿、专栏、社论,全都留了下来。除了报纸剪报之外,我在杂志所写「外稿」,也都剪下,妥善保存。还有,就是当年访谈数据。譬如俞国华谈十信始末;又譬如,陆润康谈十信始末,以及他自己日后遭遇。这些内容,都放进这部小说里。访谈资料之外,我手边还保存若干第一手文件,像是行政院十信案行政责任调查报告、监察院十信案行政责任调查报告。这部小说里在多处地方,对徐立德财政部长任内十信违规放款坐大情况,有精确描述。所有这些描述,全文引自当年行政院、监察院调查报告,在自有资料之外,为了写这本小说,我在2019年三月间,费时一个月,几乎每周六天,天天下午走访中山南路国家图书馆。那儿有当年报纸数字档案、有杂志数字档案、杂志实体档案。从国家图书馆,获致大量书面资料,据以撰写这部小说。小说里,凡是对真名实体人物,所做明确描写,都有书面根据。因此,这整本小说,最高撰写原则,就是「有多少报纸、杂志书面数据,写多少臧否内容」。自2019年四月中旬开始动手撰写,至八月间写毕全书,凡20万字,费时约75天。▲1987年,王骏于中国新闻学会与工商杂志所办之讨论会。(图/王骏提供,镜文学版权所有,请勿任意转载)用小说回首35年前的事件,有何不同的观点或当时未察觉的角度吗?答:当年,我主跑财政部。十信风暴新闻范畴,大致可分为「灾难核心」、「救援团队」、「财金当局」、「司法机构」四大部门。灾难核心,是指十信与国信,以及这两家金融机构所有附带关系企业;救援团队,指的是进驻代管十信的合作金库,以及进驻代管国信的银行团。当时,我是财政记者。主跑财政部。整个十信、国信事件财政部几年间处置过程,极为熟稔。对其他相关领域,我常与同事谈论案情,也略知梗概,但也仅只是梗概,不能窥其全貌。事隔35年,许多细节早就遗忘,因而,撰写这部小说,等于重新坠入时光隧道,重拾当年记忆。为此,我花费颇多时间,泡在国家图书馆,翻查当年报纸新闻、杂志内幕报导。经过彻底翻查,对当年十信、国信风暴,有更全面了解,无论观点或角度,都比当年要宽广。当年只深切了解财政部作为,如今,则是所有领域,都撷取详尽数据。当然,这也涉及个人成长。当年才20多岁,成熟度毕竟有限,眼界与见识都比较狭窄。35年后,重新再看十信案,当然有更深一层了解。既然有更深层了解,通过小说笔法,较之报导描述,有何不同?答:我当外勤记者那十几年,正好碰上台湾经济起飞年代,新闻业也蓬勃发展,雨后春笋一般,冒出许多杂志。当时,我持续给多家杂志撰稿。写杂志稿件,与写报社新闻、特稿,完全是两码事。在报社写新闻、写特稿,得遵守一定格式,言论尺度也较狭窄,尤其,用字遣辞不能随心所欲。给杂志写稿,称为「写外稿」,可以赚稿费外快。那种杂志外稿,讲究抖露内幕,套一句现在新名词,那叫「爆料」,尺度宽阔,用字遣辞飞天遁地,随心所欲。我写了将近20年「外稿」,早就锻炼出写稿本事,对于新闻事件,只要知道了内情,可以不加思索,心无悬念,一挥而就。写这本《十信风暴》,形式虽是小说,骨子里,就如同我当年给《财讯》、《新新闻》、《商业周刊》写外稿。那种外稿,对于一桩新闻事件,要把人、事、时、物、地,交代干净,描绘清楚。这样,稿子才引人入胜,杂志社乐于采用,才能赚得到稿费。这次写《十信风暴》小说,基本上,与当年给各家杂志社写「外稿」,并无二致。我当年写「外稿」,有场景描写,有人物表情,有故事经纬,有前因后果,原本就丰富立体,有层次感,只要一看,就引人入胜,会一直读下去。35年后,我写《十信风暴》,只是稍微转变「外稿」形态,加入了对话,如此而已。我注意到小说小节皆以地点为名,或官邸或政府单位或私人俱乐部,这是刻意安排的吗? 答:这纯粹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十信风暴》是我第二部小说,之前,我第一部小说,是一部武侠小说,名为《江湖无招》。我写《江湖无招》,是且战且走,事前并未勾勒故事大纲,而是现编现想,想出故事梗概,然后去搜集资料,接着动手撰写。写了万把字,素材耗尽,然后,再重头来过,重新勾勒故事大纲。写《十信风暴》,略有不同,但心法还是一样。这一次,我先把所有资料搜集齐全,接着仔细精读所有数据,充分消化之后,依照时间先后顺序,动手敲打键盘,开始撰稿。然而,我事前虽已搜集全部、完整资料,也仔细精读、消化,但撰稿时,并无完整故事大纲,而是看多少数据,写多少内容。既然是依照时间轴撰写小说,一开始当然要写十信事件爆发源头。我曾给俞国华写过回忆录,他曾讲过十信内幕,但当时不许我写,不准放进他回忆录。十信事件爆发时,俞国华是行政院长,当然清楚整个过程,他老先生已经去世将近20年,当年他所说内幕,可以出土见光。因而,我就以俞国华当年所说内幕,为这部小说第一章。故事背景,在七海官邸,因而,第一章就以「七海官邸」为名。写完第一章,写第二章时,就不假思索,照着第一章模式,拿「展抱山庄」当名称。如此这般,依序往下,每一章章名,就都是地点。当然,我这样安排,有个前提:必须对民国74年间,整个台北市模样,要有清晰记忆。这一方面,我占优势,我生性恋旧,对自己青春少年时期往事,铭刻于心,永恒不忘。因而,写这部小说时,里面场景就是民国74年景况。▲南京东路上的宝通大楼,民国74年事件爆发时是十信总部。现为合库银行。 图/镜文学提供所以可说是您在脑海中重建了30多年前的台北?答:例如第一章开始未久,俞国华座车离开行政院,走中山北路,前往大直总统官邸。小说里,他座车从忠孝东路口右转,上了「复兴桥」。当年,台北市铁路没有地下化,铁道把台北市切割成南、北两大部分,也因而,当年台北市诸多南北向大马路,都兴建了天桥或地下道,以穿越铁道。忠孝东路越过铁道时,那桥梁就叫「复兴桥」。现在,复兴桥早拆了,成了中山北路一段前端起始那一部份。比方说,我写来来饭店景致,就说这饭店斜对面,是行政院新闻局旧大楼。那新闻局旧楼,当时就在忠孝东路旁,后来拆了,现在是行政院大楼前面广场。还有,我写财政部,说是只有一幢大楼,后头有空地,已决定兴建第二幢大楼,将来两楼相连,并做一处。当年财政部这新旧两幢大楼,现在都已废弃,财政部都搬家了。我写《中国时报》,也是说,只有一幢老楼,后头广大停车场,要兴建新楼。不但固定景致如此,我还在小说里,添加大量民国74年十信案爆发时,同时期诸多时代元素。这些,都是我脑海里所残留,当年跑十信风暴新闻时,同一时期相关影像。凡此种种,都是回忆与恋旧。或许,一开始的确无意间,以「七海官邸」为章名,但细细回想,其实这也是一种内心深处思惟反射,投射出自己怀旧心态。这样看来,以政府机构、建筑、餐厅、特定地点,为章节名称,也并非全然巧合。【下篇】:https://www.mirrorfiction.com/news/417/

+ More
山与海的深度依旧,原乡就还在那里——专访Nakao Eki Pacidal

山与海的深度依旧,原乡就还在那里——专访Nakao Eki Pacidal

Nakao Eki Pacidal 人在荷兰。疫情当前,人间艰巨,我们透过Telegram联系,Nakao谈创作,像遥远的召唤,召唤她笔下的山风海雨,以及这座岛屿的另一种可能性。原住民身分曾让她自我怀疑Nakao是花莲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现年四十五岁。虽然她的小说常以部落为场景,然而在台北出生后,除了在花莲念小学外,直到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前都在台北。在都市成长,会不会感到格格不入?她说投票时最有感,因为原住民要投山地或平地原住民立委,而投票箱前往往只有她一人。这话谈得轻松,成长过程中还是不免被异样看待,「我小学经常被同学笑,有次哭回家,爸妈说不要理他们就好,两三次后也就习惯了。第一次真正感受自己跟别人不同,是高三考大学时以原住民身分加分。后来回想,当时(1992年)考大学压力之大,难免有同学对此感到『不舒服』。」原住民考试加分听起来像身分带来的红利,然而Nakao说所有曾动用这加分权益的原住民心里都有阴影,会怀疑是不是没有加分自己就没资格上大学。「因为国家没有给我们及非原住民正确认知这权益是从哪里来的,以及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整个群体。即使我在大学、职场都受肯定,可是直到我在美国取得硕士学位,才觉得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尽管从来没有人质疑我。」「无可避免,我们在看别人时总是去脉络。」或许这正是她台大法律系毕业后,横跨不同领域,从科学史到欧洲史、史学方法的原因。同时,她自言对纯知识非常有兴趣,创作也不限于原住民元素,奇幻穿越、历史宫廷,甚至BL,都在她点化之下成为小说长河的金沙。▲2014年,Nakao Eki Pacidal 参与原运,在路边进行阿美族语教学。摄影/Savungaz Valincinan藉小说展示不同的文化框架2009年,Nakao赴荷兰念历史博士,2017年定居当地。2014年,她出版「台湾原住民族当代传说第一部曲」《绝岛之咒》,藉一桩原住民研究生离奇死亡,带出赛夏族矮人诅咒之谜,以及环绕这座岛屿,如月牵引潮汐,影响主角的各式咒念。最终,主角们合力投身创作,想透过文字解除宿命般的咒力。一如夏宇的诗,「只有咒语可以解除咒语/只有秘密可以交换秘密/只有谜可以到达另一个谜」。图腾与禁忌,在Nakao笔下不是迷信,而是观看世界的不同框架。《绝岛之咒》有十万多字,Nakao却在一个月内写完。她说当时内心浮现不得不写的念头,「《绝岛之咒》其实是我博士论文的小说版,谈传统流失后,文化怎样延续?文化如果是理解自己和他者的钥匙,钥匙不见了,我们要怎么打开锁?」「这其实关乎你怎样认知世界。在现今科学体系下,每个人都是孤立的,其上没有神灵或信仰,当人类觉得万物都可以掌控,就会无限扩大,沦为贪婪。所以科学也是一种迷信,仅是理解世界的框架之一,不是绝对。」《绝岛之咒》表面上讲咒力,其实呈现了文化渗入肌理,牵引主角命运,「这样透过小说传达世界观,也符合原住民的史观。原住民不会讲大道理,只会坐下来跟你说故事,让你自己摸索。因为道理过了两三代就会被遗忘,可是故事可以一代代口传下去。」Nakao说演讲时若谈到祭典、禁忌等内容,开始前往往要酌酒点烟「告知一下」祖先。有几次忘记她「祭祖」,结果讲到一半不是屏幕黑掉,就是麦克风没声音。在外人看来或许是迷信,但一如她对科学的说法——世界是复数的,存有很多观看的方式。有时,我们只需静静领受。小说来自博论,Nakao坦言《绝岛之咒》是累积十多年思考而成,写完后一度以为自己要再等十年才能写出下一本。岂料之后她笔力雄健,陆续写了好几部长篇:《一个没听说过的燕云旧梦》以今昔对比,谈相声没落;《巡台御史六十七与来自远方的科学家》借穿越形式解答历史谜团;《天为谁春》在虚实之间写纳兰性德生于权贵却长于词人的哀乐;《掌上珊瑚》以怀抱演艺圈梦想男子遇上满族少女为主轴,谈文化认同与被入侵;《维也纳之春》则是原住民追寻自我,远赴欧洲成为音乐家,摆荡在不同文化之间。对此,她说这跟2017年开始与镜文学合作有关。「以前我是冲动型的人,做一件事要全部投入,结果就是整个人挂掉。写《绝岛之咒》时,白天写博论,晚上写小说,写完好几天下不了床。2017年我开始培养规律,写作如果没办法写满字数,那就写满时数。也因为以前不规律,现在遵循规律,对我来说反而很有趣。」 ▲参与原住民族路边论坛。摄影/罗永清新小说思辨正义的彷徨时刻新作《没有蝉鸣的森林》以一场利落的暗杀起头,结合政治议题与成长故事,是原住民版的恋爱加革命叙事;叙述原运团体因土地议题组织恐怖攻击,岛上政客成为目标,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主角泰雅族人「徘徊」是小报记者,被指派追查两名亲中商业大亨及政界人物谋杀案,正当舆论将矛头指向独派人士之际,却在凶案现场发现以阿美族语写的密码,同时他过往心仪同学「歌乐」出车祸。徘徊开始怀疑,岛上无声的杀戮与他大学时期的原住民同学有关。本该歌颂的青春,在死亡的阴影下成为遥远的余音,革命也终归幻灭。《没有蝉鸣的森林》探问何者才是正义?追求正义而行不义之事,又该如何自处?Nakao说,这类基进声音确实存在原运里,尤其是涉及土地正义或祭典时,「因为祭典是最不能妥协的东西,土地则是失去后就拿不回来了。」1997年大学毕业后她担任国会助理,在前辈提携下踏入原运,到今天已超过二十年,坦言「很多内伤」,「主流外界给我们压力,部落对我们则有期待。一旦离开部落再回来,部落人们看你的眼光就会不同。问题是,你不是每次都能符合他们的期待。在外你要冲撞,在内又要『学习』、『受教』,很消耗。」创作原住民文学,可以响应他们的期待吗?「我只能实践,不能掌握结果。现在我理解如果要投身运动,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别人的反应可能不如你期望,所以最好不要抱期待。同时学会把时间拉长来看,对自己好过一点。」因此,她现在看待小说「有作者的思想,可以提供另一个理解世界的框架,当然最好。不过我更多作品出现原住民时,往往是小小的配角。我想让原住民变成很寻常的背景,因为现实中你遇到的原住民就是一般路人,是很自自然然的,就像同性恋也是。唯有被歧视过的人,才会珍视自自然然这件事。让焦点下的角色身分复归平淡,成为读者的日常,是我身为创作者可以做到的小小的事。」现在她写小说如做运动,「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做小小的贡献,累积二十年就会很可观。」若说《绝岛之咒》是试图用不同的文化框架展示台湾,《没有蝉鸣的森林》则是原汉两个不同文化框架的正面冲突。蔡政府上台时,小英曾以总统身分为百年来原住民受汉人歧视压迫道歉,然而传统领域问题仍未解。政府推动转型正义,却不包括原住民,也让Nakao错愕,「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身边很多汉人朋友在政界跟社运界,却没有发声,连表示遗憾都没有。那时我意识到,或许总有一天,我跟汉人朋友会站在对立面。」▲Nakao Eki Pacidal 摄于欧洲友人家。身处欧洲助她思考原汉关系此外,身在欧洲也让Nakao思考文化冲突,对位原汉关系。「欧洲最大问题是恐怖主义,我跟欧洲人聊天说,当有别于欧洲文化的东西跑到你们眼前,你们就觉得『无法理解』,归咎于文化冲突。然而明明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我们如何理解西方。所以重点其实是『单向性』,归根究底便是懒得理解他者。就像原住民哪个不是在汉人主流社会长大,一生都在努力贴近主流,汉人却无法反过来理解原住民。」因此,当森林没有了蝉鸣,「暴力,是最后也最大声的语言。」尽管如此,小说最后,Nakao仍以极温柔的语言接住了里头人物的殒落:「重峦迭嶂的雪山山脉就像呼应大洋一般,也有一半隐身在浅蓝灰色厚重的云里。又是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春日午后,但这岛屿的不论山巅海滨还是城市里,都有人为岛屿的无知无言付出了能够付出的最大代价。」在所有物是人非里,唯有山与海依旧,以同样的心。访问里,Nakao常说自己老了,心态变了。现在她放弃完美主义,「以前从事原运会受伤,就是因为原运的核心概念是正义。政治运动要折冲衡量,正义却是无法妥协的。」或许,《没有蝉鸣的森林》她最后想接住的,也包括曾经的自己。后记:名字,还有过去可言吗?《绝岛之咒》曾提到:「名字,还有过去可言吗?」小说里,名字也是咒的一部分。她的名字也有段来历,她2007年登记族名和族别,然而现行法律不允许使用没有汉字的名字,所以她不愿用汉字写族名,因此并没有改掉汉名,而尽量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族名。不过因为她多数时间在国外,且护照上使用的是族名,所以形成很诡异的情况——她在台湾以外的所有地方都可以不用汉字来写族名。我问她这名字有何涵义(其实我很怕这问题给她一种「汉人设想原住民名总带有草木鸟兽意义」的猎奇感)?Nakao为我解答,「这名字本身倒没有意思,就只是名字。Nakaw是阿美族常见的名字,在很多老部落都有Nakaw作为母亲(祖先)的传说,在太巴塱也是。歌谣里也有提到Nakaw是太巴塱的三个母亲之一,奇美部落也有类似的祖源歌谣,不过,Nakaw是标准的阿美语写法,我的名字写成Nakao,是因为家里比较日化,采用日语拼法。」所以,名字真的有过去,也需要争取,才能真正属于自己。

+ More
成英姝谈新小说—因为死亡很近,所以要《再放浪一点》

成英姝谈新小说—因为死亡很近,所以要《再放浪一点》

如果写作是作者用笔努力抓住世界,生命的吉光片羽——童年尝过的玛德莲,女人在台灯下如米色蛾翅的睫毛,那场落在全都柏林与死者身上的雪。成英姝写《再放浪一点》,却开始「放掉」了。「以前写作于我是那里有好美的极光,我也想让你瞧瞧,现在我会想你没看见,关我什么事?」一身长版宽T恤,扎起黄褐色头发的成英姝说。我想写活得理直气壮的女性是退化吗?毋宁是更自在的境界。只是这自在求不得,而是哀乐中年后的自救之道。成英姝1994年出版《公主彻夜未眠》,在荒谬见人生的悲哀真章,1998年《好女孩不做》写乖顺背后的冷酷异境,2000年写推理小说《无伴奏安魂曲》却也反推理,杀戮变得虚无,寂寞才是酿罪。凡此种种与以降之作,都带有手术刀般的锐利直取。这一回她写《再放浪一点》,三个不同年纪身处娱乐圈的女性故事,有编剧、新兴演员、过气演员,都在娱乐圈外围,努力靠近核心。有人成功了,有人放手,有人死了。听起来一点都不逐梦励志,成英姝说,「为何人们都想变得越多人知道越好,觉得这就是成功?我只是想写有生命力的女人,她们活着,且活得理直气壮。」所以失败不是失败,是你活过的未境之路。好女孩不做也没关系,风风火火一回就够。这也是成英姝的人生哲学,「现在写东西我自问:『我想证明什么?』或许是写的片刻我有没有努力做到活着的感觉,角色活着我就活着。所以写小说我注重畅快感,甚至不觉得小说是虚构的。」我们习惯看到青春正盛的男女主角在三幕剧结构中受挫、成长,但《再放浪一点》反过来聚焦若有所失的中年后女性——「现在」好像没有不好,然而再往前, 会触底还是升华?人生最难,便是难在不知该向前还是原地解散。没有一番成就,没有婚姻倚靠,女性该何去何从?成英姝敏锐捕捉这些感觉人生有点不对劲的女性,浮沉在自我与外物之间的险象。▲成英姝很早便因小说《公主彻夜未眠》闻名,被冠以天才作家、黑色幽默女王等名号。写作多年,她说写小说的过程就像在小说里活一遭,上一本《寂光与烈焰》写了五年,「简直像在里面住了一辈子。」《再放浪一点》虽仅花半年写完,但背后是她近年对人生的想法转折。(图/镜文学)不证明你自己,你就不存在《再放浪一点》三位主角中,「爱莫」是编剧,创造角色;她的室友「由果」是小演员,诠释角色;爱莫的雇主——过气女明星「巩丽莲」——则希望重新获得角色。换上面具,扮演「角色」在小说里变成一种渴望,驱使她们向前。成英姝说,「如果你不证明自己的存在,你就不存在。所以我的角色都是很自我中心的人。」除了自我中心,她笔下角色也几乎是不传统的女性,公主可以彻夜未眠,女流之辈似魔术也像奇花,「有时我也觉得奇怪,为何我笔下人物都无法好好谈恋爱,结婚生子,当一个合格的妻子或母亲,总是对抗传统价值观。但我不是故意的,因为我就是没有这样的经验,也无法想象跟别人建立家庭。」成英姝善写兼具刁钻与美的女人,所以《再放浪一点》同样有不甘平淡的女性,「我没有刻意展现某种价值观,对我来说那是很自然的,因为我就是写不出别种样子。」没有别种样子,就是成英姝。她说,「作家找寻自己的语言,是为了什么?为了美学?不是,是找出你自己的角度。找出原来这就是『我』。你怎么写就是你怎么活。」采访到一半,成英姝点的拿铁来了,便说好漂亮要拍张照。于是她开始选角度,摆姿势,谈摄影。「拍东西也让我感到视角的重要,每个人看事物都是跟别人完全不同的角度。所以摄影对我来说就是展现『我怎么看』。拍食物很寻常,可是一桌的人每个人都拍得不一样。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每个时刻你用自己的视角看每个东西,串连起来,就这样过了一生。」小说写二十、三十、五十的女性,有的敢冲敢撞,有的裹足不前,还有铅华洗尽,却重新照见自我的,都是成英姝怎么活的证明,「常有人问我某角色是不是我的写照,其实整本书都是我,都是我站在她们的视角想出的,都是我的一部分。」因此,《再放浪一点》带着成英姝专属的洒脱。纵使写娱乐圈,《再放浪一点》不纸醉金迷,而是透过女性在这由男性凝视建构的场域衬托其虚伪。小说几位女主角最放飞自我的时刻,则让人想起珍・芳达演的《同妻俱乐部》,笑闹间,人生熙熙攘攘、兵马倥偬都可以是姐妹的下午茶时光。▲拿铁上桌,成英姝乔角度拍照。她兴趣广泛,从摄影到灵修甚至赛车,自言一直以来都对次文化潮流很有兴趣,「因为次文化潮流是生命力的展现,有最多最新鲜的热情。」(图/镜文学)死亡在前,你要留下什么?《再放浪一点》其中一条主线是巩丽莲请爱莫为她量身打造剧本,因为可能命不久矣。生命花火最终,谁都想再亮一回。因此,小说无可免的触碰死亡议题,但读者可能会跟着笑。现实中,成英姝接连遭遇亲友过世,一开始是养了多年的狗,隔一个月后她父亲过世,两年后她妹妹在她出国时动手术,两个星期后也走了。最近她又送走交往二十年的男友。疫情期间,时不时传来她对岸朋友突如其来失去身边亲人,「生命竟就是如此轻易无声无息灰飞烟灭。」「现在我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会走。时时刻刻我都在想,人生说走就走,我留下了什么?每天都在找答案,但找不到。」死亡已被预知,成英姝说那就活在当下吧,「但我发现活在当下不是把握什么,而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这些都不想。我的过去与现在无关,而我的当下也不影响我的未来,因为我连明天有没有都不知道。」话虽如此,成英姝说死前还是有一定要做的事:删掉计算机里的草稿跟未完成作品。作品不重要了吗?成英姝说,「没了就没了吧。」好像中年以后人生就是不断的救死扶伤,直到自己成为最后一个。听起来中年后就是一路下坡,但成英姝用喜剧面向死亡,她说写《再放浪一点》写到她自己都会笑。▲她第一个刺青是十年前刺的。本来不知道刺啥,但有一天想开,就果断去刺了。会不会后悔刺青图案?成英姝说,「会啊,人生就是一定会后悔,但谁在乎呢?人生不就这样吗?想法一定会改变。人生如果没有改变,多可怕?」(图/镜文学)努力在现世与虚拟获得补偿《再放浪一点》最浪最好笑的是女人间的唇枪舌战。成英姝爱写对话,尤其是麻利的对话,「我喜欢表达人,要强调一个人的个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透过她的语言。」同时她爱讲话,小学没什么朋友,上课却总是跟坐旁边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见地,「那人甚至不是我朋友,我只是想说话。」以前跟作家友人动辄在咖啡馆聊七八个小时也不会累。听起来成英姝很需要热闹,可是她又享受绝对的自由与孤独,想到再谈恋爱,心中会牵绊他人,就让她打退堂鼓,「所以一个人过活就好。」看似潇洒,连作品都不在乎,但成英姝还是有生活之必须——宝可梦。难道不写作时都在抓宝吗?成英姝说,「写作和抓宝并不冲突。事实上,游戏跟人生一样是虚拟的,虚拟的程度没有不同。」然而,成英姝其实有段时间没玩,重新迷上宝可梦是在她男友丧礼上,遇见二十多年来几乎没联络的男友姐姐。等火化时,成英姝发现他姐姐在抓宝,于是也跟着抓。对方还教她新出的团体战要怎么打。听起来像卡缪《异乡人》里的情节,只是没有人被抓去审判。女主角爱莫在里头说:「我认为戏剧的诞生,来自一种补偿作用,对现实、真实生活的补偿。」成英姝说写小说也是这样,「我觉得这是我可以一直写下去的原因。」所以现世里有很多遗恨吗?要用小说给自己一个交代。就像她手臂上的刺青,也是给自己的交代——当初是为了证明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有你没有才刺的,「现在我发现其实我跟别人本来就不一样啊。」「不过至少死在哪里时,别人马上就知道是我的尸体。」成英姝摸着手腕上象征灵性的蛇图腾说。也似抚起发痒的伤口。《再放浪一点》新书上市博客来:https://reurl.cc/MvLbXp诚品:https://reurl.cc/ZOqrXW金石堂:https://reurl.cc/4Rv4QD读册:https://reurl.cc/NjLpqk

+ More
妈妈坏掉了,因为她不是她自己──四弦谈《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妈妈坏掉了,因为她不是她自己──四弦谈《抱歉,我讨厌我的孩子》

四絃從事醫療業,採訪時全程戴口罩,因為「工作感染風險高,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沒見著眼前與我對談人的臉,使我想起小說本身。小說讓我們接收作者——未曾謀面之人——的私語心事,以及不堪或光輝的種種。這趟瘟疫時期的採訪,像是誤入了某小說場景,尤其四絃談《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一本因人生在某個節點上斷裂而生的作品。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四絃著神格化母親其實很可怕四絃三十多歲,2012年左右開始創作,作品以BL、都會愛情為主。筆名出自〈琵琶行〉的「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當初只是為了參加徵文,隨便取的。」轉換之作《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結合犯罪與女性題材,收錄〈授乳〉、〈女孩與陰道〉、〈高塔上的公主〉三部中短篇,看似獨立又可合而觀之,共通的主題在小說前的引用的安徒生童話〈母親的故事〉便可看出端倪: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自己的孩子,不是嗎?難道不是嗎?四絃說,「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為什麼我們總說為母則強,母親像月亮,彷彿母愛是自然而然的,卻很少談到父親。反之,大家很容易譴責母親,搬出血濃於水那一套,我覺得都是放屁。」於是,四絃在〈授乳〉寫被小孩與婆家逼瘋的女子——辛苦持家,因為只生下女兒,始終被婆婆嫌棄。這時,小嬸卻生下一名男嬰。女子開始發現她在這個家像外人,連乳水都不是自己的;「授乳」變成了「受辱」。〈女孩與陰道〉寫在班上邊緣的胖女孩偶然發現女神級同學的性事祕密,初經人事的她看見女神跟男友性交,面對性同樣不安、逼仄,竟感到一絲安慰。「同樣受難的陰道」讓女魯蛇與女神平起平坐。小說最終,女神墜地蒙塵。女神同學戀愛失敗,遇「性」不淑,還叫作「林郁涵」。我問四絃,可是有影射?她先是否認,後又說「或許是無意間寫了進來。」最末篇〈高塔上的公主〉寫病態的母女關係,有如電影《鋼琴教師》。讀到此,讀者才會發現《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其實是一個循環——不想成為母親的母親生下不被祝福的女兒,女兒重蹈母親覆轍。寫這麼悲?會不會強化了這個結構牢不可破的印象?「裡頭還是有人找到出路。」四絃說。「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也不能說是告訴,這太自以為是。我想說的是,不要神格化母親。她們是普通人,對她們抱持超乎人性的期待太變態。所以,不要用母親這角色綁架女人。」儘管如此,四絃其實沒生過小孩,也沒結過婚。媽媽是最好的觀察對象小說裡,四絃營造最恐怖的情節是女主角懷孕,因為那是不被祝福的生命,是會讓母體自我厭惡的生命。會不會想生小孩?「懷孕是身為女人非常大的自我放棄,我光想像就覺得很可怕。我身邊的女性都因小孩犧牲了人生,我常想這對一個人、一個女人的價值是什麼?每次有人用慈愛的臉孔對我說:『你不覺得生命的傳遞延續很神奇嗎?』我心底都想說我不要。我會想是我不正常嗎?其實我自己也很困惑。」一般女性會遇到父母逼婚,四絃也不例外。「我媽以前常逼我結婚生小孩,我說:『可是我不喜歡小孩。』我媽回:『生了你就會喜歡。』我就說:『不喜歡怎麼辦?又不能塞回去。』」結婚亦是,四絃母親生了四個女孩,她是最小的女兒,最後才生下她弟,「我小嬸生兒子時我媽很緊張,直到生下我弟,才覺得謝天謝地。」生男像擲筊,像拚搏,像證明自己有資格在這個家——一個與自己不同姓的家庭。「我媽是很傳統的女性。從小我就在觀察婆媳關係,看我媽跟我奶奶相處。走進家裡,就能感受兩個女人的氣勢消長。我常說你何必把自己搞得這麼辛苦,卻總是被嫌棄。我會想,她是不是被孝順制約了,無法放過自己。」四絃家食指浩繁,三個姐姐一個弟弟,我說好像《小婦人》會出現的場景,嘻笑打鬧的女孩們與換不停的衣裳。她回才不是,每天起床就要搶廁所,趕著吃早餐上學,加上老家龍潭人與人之間往來緊密,「走在路上就會遇到某個嬸婆,每個人時時刻刻都照看彼此在幹嘛,很多無聊的壓力。」「從小我就想一個人,甚至學校補課我都會很開心,大概是一種隱性的叛逆。」考五專時,四絃毫不猶豫選了台中的學校,就是想遠離人。到宿舍第一天,她看到因想家落淚的室友,心想:「你好不容易自由了,為何要哭?」▲四絃很低調,表示不想露面,又自言不大需要愛,聽起來很冷酷,可是她的小說不是談愛就是談愛的欠缺。提到過世友人,她最後說,「命運擊中你,你的人生就會歪掉了,上帝也太過分了。」同時,四絃說從事醫療業常常遇到要求過分的病患,所以「我就用小說,這個屬於我的方式嘲笑這些經歷。」《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是她對人生痛擊的一次痛擊。(圖/鏡文學)寫小說不止是登出現實寫小說質疑母愛並非先驗、與生俱來的,看似離經叛道,四絃說,「我對愛的需求很薄弱,從小覺得大人只關注其他小孩也無所謂。」寫作後,四絃也不愛與文圈朋友混,自道保持創作節奏的方式是「遠離文圈」,「大家聚在一塊都在抱怨,但我總想大不了就不要寫,為何要把自己丟入那麼大的痛苦?」我說與他人分享對世界的怨懟,其實是為了拉近距離——唯有苦痛能讓眾生平等。四絃則坦承無法與文圈好友這樣建立親密感,「苦痛都該是私密的。」對四絃來說,保持社交距離,是防疫也是建立自我心靈空間。對愛對他人無欲無求,如何寫BL這樣談情說愛的類型小說?「其實我會寫BL,是因為喜歡冷門的世界,BL是一個讓我逃離現實的地方,離現實很遠,所以沒有壓力。就像玩遊戲,遊戲很繽紛,可是是虛擬的。」「寫小說是登出真實世界,工作最好也跟寫作距離越遠越好。」所以真實的她於她的小說並不重要嗎?其實不然。《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的誕生來自她朋友的逝去。「去年我一個從小認識的女性朋友過世,她一輩子沒被母親愛過,她母親把所有愛都給她哥哥。直到她母親過世,甚至她自己過世前,她都在問:為何我媽沒有愛過我?提到母愛,她會用很悲憐跟生氣的口吻跟我說:這是因為你媽很愛你。」「然而她母親臥病時,堅持要她照顧,又對她百般刁難,兩個人相看相厭。她母親過世前跟她說,你不要怪我,以前我爸也是這樣對我。母親無法給她愛,讓她一生都在尋找代替品,所以她總是愛得很快,投入太多。之後她如願結了婚,可是老公在她過世一過月前也生病過世。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我推著她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想去另一棟的病房看她先生最後一面,結果被她先生家人擋下,說他不想你看見他那樣。結果到死之前,她都在問我,她到底做錯了什麼?」「那一刻我彷彿失語,我無法用任何語言告訴她為何是這樣?」小說家無語的時刻,也是創造之時,「這是一個破口,讓我懷疑關於母愛,有另一個版本。」回想起友人,四絃說,「像一場無解的夢。她是那麼努力跟世界建立關係,卻那麼早走,我如此不想跟世界有瓜葛,卻還活著。為什麼?」四絃的疑問,很難有回應。我想起《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裡她說的「出路」,或許那也是另一個版本——關於不被愛還可以愛人,關於過世的友人。四絃說,小說讓她登出現實,但小說也可以是更好的現實,至少一階階步入無光的所在時,可以讓人摸黑拉起燈,說聲「嘿,所以你到這裡了。」最壞,也到這裡了。

+ More
我是我自己的科学怪人—专访《危险情节》黄唯哲

我是我自己的科学怪人—专访《危险情节》黄唯哲

关于写小说,黄唯哲有个生动又恐怖的譬喻。他说写作时就像走进黑暗的小房间,房间里有无数孔洞;他贴着孔洞,窥视小说人物的一举一动。因此,他写作需要极高的专注,容不下丝毫视觉与噪音干扰。「不过他们有时会遮住,不让我看。」可他们是谁?活着的小说人物。小说人物是活的——这便是他新作《危险情节》的出发点,源自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被创造者反扑造物者。 《危险情节》/黄唯哲着小说来自自身恐惧《危险情节》叙述过气偶像剧编剧教母写出一部有别她以往作品的犯罪小说,写着写着,现实开始跟小说同步,报纸出现小说里的命案;她收到来自笔下人物的恐吓,要她写完小说,「你得继续写,是你把我创造出来,那你就应该负责任到底,把你该放的屁给放完。」一如科学怪人对他的创造者法兰克斯坦带着恨意:何以将「我」降生于世?「我」又是如此不幸?一切悲剧的诞生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作者的创作欲,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危险情节》整个小说就是我个人的最大恐惧。」黄唯哲说。怎样的写作者会自觉「笔下人物」可能跑出来追杀他?黄唯哲1990年生,笔名有「默郎」、「不暝人」,电影系毕业,曾任剧本研究员、剧本企画,以及编剧。去年成为镜文学签约作家后,就辞掉正职,专事写作。他说辞去正职后,最大的不同是,不用管「写作以外狗屁倒灶的东西」,例如以前写剧本企画要赶政府补助案,往往要改好几版。于是他专心窥视,在名为「危险情节」的小房间里。现在他每天三餐饭后写,像吃药很规律,固定产出五百字以上。黄唯哲自承是一个想太多的人。小时候上厕所动辄半小时起跳,大人都敲门问他怎么回事,其实是在里头想东想西。现在的笔名「不暝人」就是因常常想小说内容想到睡不着而来。至于旧笔名「默郎」,则是期许自己成为一个沉默的人,「虽然表面上很安静,但内心波涛汹涌。」他说还在工作隔天要上班时,常因失眠困扰,后来想到一个心灵训练法。「你知道《七龙珠》里的精神时光屋吗?里头一天等于外界一年,我会想我进去一天,可以写一年份的小说,想着想着就能安心睡着。」所以黄唯哲对抗想太多的方法,还是靠想。因此,黄唯哲的作品,从获第五届BENQ华文电影小说首奖的《河童之肉》,到第四届入围之作《钱柏汉》,以及最新的《危险情节》都有共通的主题:幻想侵略现实,过去缠绕现在。《钱柏汉》叙述六名国中死党重聚,发现少了第七人,然而每个人都想不起来那人是谁,只隐约记得当年走了一趟故乡附近的「辣椒山」,从此众人疏离,记忆模糊。于是他们决定在二十年后重回那山,找回失落的那人。年轻气盛的哥儿们,离开又归返小镇,黑暗里模糊的恐惧,以及长大的懊悔,怎么看都像史蒂芬・金小说会有的元素。黄唯哲不讳言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就是史蒂芬・金,「《钱柏汉》写到一半才发现很像《IT》,但都写了,只好写完。」黄唯哲也大方承认2013年写的《钱柏汉》是练习之作,「现在回头看,可取的地方大概只有叙述方式,现在跟过去不断交替。」《钱柏汉》的恐怖之处便在读者不知道里头的段落来自过去还是现在,更甚者,当过往袭来,主角退回幼小的自己。因此,恐惧也是自身,害怕自己无助。▲黄唯哲大学念的是电影,问他当初为何不念文学相关?他说:「因为写作会饿死。」当年遇到《海角七号》热潮,以为国片要起飞了,才选填电影系,怎知国片还在等待风起。转了一圈他还是回到小说路上,与镜文学签约,辞去剧本企画工作,专心写作。(图/镜文学)当现实与叙述冲突非线性的叙述方式,到了《危险情节》变本加厉,小说里的「作者」跟小说外的读者纷纷陷落于虚构与现实分野消逝的流沙。黄唯哲一边为我讲述小说叙述方式,一边用手比画说,「有时叙述遮住这里,有时让这段跑出来,」彷佛他眼前有一条线,小说在上头流动。叙述方式的解放,也是他从剧本转写小说的心得,「电影是时间的艺术,是唯一把时间运用到极致的媒介,观众要从头坐到尾看完,所以它是线性的。剧本就必须有严谨的编排,像编绳子。小说则否,可以有非线性的叙事时间。这也是我的写作习惯,喜欢跳来跳去。」为什么热衷这样的叙述方式?黄唯哲说,也跟他想太多有关,跟他所谓的黑暗的小房间有关,「常常在一个孔赖着不走,明明该换到下一孔看下一个角色,」窥探的欲望与写出来的东西冲突。《危险情节》有两个「危险」的地方,首先是小说建立在不可靠叙述者之上,打破了读者跟作者之间的默契:前者的阅读仰赖后者写出可信的文字,一旦这个默契被打破,读者就会无所适从。此外,《危险情节》一再强调女主角的「性征」,无论是讨喜或不讨喜的部分。我问黄唯哲如果《危险情节》的主角不是女性,这部小说还会成立吗?他想了一下说,「可能不会,因为小说建立在女主角的心魔。」有趣的是,黄唯哲也说自己写小说是冲破一个又一个心魔,「遇到困难,才会知道不能这样写,改了写法,才有后续,然后再遇到困难。」「我常常告诉自己不能被它打败。」它又是谁?在黄唯哲口中,他的小说彷佛自有生命,会与他搏斗,抗拒被写出。我没问出口的是,会不会害怕《危险情节》倒霉的女主角跑到现实向你追索?不过黄唯哲不像笔下主角可能「弃坑不写」,写东西一定会写完,他说看着计算机里一个个未完成的文章档会抓狂。此外,他还有一个「三七十规律」,写到三万字、七万字、十万字分别会遇到坎,或者说心魔,「过了三万字,就知道这部小说可以写完。」▲「现实世界太无聊,太多可以预料的事。」所以黄唯哲喜欢写幻想支配现实的恐惧。《危险情节》像《蓝色恐惧》加《战栗游戏》,召唤创作者最深层的魔魅。(图/镜文学)创造欲望与其反扑采访时,黄唯哲不时点着手机。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手机重度成瘾,后来才知道他有记录每天活动轨迹的习惯。问答同时,他也在记录今天的活动。他还记录梦,每天起床都会把做过的梦写下。彷佛文字是他的定锚,用以区分现实与非现实。我写,故我在。关于是否破坏了与读者阅读默契,黄唯哲的回答是,「作品要怎样讲是作者的事,重要的是效果。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或者说,一百个《科学怪人》,因为按照他的说法,阅读也是创造。 「写作者是神,创造小说世界,把遇到的鸟事写出来发泄,但也有代价。」于是我一边阅读《危险情节》,一边想象黄唯哲是不是也会变成他笔下不幸的女主角。当年玛丽・雪莱出版《科学怪人》,毁誉参半,有人批评是「恐怖而恶心的胡言乱语」。或许人们只是害怕胡言乱语有了生命。

+ More
胜利者一无所获——林庆祥谈新小说《焰口》

胜利者一无所获——林庆祥谈新小说《焰口》

林慶祥的《刑警教父》是鏡文學第一部售出影視版權的作品。買方原子映像拍過《血觀音》,當時監製在臉書上看到《刑警教父》專訪,連夜上鏡文學平台 把小說讀完,還表示過去一直想拍真實的台灣警察與黑道故事,編劇卻總是寫 不出來。 看似走運,其實在此之前林慶祥懷抱文學夢投稿卻處處碰壁,本來想自己花二十萬印書分送親友,了卻此生夢想,怎知一出書就售出影視版權,激勵他立刻著手寫下一本《焰口》。 《刑警教父》裡,林慶祥用記者之筆寫活了江湖中人捉對廝殺,殺到見骨,身不由己,《焰口》則病理切片式的帶讀者重歷八九零年代台灣——噴發的年代 ,金錢,權力,欲望,像油井的火,燃起黑色的煙。 焰口  林慶祥 著 出版日期:2020/3/27採訪時正逢疫情,沿街冷清,與《焰口》寫的井噴年代大相徑庭。《焰口》描述台中刑警隊組長孫啟賢搭上道上角頭李金生,本該如貓捉老鼠的警察與黑道變成患難兄弟,兩人聯手竟也步步高升。然而隨李金生當選議員,微妙的制衡關係失衡,這時是老鼠反咬,還是做貓的恢復本色之時?側記燃燒的年代《焰口》寫警察與黑道作伙,是當時台灣獨有的現象,也側寫了那個時代。林慶祥經歷過那個年代,不過已是「北風北」要結束時。「台灣八九零年是華人世界第一次經歷繁榮,像集體吸了興奮劑。很多人都懷念那時候,卻忘了那不是常態,而是台灣經歷那麼多年壓抑——無論政治還是社會經濟——才有的一次性爆發。」書名《焰口》用佛經裡餓鬼貪心不足,入口終成火團,因此永無飽足的典故,指的便是那個年代,「嘴巴燒起來也要吃,整個八九零年像大型祭典,餓鬼出籠,人人是餓鬼,也是祭品。」問題是,你是吃的一方,還是被吃的?那也是浮沉的年代,有人往上爬就有人跌下,更多的是不滿足的人,錢財來了又去。林慶祥形容,「真的是興奮劑,因為來得快去得也快。」那時他剛當記者跑警察線,常常聽老警察帶怨嘆又緬懷的口吻說:「啊,你是沒遇到,當時我們一個月賺多少錢,那時候哪有在靠薪水過日子的,喝一攤就花去半個月薪水。」「當時我們攏嘛先衝再說,搜索票?哈哈!我抽屜十幾張,全部檢察官蓋好印章,隨時可以填上日期。」那是警察跟黑道比黑,也是黑道漂白,黑金政治竄起之時。林慶祥說,現在台灣政治很多病徵都可在那時找到源頭。一談到警察,林慶祥便有很多小故事,比如有一次記者室打掃,原是警察辦公室的記者室天花板掉出一包毒品,「你以為是誰的?當然是警察的。但藏來不是自己用,是拿來當誘餌,給那些毒蟲線民,讓他們出賣別人。警察要養毒蟲,死薪水哪夠?只好搜查毒品時暗藏幾包。」或是當年南下支援的維安特警不大會執法,常常任務結束後讓老巡佐帶著跑去酒店尋歡,喝一喝一把MP5衝鋒槍掉下來,旁人也只淡定的說:「大欸,東西掉了。」在酒店馬桶撿到槍,也時有所聞。這些事聽來荒唐,林慶祥則不斷提醒,「要回到那個年代看。」就像小說主角孫啟賢,「你說他是壞警察嗎?不是,他就是那個時候警察的樣子,只是比較敢。現在的好警察,放到那年代也是那樣。」若說《刑警教父》告訴我們沒有非黑即白,《焰口》則道破背後原因,「誰不想當好人,都是被逼到了才當禽獸。」於是我們看著孫啟賢一步步走入灰色地帶,林慶祥說,「不是他想要,而是拒絕不了。」▲繼《刑警教父》後,林慶祥《焰口》再度以警察為主角,問他還會繼續寫警察嗎?林慶祥說寫到第三本就差不多了,「警察很多值得寫,但不值得寫一輩子。」(圖/鏡文學)寫人物避免影射小說主角孫啟賢有個設定——警大四十五期畢業。林慶祥說他有去查當年台中警界沒有四十五期畢業的刑事組長。現今警政署署長陳家欽跟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是四十五期畢業的,是怕有人對號入座嗎?林慶祥說,也不是,只怕小說變成現實的改寫,藝術剪裁不好。但是否也暗示前面所說的,「好警察」在那個年代就是那樣子?至於李金生,林慶祥說這人物融合很多由黑漂白的政治人物,又不像鄭太吉、粘仲仁這些人,「我不想影射人,就要想出他的特色——奸詐,而且容易得意忘形。」於是我們看到李金生成為議員,幫國民黨在市議會「打天下」,有權有錢,最後還是落馬被整肅。然而李金生的下場,不是正義使然,「我沒想要告訴讀者什麼是正義。」林慶祥說。《焰口》如果讀來令人喪氣,一方面或因如此,另一方面也因為它暗示在那個時代,我們都只能成為灰色的人。小說後半,貓捉老鼠遊戲即將結束,回首兄弟情誼,敢衝敢拚的警察與八面玲瓏的角頭,也有相對無言的時刻。林慶祥說,海明威有本小說叫《勝利者一無所獲》,《焰口》就是如此,「好像做了很多選擇,但其實都不是自己的選擇。」相較於《刑警教父》是林慶祥把十多年記者經歷發為小說,反映跑警察線所見所聞,《焰口》則是想像加工居多。林慶祥說很多內容都是約老警察好友,喝幾杯問到的,「寫《刑警教父》沒有大綱,且戰且走,所以寫得很痛苦,寫《焰口》 之前便有前半大綱,腦中構思的會比在寫的多一兩步。」與警察相混多年,林慶祥看起來海派,隨便一掐就是有頭有尾的地方警察故事。其實他大學就得過文學獎,退伍後在《台灣日報》當記者十多年,一度轉任高雄新聞局機要秘書,2011年才回歸媒體圈,幾經輾轉,後到鏡週刊社會組擔任資深記者。既有文學夢,又是現役記者,怎樣邊跑新聞邊寫作?林慶祥說他以十天為單位,每十天寫五千字,就這樣花了一年寫了二十萬字。「現在有即時新聞,還要弄影音,工作量越來越大,找時間寫東西很難。」不過也是有從酒店回來,突然文思泉湧時,「酒沒喝幾口,小說倒是想到很多,」林慶祥曾從兩點寫到早上七點,寫了五千多字。在新聞看似貶值的今天,問他寫小說還是寫報導有成就感?林慶祥沒有猶豫太久說,「兩個都有,前提是那個報導是你想做的。」只是寫報導要動起來追,還可能跟丟或沒下文,不像小說,想寫的永遠在腦中。▲採訪前,林慶祥說,「有點不大習慣,以前都躲在攝影師後面,自己是採訪者。」 我好奇他認識警察這麼深,還愛看警匪片嗎?他神色一亮道,「愛看啊!」儘管很多都拍得不到位。他自己最推荐鄭文堂的《眼淚》跟《菜鳥》,直說是他看過描寫最深刻的台灣警察電影。(圖/鏡文學)經整肅才能清明從《刑警教父》到《焰口》,黑白兩道一樣黑,不過林慶祥卻在序中引用2017年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人對政府官員的感覺」全國民調,其中對警察好感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四,是所有政府官員裡好感最高的。林慶祥說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警界經過一次次清洗淘汰。1996年台北警界爆發「周人蔘案」,眾多高階警官被辦;此前台中發生同樣是電玩弊案的第四第五分局案,八十多名員警遭起訴;2001年高雄「儂儂案」多達三十四名警察、官員涉包庇色情遭起訴判刑;2010年翁奇楠命案暴露台中警紀問題。此外,刑事訴訟法修改,改為「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警察得出庭作證,也讓警察辦法手法「不得不」清明。因此,林慶祥說,「當檢察官、法官與調查局被整理一輪,這國家才能真正行政中立。」至於什麼時候才能發生?「再政黨輪替兩次,互相清洗之後。因為很多我們看到的政治進步其實來自權力的恐怖平衡。」一如《焰口》揭示的,正義並不存在,它只是需求。如何達到?各憑本事。跑警察線那麼多年,是不是改變了他對正義的想法?「我看見底層結構的因素,很多時候人不是壞,是窮。」這結構不只是犯罪人口,也包括警察。我想起著名警察小說家麥伊・荷瓦兒、培爾・法勒寫的《大笑的警察》稱「警察是一種必要之惡。」小說透過一位清白的警察說道:「每個人,就連職業犯罪都知道,他們可能突然陷入只有警方能幫上忙的情況之中。當夜賊半夜醒來,聽見地下室有怪聲音的時候,他該怎麼辦?當然是打電話叫警察,但只有這種情況不出現,大部分人在警方干擾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安的時候,都會有恐懼或輕蔑的反應。」當他的同仁說:「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必要之惡,那不就完了?」清白的警察回道:「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事實。做警察的人需要頂尖的智慧和出眾的心理、生理及道德品質;然而實際上,這個職業完全無法吸引擁有以上條件的人。」所以許多時候警察不是染黑,只是回到了他最初的樣子,是怎樣條件的人。林慶祥說,「好警察只是心有忌憚。」 寫在1968年的《大笑的警察》於是有了來自林慶祥的呵呵笑聲回音。《焰口》寫一個島嶼的年代,餓的祭典,飽嘗了一切的食傷。輸家一無所有,贏的人卻一無所獲。

+ More
香蕉王国亦是热带幻梦——李旺台写《蕉王吴振瑞》

香蕉王国亦是热带幻梦——李旺台写《蕉王吴振瑞》

《蕉王吴振瑞》李旺台 着 李旺台见过国王。 那是江山成空,已经老得很平凡的香蕉大王吴振瑞。吴振瑞1908年出生屏东,1993年于东京逝世。1960年代任高雄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将台湾香蕉大量外销日本,一度占日本市场百分之九十,每年赚取六千万美元外汇;开启台湾香蕉出口传奇,被称为「香蕉大王」、「蕉神」,却在1969年被指操控香蕉价格、舞弊官员,沦为蕉虫入狱。吴振瑞案牵连众多,喧腾一时,人称「剥蕉案」。蕉王陨落,当年却有许多蕉农因吴振瑞懂得跟日本人做生意,连带改善家计。本来没种香蕉的,种了一两期,也盖起砖瓦房,有钱让小孩读大学。李旺台家就是其中之一,「那个年代种香蕉很幸运,长大才知道幸运不是凭空,来自高雄青果社,来自一个很会卖香蕉的吴振瑞。」退休后写作历史小说李旺台七十多岁,当过记者、编辑,2009年退休后开始写小说。他说十六七岁时是文艺青年,常常投稿副刊,「不过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东西。」为何重拾创作?李旺台说,「不是没事做写好玩,是因为心底有文学梦。」文学梦来自他从小会编故事。以前在乡下因为有小孩在河里溺死,李旺台母亲因而严格禁止他跟兄弟去河里游泳,他母亲每天从田里回来都会检查小孩子的手臂,看有无晒痕。「可是去河边玩是我们的最大乐趣。」 因此,小孩子常常要编个理由或故事骗过大人,李旺台从那时就知道自己有个能力,兄弟里只有他编的故事有伏笔、合情合理的情节,不会穿帮,「虽然这能力不会让我考试一百分或升官发财,但我在心里一直很自豪。」退休后,写长篇小说成为发挥这本事的最好方式。因此,「碰到好题材,都会努力抓住。」怎样的题材好?李旺台的体悟颇值得参考,「不只是要写得好看,还要写来轻松愉悦。一个故事能大量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起来就会轻松愉悦;也比较能『钻进去』,钻到书中人物的灵魂里面去书写,还跟书中人物一起笑一起哭。」李旺台的小说因此不只是虚构故事,还带有活过那个时代的况味。「写小说我只一心将故事说好。写作中不时回头重读,自问:『这样写,读者会看得津津有味吗?会一路看下去吗?会被感动吗?会对我创造的人物印象深刻吗?』我没有什么主义、学说、文学流派。我相信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人品都会随他讲的故事流淌出来。」《蕉王吴振瑞》在历史迷雾与政治疑云中重现曾经叱咤的国王,获第四届台湾历史小说奖佳作。小说自日本时代写起,以二二八事件为转折点,前半部追忆吴振瑞与日本农业技术官员结下不解之缘,为日后香蕉事业立下基础。后半部眼看吴振瑞楼起楼塌,有香蕉盛世的游资,也有戒严年代的肃杀。从与日本人周旋到应付情治单位,《蕉王》补足了转型正义喊得震天价响下却少有人知的剥蕉案始末。▲2019年李旺台凭《蕉王吴振瑞》获台湾历史小说奖佳作。 图片来源/新台湾和平基金会曾在东京访问吴振瑞耳顺之年才开始写作,李旺台一出手就是大手笔。2016年出版《播磨丸》,取材自二战后从海南岛漂流回台的日本人与台湾人事迹。他们是一群想回家的人,但家已改弦易彻,哪里又是真正的家?有人在历史迷航,有人则莫名消失在历史舞台。例如吴振瑞。创作《蕉王》,台面上是从2017年末写到2019年,但李旺台说这题材在他心底酝酿了二十多年。四分之一世纪前,四十多岁的李旺台在东京窄巷间的旅馆跟吴振瑞访谈,两人断断续续聊了三天两夜。当时他在《台湾时报》当副总编辑,某天有位已是建商老板的好友跟他说:「我们当年写的吴振瑞在东京,我很想知道他的近况,你帮我跑一趟去看看他好不好?回来还可以写点东西。」那位建商老板是《联合报》退休的记者,1970年代剥蕉案发生时在采访在线,写过冤枉吴振瑞的报导和特稿。「当时工作不忙,还有人出钱,加上从小听父亲说过非常多吴振瑞的故事,就答应对方,飞到东京。」就这样,出身屏东,父亲也是蕉农,自称是当年香蕉盛世中「一个小小的参与者」的李旺台见着了他心目中的蕉王。可是蕉王垂垂老矣。「从小,大人们都说吴振瑞是大人物,我在东京初见他时却没这种感觉。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老人家嘛!一家小旅馆的经理,只把我当成普通的旅客。」李旺台回忆,后来,吴振瑞听说他是某某地方来的蕉农子弟,又隐约认识他父亲,才有兴趣坐下来跟他聊天。谈起当年的香蕉盛世,「吴振瑞言语中不见热情,没有特别激动,讲话的口气也平平静静。可能年岁大了,对当年的荣辱已经放下了,看淡了,忘了那个曾是蕉王的自已。」「交谈中,我会故意刺激他,提起当时某某报有一篇文章曾经怎样批评他,他才有激昂的反应。」此时,李旺台才能在老人的表情中捕捉当年叱咤风云的香蕉大王,听他侃侃述说一整串香蕉故事。二十多年后,李旺台将这段时移事往却仍深埋他心底的会晤发为小说,「写完像了却一桩心愿。」李旺台父亲有一本报纸剪贴簿,上头贴满吴振瑞剥蕉案的相关新闻,还会用日文写眉批。蕉王失势后,日本人因同情吴振瑞,加上商业条件「回不去」,便不再大量进口台湾香蕉。当时香蕉卖不出去,李旺台家也受波及,香蕉堆满晒谷场,最后统统煮了拿去喂猪。▲▼剥蕉案时的报导,让吴振瑞从蕉神跌落蕉虫。 图片来源/林语堂,在台湾的故事粉丝专页乡土的滋味在语言里 国王与他的子民,因为政治命运折迭在一块。谁会想到多年后在蕉王传奇里渡过童年的人,成为延续蕉王故事的小说家。然而,《蕉王》不只是吴振瑞的传奇人生,也有蕉农子弟李旺台回望那个年代的视野。《蕉王》有李旺台对当时政治的批判,最锐利的段落,令人想起1980年代拔尖的乡土小说——寓政治讽刺于插科打诨,「那双看不见的手」让纯朴民风变瘴乡恶土。例如李旺台透过典型农村甘草人物阿壮伯说道:「这是一个充满快乐的时代。世间充满了乐捐,快乐的捐献;被捐献的人更快乐,怹快乐收钱,又阁给人快乐。」指的便是当年妇联会等威权机构插手青果社,要求香蕉外销一笼就要捐一元;国民党更常以各种名目要求「自由乐捐」,从与匪斗争到兴建总统骑马铜像,不一而足。小说更虚设了似神人又癫狂的「阿焕叔公」。小镇无奇,惟阿焕叔公会相牛,能从牛中看得天机。这号人物既是指引吴振瑞前半生的角色,也是台湾乡土魔幻又在地的象征。在阿焕叔公的告别式上,吴振瑞诵念吊祭文,道出阿焕叔公面对猪来狗去的「不变」,也浓缩了台湾人百年来的命运:「世事变来变去,但是你只有活在自己的世界内底,活在牛的世界内底。清朝来统治你,你阿无去学满州话;日本人来统治你半世纪,你嘛无去学日本话;最近这几年,中华民国来统治你,你也无去学国语,你只有用父母的话过一生,嘛过得轻松自在。你在生时,四界走闯,穿着简单,吃食清彩,你并呒知影自己是那么重要的人物。」语言是《蕉王》非常重要的元素。李旺台成长在讲方言(母语)会被罚钱挂牌的时代。尽管他的母语其实是客家话,却用小说道尽了当时人物讲福佬台语的神采。努力让对话有「气口」,是因为李旺台面对许多群族的母语因国语运动消失有感。「语言消失,我很伤心;不是愤怒,是伤心。台语、客家话或华语都有其丰富的生命、特殊的文化背景,有的却因政治的压制而快要消失,这很缺德呀!」李旺台1980年代参与党外杂志,回首那个年代,「那时没什么蓝色绿色红色等政治立场,全社会都是蓝军,只有大蓝小蓝或正蓝偏蓝的差别。各路社会精英比赛谁比较乖顺,向当权者比赛拍马屁。」在此,李旺台把《蕉王》里的微言大义说分明了,「我希望透过书中吴振瑞等人的生命故事,读者能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个时代,对了解现今台湾很重要。只是很抱歉,读到后半段时你可能会感到难过、痛心,但我相信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享受。」 蕉王失势也未曾后悔我问李旺台,当年吴振瑞是否跟他说过剥蕉案的真相,到底是谁出手「整治」他?「吴振瑞只淡然的说,很清楚,就跟唐传宗一样。」唐传宗和他父亲唐荣当年是台湾钢铁大王,然因站队陈诚,多次遭到磨难。唐传宗亦是《蕉王》书中的重要角色。小说里,李旺台透过吴振瑞之口向唐传宗说:「做关系,要捧,就是要行姓蒋的路线,『皇后』或者『太子』拢可以,只要是蒋家的就可以。」皇后是蒋宋美龄,太子便是正积极准备接班的蒋经国。李旺台回忆,他那时故意向吴振瑞说,如果你当时照「上面」的话去做,谈好条件,让蒋经国收编,不但蕉农大众依然有钱赚,你吴振瑞还可以在政坛占一席之地。李旺台说,吴振瑞一听这话,眼睛一瞪,骂了一句「马鹿野郎」,正色对他说,「少年啊,你不能这样想,那些都是不平等条约。」不愿被摸头,从蕉神到蕉虫,李旺台说吴振瑞不后悔。政治让蕉王与他的子民同起同落,文学则让他的子民赋予蕉王新生命,李旺台透露,「吴振瑞的儿子看完这本小说,说:『你好像比我更了解我爸。』」多年前,李旺台当记者时遇见小说家李乔。李乔跟他说写小说,进入自己虚构的故事时,笔下人物会牵你的手去写。「以前我笑笑没当真,现在才知道是真的。小说是你跑到人物的灵魂里,虚构出很真实的东西。」吴振瑞大起大落的故事伴随台湾香蕉外销奇迹,像真实的南国幻梦,一代人曾经活在里头。蕉风椰雨过去了,在幻梦里长大的孩子打开龙宫宝盒,说起传奇,自己也老了。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