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特写】生命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被悲剧治疗 ——穹鱼谈新作《邀请你参加我的每一场丧礼》

【作家特写】生命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被悲剧治疗 ——穹鱼谈新作《邀请你参加我的每一场丧礼》

立即阅读:《邀请妳参加我的每一场葬礼》 死亡不祥,是意义的终结,然而穹鱼偏偏「邀请妳参加我的每一场葬礼」──因为在他笔下,那不是爱情的尽头,而是重新出发的起点。阳寿未尽的男子在茫茫人海里遇见真爱,可他七日就得再附身一次别人,真爱看他像茫茫人海。穹鱼透过奇幻设定探问爱情的模样,「小说真的能安慰人吗?」他问道。是书将于3月6日出版,邀请读者参加这场爱无所亡的葬礼。   转换类型如翻越山头 穹鱼大学三年级开始创作,已出版九部轻小说作品,《葬礼》是第十部,也是第一本类型小说。小说讲述男子意外死亡,命不该绝的他获死神垂怜,得以附身临死之人再活七天,七天后便是该人死期。在这过程中,他遇上所爱,努力再活一次。 2010年,穹鱼的第一本轻小说得到鲜网百万小说大奖,从此踏上专职作家的旅途。他说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已经做不了作家以外的事情了。八年出版十部作品,还有许多是长篇连载,创作量与速度绝对是作家中的多产型,如何拥有这般高产的创作质量,又如何调配写作心情? 「状况好的时候一天写一万字都没问题,但是不好的时候一周写五千字都筋疲力竭。很多人会问我是不是差在灵感,其实常常是大纲已完成,我也知道故事要怎么发展,但就是没有『感情』去把它键入计算机。我觉得对接下来要打的段落有没有感情,才是最大的差别。」原来就着计算机输入文字,也是把自己的情感分一点出来。 写作是独立事业,只有自己能为自己升迁加薪,设下目标翻越山头。在轻小里穹鱼早已悠游自在,然而今年他与镜文学签约──按照他的话是:「从此将大脑卖给他们。」改以影视化为创作目标,踏入不熟悉的类型写作。 穹鱼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丢出一个问题,他能马上给你答案。他自认创作是在对世界提问,例如「小说真的能安慰人吗?」便是他写小说时常常思考,也想透过创作实践的疑问。 问到类型小说与轻小说有何异同?仍是跨界新手的穹鱼为我解释:「以哆啦A梦为例,如果没有拉开口袋,取出一个个神奇道具,故事就无法继续;整个故事都是为了这个角色而展开,可说是『角色先决』。轻小说正偏向以角色为主。」反之,倾向以故事为主体,将任意门等道具拿掉,整个故事依然完整,就比较像类型小说。穹鱼的说法简单易懂,问他这是从何而来的譬喻。穹鱼看了看旁边的编辑,原来是他的编辑在他转换跑道时给的提点。 从轻小说转到类型小说有没有遭遇什么困难?穹鱼说写轻小说很少「卡住」,因为能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来推进剧情;如果A写法腻了,就变成B写法;如果C套路制造不出高潮,就试试看神转折的D结局。但写类型不是这样,需要更细腻的事物。 「写轻小说的时候,我不需要去思考这个角色他早餐吃什么、会不会想上厕所。当我写类型小说的时候,则必须要让角色更真实,得让喜欢的角色做出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情。」他问我:「你能想象蝙蝠侠拉肚子吗?」 开始类型小说写作,穹鱼笔下的这些角色便需要能吃能喝,能爱能恨,有时还得不符合读者期待,「有这种让读者投票会希望被修改的段落,小说才让读者记住。」正因如此,《葬礼》原定八万字两个月写完,但穹鱼写了八个月共十七万字,删删写写,就为了让笔下的角色活起来。 写作要有感情才能下笔 穹鱼说有感情才写得出来,那么「有感情」是怎样的呢?「我创作的时候是很疯狂的,会乱叫会狂笑,甚至跳起来。写《葬礼》时,写到结局我就自己哭了起来。」写作之于他像电影在脑中播放,情绪会跟着脑中画面起伏,「如果自己都哭不了,要怎么让读者哭?」 正因为以真心交换文字,他常收到许多暖心或痛心的读者回馈,「之前曾接到想轻生的高国中生说看了我的作品后决定继续活下去,这让我发现自己的文字是有影响力的,更明白作家不是一个自己写出来开心就好的职业。」 《葬礼》男主角黄皓修因救人而死,死神决定给他补偿。因此,黄皓修当过亿万富翁、黑道老大、金发美女等。可是转了一圈后,他终究得面对自己死亡的真相——杀他的人寿终正寝,自己却英年早逝。 「因为死亡是公平的不公平。」穹鱼说。就像新闻里孝顺女大生每天打三份工却被酒驾撞死,撞人的富二代出狱后仍有宾利宝马,「这种不公平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所以我想在我能做的地方──写作──扭转这个情况。」于是《葬礼》中死神现身给男女主角做选择──再活一次相遇的机会。 死亡是不公平的公平 谈到死亡与公平,穹鱼的面容收敛,语调低了起来,「我经历过许多不公平的事,也亲眼见过一些不公平的死亡,所以有体悟──会去计较公不公平的,永远只有活人,死人是不会做任何事的。」访问最后,穹鱼突然丢出一句:「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反社会?」原来是他在新作《当世界只剩老死时》越过了死亡,开始思考死亡背后的意义,与人类社会既矛盾又依存的关系。对穹鱼来说,死亡不是终点,活着的人将继续追逐问题的终点。 穹鱼十九岁那年,一位重要之人突然因病过世,「她倒下来到离开只有短短两个礼拜。上一次见到她,她还是一个好好的人,再看到她,已像是不同人。那时年纪轻,我不知道怎么去消化这件事。在那之后也没去看她,连丧礼都没去。这不光是逃避,我内心也想:『她的家属应该不欢迎我吧?连最后一面都没来看,凭什么去丧礼呢?』」 穹鱼看待死亡,少了激情,而是克制,「死亡就是生命按下了静音,一旦按下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像他在对方生病那两个礼拜一直祈祷,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默然,万物消音。 现实如此,小说则未必。 「我常在想小说有安慰效果吗?我写悲剧是希望让有伤口的人来看,看了以后他们就会发现里面还是藏有阳光与希望。」穹鱼说,这就像年幼的蝙蝠侠父母过世,高登局长在他身上披上一件外套。虽然不过是一层薄薄的外衣,难以抵挡更多的恶意,但这一点温暖便能让人相信或者愿意相信「天堂存在于人与人善意的互动」。 「我相信善意是会循环的。」穹鱼说。  新作探问:当死亡不再是句号 《葬礼》完成后,穹鱼开始新小说《当世界只剩老死时》。故事发生在一个不会有凶杀案、疾病及意外死亡的城市,人类只剩下自然老死。支撑这城市运作的的AI系统「华」能读取人们思想,并判断是否有犯罪意图,再进行「思想工程」改造。 「我试着丢出一个想法──如果善事可以传递,透过改造思想让人成为好人,那是不是所有人变成好人,世界就越来越好了呢?」为了让世界「臻于至善」,发明系统的博士侵入人脑。这样以善为出发点的邪恶,究竟是恶行还是善举?「不杀人」看似解决问题,然而,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背负不同的故事,造就了不同的自由意志与社会位置,当彼此的自由意志相互重迭该怎么办?因此,杀与不杀只是这个问题的终端,而非起点,「套一句故事中角色的台词,每个杀人犯其实都有一个理由。找到那个理由,就可以让杀人犯消失。」 访问最后,穹鱼突然问我:「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反社会?」为什么一个想藉由小说予人温暖的作家会觉得自己反社会?这或许更耐人寻味。是死亡曾经太过逼近,还是作家本质上就是想测量这个社会的所有样貌?穹鱼认为,创作是在对世界提问,而活着的人必须不懈的提出问题。 然而,我没问出口的是:「他有没有想象过那场没去成的丧礼?」我想,透过小说处理生者与死者的种种可能,这便是在一个不断逝去的世界,我们所能怀抱的最大善意了。 

+ More
【作家特写】书写,是在暗夜中寻找出路   吴威邑:人生就是不断被调包的过程

【作家特写】书写,是在暗夜中寻找出路 吴威邑:人生就是不断被调包的过程

立即阅读:《魔王》 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形容对吴威邑的第一印象,应该会是「适合穿白T的大男孩」。然而,反差极大的是,从惊悚小说《一生悬命》、《栖鸟》一路到搓合历史与魔幻的《艾黛尔戴斯》,他笔下的主角却一个个卷入诡谲的黑幕之中。 与之搏斗的,是主角抵抗命运的意志,以及至善的光明面。 故事最后,是光明战胜黑暗,还是随之殒落?吴威邑将他对人性的好奇,投注在小说中那黑到化不开的暗夜与迷巷。 混杂各种类型的老灵魂 访问一开始,我故意问他是几年次的。因为他文笔洗练,作品结构庞杂,描写老成,行文间还有近乎自语的呢喃;像是倒了孟婆汤的老灵魂化为说书人,写小说细诉嘈嘈切切的前生往事。如果不是主角时而耍耍年轻人的幽默,我实在无法想像作者不过是1990年生的大男孩。 「应该是脑袋被调包了。」采访前,我对年轻的吴威邑下了这个很不科学的结论。然而,吴威邑告诉我:「人生本来就是不断被调包的过程。」 调包的过程,得从创作起源讲起。吴威邑的写作起步相当早,高二开始便提笔写作,且一写就是长篇,揉杂历史、魔幻、惊悚、爱情与近代武侠等,交出难以分类的小说风格。 「当时我是住宿生,晚自习时常常偷看小说。记得那夜窗外下著雨,我在看西班牙作家鲁依斯.萨丰的《风之影》。也不知是外面的风吹进来,还是被手上的书给震撼了,看著看著,我突然全身起鸡皮疙瘩。从那之后,就开始写了。」写作念头就这样有如神谕般降临。 吴威邑书柜里有各种类型小说,一如其创作,混杂不同类型。 吴威邑自言「爽写了一两年」,接著上大学。虽然念的是土木,吴威邑却在此遇到创作路上第一位恩人──同校的中文系教授。每当他写完一本小说,送上初稿,就能获得教授写满整页红色眉批的回馈。 值得一提的,还有他当初以《艾黛尔戴斯》参加小说奖,除了被评审郑秉泓列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第二年郑秉泓还特定将他与当届首奖并陈,专文推荐。 郑秉泓形容《艾黛尔戴斯》营造的画面具备30年代好莱坞黑色电影元素,剧情结合奇幻色彩与台湾历史,是最值得影像化的一部作品,「这个以战后台中为背景的故事,很难用三言两语将情节交代清楚,但有别于过度耽溺某种『自己』的作品,它让我看见了在其他台湾电影中前所未见的世界观──与现实若即若离,充满无比想像。」 也有评审形容吴威邑小说的「时代感很古怪」,其实,这正是他小说特色的一体两面。只要你耐心读下去,就会被字里行间强烈的电影感吸引。《艾黛尔戴斯》便是一部难以分类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民国49年,台湾还在戒严,肃杀之气仍盘据这座夹缝在冷战体制下的小岛。主人翁桂子虎是家境富裕的名作家,在某次宵禁夜晚外出,竟意外寻访地下舞厅「白玫瑰」。在此,他相遇神祕女子露露,之后又获得一把据说可找到日军遗留宝藏的钥匙。在执政当局追杀与死神「艾黛尔」的环绕下,桂子虎一步步找出宝藏所在,同时梳理他牵连中日台敏感关系的身世之谜。 《艾黛尔戴斯》故事层层推演,将戒严之岛描写得有如虚幻的巨大迷宫,读者可能看至全书三分之一处,都在疑惑「艾黛尔」是人还是鬼?或如《一生悬命》,也会让读者怀疑是在看恐怖小说还是纯爱故事?混杂的类型血脉,正是吴威邑的独特之处。人生是不断被调包的过程,书写亦若是。 写不可说的历史让人们重叠在一块 吴威邑的小说还有个特色,再怎么微不足道的配角仍有鲜明的人设譬喻,例如《栖鸟》里的「祝融」像嗜血的秃鹰;掌权一时的冯玉河则是裹著糖衣的蟾蜍──看上去很美,吞下肚要人命;至于《艾黛尔戴斯》里的死神更是让人直觉联想彼岸花曼珠沙华,绽放危崖,勾人心魄。 「小说会带著读者走,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片刻的感同身受,最后说出『好看』两个字,我就很开心了。」 尽管吴威邑的小说千回百转,有无尽的黑暗,他仍希望读者按图索骥,跟著主角找寻出路。 接著,我们谈到作品影视化。当读者受剧中人吸引,脑中就会浮现「最适演员」的影像,我问:「所以《栖鸟》里的『教父』,在你脑海中是刘德华的形象吗?」此时吴威邑仅露出不置可否的笑容,却让我不禁想起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恶鬼出巡般的杀戮,以及主角低回压抑的感情。 凡此种种,到底是怎么从他年轻的脑袋冒出的?由是,我们谈到小说的历史背景。 「我会以戒严时期为背景,正因那是『不可说』的历史,有太多伤痛、太多隐瞒,可是人人手里却都握有它的蛛丝马迹。然而,就连我爷爷都对它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隐晦的历史成为吴威邑搭建魔幻故事的舞台。但台上故事结束,看戏的观众除了娱乐,又从中获得了什么? 「当作品完成,与作品最亲近的就是被小说镜射的读者。其实抽掉国族与政治,看到的也就是人性面与社会的不公不义。那种时间的距离感与世代差异,反而会因『抽离』而与我们重叠,让我们去看见:原来人性或者说历史就是不断的重蹈覆辙。」 写小说是为了不无聊 被问到为何会想创作?吴威邑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他说:「你必须想一件值得做一辈子的事,这样才不会无聊。」语气如浮云,说的却是重重的一辈子。  关于创作,吴威邑说:「你必须想一件值得做一辈子的事,这样才不会无聊。」画画,也是他不无聊的方式。 当写作变成一辈子的事,自然也没有什么时间点可以停下来。重点是前进。 大学毕业后,服完兵役前,已有现成工作等著吴威邑。然而,他一看到电影小说奖开征,就二话不说辞去工作,决定用最后一个月薪水生活,专心写作。 如同《艾黛尔戴斯》里的桂子虎,有自己人生的轻重缓急,吴威邑每天吃千篇一律的白吐司加自制马铃薯沙拉,也丝毫不动摇对写作的追求。他不讳言,写《艾黛尔戴斯》是他的作者生命与作品最紧紧相系的时期,而这件事发生在他人生至今最困顿之时。 「什么都不在乎,又什么都在乎」或许可当作吴威邑与他笔下人物最相近的特质。为了写出他口中所称「文字创作,是作者意念纯度最高的作品」,吴威邑常常写到「脑壳发烫、背脊发凉」。这可不是心理形容,而是真切的用肉身碰撞文字。「因为我都躺著写东西,而且会写到脑袋烧到一定程度才停下来,还因花太多时间维持姿势,脖子与背脊血液循环不好,下场就是僵硬酸痛。」 即使同学笑他卖出一本书,也只买得起一杯豆浆,吴威邑说:「复杂的剧情留在作品里就好,人生简单比较好,像我躲在作品后面,也是安安稳稳的。」 正因如此,他不会锁定读者来创作,而是转换每一滴生命力来完成作品,「读小说不像听一首歌,可以依照悲伤或快乐来挑选歌曲。小说会带著读者走,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片刻的感同身受,最后说出『好看』两个字,我就很开心了。」 尽管他的故事千回百转,小说世界有无尽的黑暗,吴威邑仍希望读者按图索骥,跟著主角找寻出路。读完一本小说,诚然不能解救人生,至少能帮助我们回望自己所在岛屿的来时路,那层层叠叠反反覆覆暗藏吃人历史的曲折迷巷。 

+ More
【作家特写】在现实的废墟中制造天堂 议题派小说家甘弟

【作家特写】在现实的废墟中制造天堂 议题派小说家甘弟

立即阅读:《千纸鹤:秘密》 甘弟本名邱宗翰,写有《百工之人》、《千纸鹤》等社会议题强烈的长篇小说。身为小说家,他积极介入现实,用文字直逼各种议题,包括核安、废死、长照等。然而,如此入世的写作姿态,其实来自他出世般的苦行生活。 过分认真的甘弟,使他的写作与生活都成了修行。 他曾闭关四年,断绝与外界所有联系,每天只写小说,用脑过度,患上头痛毛病;他奉行永续和谐理念,吃全素,还有全套环保器具,环保吸管、环保筷,以及三组环保袋交替使用。待人接物他也一贯决绝。朋友酒驾,他送对方一组佛教乐器——磬,希望友人振聋发聩。岂料对方再犯,他便与之决裂。 甘弟在补习班教国文,他说自己是「说书人冒充国文老师」,透过讲述一个个故事让学生对知识与世界充满好奇。 对此,甘弟只说:「我宁愿孤独也不能违背自己的理念。」结果是他的朋友少到结婚时只发了四张男方亲友喜帖。孤独的时候,他用写作顶住大而残破的世界。其实,他身殉文学的态度,从笔名就看得出来。 小说是自我追寻之路 访问一开始,我便好奇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笔名从何而来。聊著聊著,我们岔题了,甘弟复主动提起这个问题。他说来源有三,首先是他的精神导师──甘地。他用这个名字写作,希望每次见报都像在宣扬甘地的精神。此外,「甘」也来自《阿甘正传》男主角──阿甘母亲要阿甘遇到问题时就往前跑,他便跑了一生的长度,「很多人觉得阿甘很笨,但我觉得这是坚持,不是笨。」就连笔名也是他自我砥砺的工具。至于最后的弟字,则是因为他是家里的老么。 甘弟现于台中教补习班。之所以选择补教业,也是因著写作,「这是花最少时间可以获得最多金钱来支持我写作的行业。」甘弟总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说书人冒充国文老师」。然而,说书人想说的是自己的故事,「在课堂上我说故事,但不是我想说的故事。既然我教书已为了迎合市场,写作时我只想写自己想写的。」 正因如此,甘弟笔下的故事尽管千回百转,仍往往是自我追寻与辩证的过程。长篇《百工之人》讲童年悲惨的捡骨师意外寻得生父遗骨,既寻回自己的前半生,也为作恶多端的父亲赎罪;《千纸鹤》藉一桩老人院命案带出母女和解的故事。命案不是重点,案件周围的情理才是小说家著力之处;爱与孤寂与失落,放在罪与罚的天秤上,该如何衡量?《千纸鹤》里看似难解的习题,却成为甘弟目前最满意的作品。此外,还有短篇〈地下的教堂〉、〈凯达格兰的独舞〉、〈有福〉等,分别聚焦劳工、兰屿核废料、核安议题。 写出蒙尘角落的故事 甘弟的小说总可见若干社会议题,他说自己最崇拜托尔斯泰,写作是「用文学记录社会运动,把很严肃的议题说得很精采。」他住在图书馆附近,不是在埋头写作,就是在图书馆翻文献找资料,或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 我提到他的若干小说让我想起黄春明,同样聚焦底层,也往往让他笔下的小人物在黑暗中一步步通向有光的所在,「上层的成功故事天天都在流传,底层发生什么事却没人看见。如果我不去写,可能就没有人在乎了。我甚至想写动物的故事,为动保说话。」 「我宁愿孤独也不能违背自己的理念。」甘弟把自己的生活与写作都变成了修行。 是否透过小说向读者灌输自己的价值观?甘弟说,「我想呈现真相,写完后我自己会有答案,至于读者,就让他们自己领会。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主要的声音,每个角色都有发言权。」好比《千纸鹤》里的法庭攻防涉及死刑议题,甘弟承认自己支持废死,「我不怕让人看见自己的观点。做一个负责任的作家,必须有勇气提出你认为对的答案。」 于是,我们谈到文学如何与现实重叠,小说太贴近现实,是否便成新闻照抄,以及小说会不会与非虚构文学没有了区别?「当现实与戏剧性冲突时,我会选择后者。对我来说,报章杂志仍有破口,得透过小说去探索。」我想起佛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申明的:「小说比历史更真实,因为它超越了可见的事实。」相较于真实,甘弟同样追求说故事的力量,「故事只要存在,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读,藉此回到那个时空。」甘弟说,他的小说与非虚构文学分进合击。 甘弟用小说发声,但小说的力量在当代恐怕已式微。我们聊到台湾近期以文学改变社会的例子,两人脑中顿时一片空白。不过,甘弟举了一个反例。几年前加拉巴哥象龟亚种之一,平塔岛象龟仅存的「孤独乔治」死亡,该物种遂宣告灭绝。许多人以此为创作主题,看起来是悼念一个物种的消亡,然而更多是因为「孤独乔治」带来的孤寂感太过强烈,让人浮想联翩。甘弟说,文学处理议题不免走向抒情,最后往往也只能抒情式结束,他自己则尽量避免让小说流于滥情的同情。 或因如此,写作路上的甘弟是孤寂的,他说自己写小说没有市场考量,冷门也没关系,「我是我自己最忠实的读者,因为我写的都是我自己想知道的事。」  创作是欢愉也是赎罪 甘弟的创作之路有自我质疑,也有至高无上的成就感。他说写小说可以给他极大的快乐,「我只是在抄脑中跑出的文字,彷彿我身在其中,听到小说人物的对话。写作让我上瘾,非常痛快。」他形容写小说写入神是「上帝亲吻的时刻。」他的小说瘾头多重呢?甘弟当兵时在野地出任务,因为想写小说,跑到连长的指挥所,戴著钢盔,用NOKIA手机3310当光线就开始写,同袍看到还吓了一跳。 甘弟关注时事,除了写作,也上街头;对他而言,两者有同样振聋发聩的效果。 不过,创作不是全然幸福的一件事。甘弟把生活过得像是修行,写作对他而言,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写作对我是赎罪,既然苟延无耻的活著,就要靠写作救赎。」 创作之于他的矛盾,或许从他笔下的女性可窥见一二,「我小说中的母亲常常是妓女或瘫痪者,因为我的家庭非常复杂,我妈在酒店上班,我爸是警察,我有两个姊姊,一个同母异父,一个同父异母,后来才发现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我妈还有很多『叔叔』,我爸也有很多『阿姨』。我妈上班时间很晚,小时候看到她,她几乎都在床上睡觉。」母亲对甘弟来说,是难解的存在。他说母亲有躁郁症,全家不知该如何面对,便逐渐瓦解;献给妈妈的小说写完,想给她看,「但想起她带来的痛苦,我犹豫了。」 小说家瑞蒙卡佛谈人生,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险,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甘弟投身洪流,透过书写,让自己也变成洪流的一部分。谈及他计画中的大长篇小说《人造天堂》,是以巡礼各国各地的方式检视人类的存在,也是他永续、和谐理念的延伸。 「我们制造了一个废墟,要怎样让它变天堂?」这是小说家甘弟的天问了。 

+ More
【作家特写】劈出众宇宙 小说家明善的脑洞大开之路

【作家特写】劈出众宇宙 小说家明善的脑洞大开之路

立即阅读:《迷雾森林》 本职是科技业主管的明善,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彷彿在脑中沙盘推演许久。说话,不过是他读取思绪的过程。写作亦如是。半路出家写小说不过两年的他,已完成五部长篇若干短篇,以及正在连载的《穿越异世界不是你想像中这么简单好吗》。追索他的创作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主知且多变的小说家正慢慢浮现。 复系统的人生与写作初见明善前阅读一大落资料,心底涌起满腹疑问。到底要怎么同时一手写一大套武侠,一手写轻小说?本业是矽谷在台科技业的主管的他,又是如何走上写作的「不归路」? 翻读稿件时,我以为他会是很跳的不世之人,不然怎会将「气三部曲」从武侠写到了科幻;看到他身为科技主管的资历,脑中又浮现正经八百的西装大叔模样。直到明善真的走到眼前,脑子里假想过的画面统统被他一手挥掉。 和谐的冲突,是我能想到的最好解释。 明善的第一印象予人老成之感,很难想像他嗜读轻小说,爱听日本动画主题曲,甚至用手机「打出」一部长篇小说。 看似矛盾对立又自然并存的现象,便是明善最特殊的地方。他虽然号称「生性不安分」,却也每天起床上班前会在书桌规律写字,一天就能产出数千甚至数万字。更「科技」一点的形容,或许是「复系统」。他有两台笔电,一台用来工作,另一台用来写作。一如他同时创造庞大的武侠世界与脑洞大开的轻小说。世界彷彿被明善切得很干净。 或许「半路出家」亦是这么回事。从建筑系跳到资讯业,最后两脚跨向从小热爱的写作;跨域从未止息,你无法确定他下个方向会往哪走去。明善的写作肇因,源自2016年始感受到科技开发的刺激感衰退,「那时我在捷运文湖线上,开始用手机写起第一部当代武侠长篇小说」,那便是《气》的诞生──用一只手机敲出一部长篇,听来像修行像折磨,明善却甘之如饴。 如何在庸碌生活中找到一个缝隙跳进去,并且在其中优游享受,明善是个中好手。时时刻刻锻炼底气的跨域者踏回写作之路,像不知不觉中修炼出数十年内功的习武之人,一出手便震天价响。 「懂得气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下意识运气。」这句他在《气》里的宣言,大抵也是自况。 武侠启蒙自被禁的金庸 谈起武侠渊源,要从初二在租书店借来的没有封面的武侠小说讲起。要到很后来,明善才知道自己看的是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因为那时金庸在台湾被禁,只能暗度陈仓。 然而,随著戒严落幕,明善认为武侠似乎也逐渐没落,「那时候什么都不能写,武侠算是那时候的桃花源或乌托邦。」解严后众声喧哗,武侠不再是人们面对世界唯一的想像突破口。 因著特殊年代的滋养,中国古典的山水园林成了明善最初的写作素材,「我高二开始练习写武侠,设计故事场景,误打误撞才发现一件事:原来我看得懂空间平面图!」他笑著说,或许如此才闯入了建筑系。 随时代变迁,武侠精神也得重新演绎。这也造就「气三部曲」的不同面向:从《气》对善恶的讨论,到《死亡境界》藉死后去处探讨人与灵的存在,最后再透过《人后》追问出空间与次元的意义。武侠在明善笔下有了歧异,跟以往正气凛然的江湖豪杰截然不同,更多是现代时而中二还动不动吐槽的平凡人,他们触及的世界却因此更为宽广,甚至可以直达生死宇宙。 明善心中的「武」与「侠」为何?他非得先绕好几个圈子才告诉我答案;那显然是抗拒「便宜行事」的态度,非要细细推敲才落笔。就像明善告诉我,在他眼底,「武」只是手段,「侠」也只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尽管那不一定走在正道上,甚或与常人的认知有冲突,却是他们衡量世界的尺度。 或许明善也是这样,他走在别人也走的路,可是却非得岔出去,非得不断尝试。在写作路上,明善愿意绕更长的路,把自己的道理说给更多人听,尽管所谓的道理可能是脑洞大开来的。他在纷扰的世界里扮演自己的武侠。  不走正道的创作路 那么,明善绕过什么路? 他说喜欢挑战没试过的东西,「因为我就是不务正业啊!」话说如此,明善的表情可是超级淡定,「写作对我而言才刚开始,我不会写一样的东西,直到我抓到自己的路。」这样的宣示揭晓他风格多样的原因,我脑中浮现他对桩练拳的身影,像叶问,逐渐打出自己的那一套咏春。 「我总是看著我脑中的『电影』写东西。」明善这样描述他的写作过程。 比如轻小说他也尝试过,洋洋洒洒写下十三万字的《穿越异世界这种中二情节不是真的好吗》。然而他坦承:「只有标题是轻小说,内容并不轻,无论是故事剧情或情感深度,都让人很难轻松起来。」从内观式、探讨天人之际的武侠到取名就很中二的轻小说,看似很跳,对他而言却是寻常转换。他说他上班无聊,下班回家就看二次元动漫,轻小说也抓来啃,例如《魔女的枪尖》是他最近读过最好的轻小说。 另一套武侠他也走过。短篇集《宋筵传》是明善「侧描武侠」的方式,「这个写作有没有办法达成目标,我还不知道。」他透过描绘市井小民,把武林缩为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的生活,逐步勾勒所谓的武侠是怎么呈现的。他在《宋筵传》这样描述小人物在侠义世界里生存的方式:「钱小六看著满地尸首,血漫遍野,蹲在厨下不敢动弹。心中犹豫著该去取金私藏呢,还是留金作为赃证,赶紧奔至县衙首告才是。想了半晌,才待站起,两脚酸麻,又朝著金锭跪了下去。」 明善很清楚这些路没有白走,因为试过了才知道极限在哪,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下去,或者转弯或者回返。「我总是看著我脑中的『电影』写东西。」明善把五官里的空间与视觉开到最强,不断用文字进行输入与输出,这就是他的文本世界,也是他的写作足迹。写著写著,也就成了一条路。 写作展现脑内小宇宙 虽然号称「生性不安分」,但他每天起床上班前会在书桌规律写字,一天就能产出数千甚至数万字。写作之于他,是修练,也是具象化脑内的小宇宙。访问过程中,他看起来总沉著冷静。我坐在明善对面,听他说起他的创作论,总想著他在这些对话过程中又思考了什么。明善说,举凡新闻报导或日常对话,都是他运用的写作素材。一个庞杂的、奇想的说故事的人就这样跳了出来。 例如他写《迷雾森林》运用科技业背景,具象化「金钥加密技术」,打造如《全面启动》层层关卡的小说世界──一个封闭又满布谜团的度假村;异色之作《欲望拼图》用不同的人物视角拼凑欲望的凹凸有致,写超乎常理的悖德家庭,丈夫觊觎妻子的前夫,妻子垂涎来家作客的女子,女子又爱上妻子的现任丈夫,他们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也来参一脚…… 脑内如斯运作的明善每天早上坐在书桌前敲打文字,一年就产出数十万字。从事这么文静的活,明善却一边听激昂、节奏很快的日本动漫歌。书写,在他实践之下,是把生活活成了一场场无声的战斗。这是明善一个人打造的众武林;男子运气,大手一劈,辟开无数时空,朝未来笔直走去。 

+ More
【作家特写】验算爱的千万种可能——ami亚海《拼装家庭》

【作家特写】验算爱的千万种可能——ami亚海《拼装家庭》

立即阅读:《拼装家庭》 与ami亚海约在温州街上,一间隐密巷弄之间、位在阁楼里的咖啡厅。一入座,我目光还在menu上,可眼前这位BL畅销作家,眼神已经默默瞄向吧台那两位身著白色衬衫、互动密切的型男咖啡师——当场写起BL小说了。 「两个男生开一间咖啡厅,很萌哎;入口又这么难找,也很萌哎。」这两人如何相遇的?怎么选在这儿开店?当初肯定为了地段争执不少次吧……。腐女写作,像是侦探办案,只是寻的不是证据,而是空气里自然弥漫的腐味。 「写个3、5千字不是问题。」ami亚海啜一口咖啡。所谓资深腐女,真不是浪得虚名的。倒是两位咖啡师,继续低著头手冲咖啡,丝毫没察觉自己已是腐女笔下的男主角。 擅长「腐化」台湾风景寻常男子 江湖传言,腐女、腐男都拥有一双「邪王腐眼」,所见之处,无处不腐。翻开ami亚海作品集,就是最好的证明。  腐女「被萌到」的症状,套句术语就是所谓「心中开满了小花」。但ami亚海内心却更像是「四处放满了炸药,不小心看到什么,就会轰!」早期《365行》短篇系列,她以职场为切点,写下各行各业的隐形「基情」,从记者/摄影师、电信客服/奥客,到灵骨塔业者/大体化妆师;长篇《我只在乎你》则从一场地方选战出发,写的是出身政治世家的立委参选人,与腹黑律师兼幕僚,如何在政坛之路上激起爱恋。 比起BL小说封面常见的花美男,ami亚海更多描写台湾人日常可及的故事。从把手机塞在安全帽与耳朵间的台客,到台风天跑新闻而被「夭寿甜」水果招牌K中的电视台记者,都被写进她的超现实世界。 「写出来的就像邻居家发生的事。」这是许多读者给她的评价。  被电梯先生萌到的写作开始 难道没有什么是腐的绝缘体吗?ami亚海摇头,而且不止人类能腐——她指著头顶上的天花板,以及脚下踩的地板……世上真没有一件她腐不起来的事物。 ami亚海的腐女之路是这样炼成的:起初是爱看漫画、言情小说的少女,后来在搜寻动漫资讯时,不小心读到网友写的同人文、二创作品,而且还不小心刚好是BL,然后就——「什么!这样也可以!而且,好好看哦……」从此腐性大开,一发不可收拾。 腐女「被萌到」的症状,套句术语就是所谓「心中开满了小花」。但ami亚海内心却更像是「四处放满了炸药,不小心看到什么,就会轰!」彻头彻尾是个重症患者。 她最近看的书、灵感来源,以及阅读笔记。创作时一定要喝红茶,是她的写作习癖。 当按钮被启动后,「腐的底线就会一直后退,或是……变得很弯曲。」ami亚海说,在国高中时期,「腐领土」仅限于动漫角色;但大学某次到了台中中友百货,一位电梯先生,把她的妄想力从2D空间拓展到现实世界。当电梯先生开口,「电梯上楼,您好,欢迎光临本百货公司,请问您要到几楼呢?」,便瞬间萌到了她。 ami亚海说,当时百货业兴起雇用男性从业员的风气,毕竟消费者也多是女性,腐女当然也在TA之列。当年的电梯先生面貌已然模糊,但当初引爆她内心火药的萌系嗓音,至今仍言犹在耳。 这位没名字的「电梯先生」,后来化身她的《365行》系列开篇之首。故事里,他与一位有幽闭恐惧症的百货经理,在一次事故里受困电梯,却因危机而萌生爱意。 这系列后续还出现另一对,是一楼的香水柜哥,与一位因嗅觉过于灵敏、必须戴上口罩才能冷静约会的西装柜哥…… 再唐突的故事也要有说服力 ami亚海笔下多的是偏执狂、有怪癖的怪咖角色,但在她的创作世界里,人物往往能找到天造地设的另一半。只是一本BL小说的构成,不是单靠腐女的巨型脑洞来脑补。 「好的故事不能没有说服力,不论它是不是BL。」ami亚海说,写作书总是建议写作者利用搭车时机留意周遭乘客,替他们写故事,并记下特殊细节。比如说,当一个人拖著很多行李:为什么?他从哪里来?又会往哪去?反覆的观察、思考、再追问,是少不了的写作历程。 「只是刚好,我的创作是从萌点出发而已。」ami亚海说,BL小说的轴心即为两个男人的罗曼史。故事情节看似浮夸,若添上深思熟虑的细节、富有血肉的人物背景与对白,豪洨也能变萌点。 工作之余,写作也是责任所在 不过,ami亚海不是专职作家。起初是兴趣使然,读研究所时,她的正职是写论文,晚上熬夜写2、3千字的BL是抒发;现在,她是程式设计师,下班后,设蕃茄钟固定2、3小时的写作,是习惯也是责任。 ami亚海这些年来的作品,包括商业出版与个人出版。ami亚海的自述写著:「试图在逻辑与歇斯底里的世界里见缝插针。」她解释,这个世界像程式码,看似有严谨规则来运行,但到处会出现偏离逻辑的「小bug」,如禁忌的BL之恋,她就在此「见缝插针」。 白天,ami亚海的工作是将程式码里的error挑出来debug;到了晚上,现实世界里容不下、不存在的恋情,她在虚构创作里,以腐女的逻辑与妄想来圆满。 「这一切,都是出于对角色的爱吧。」ami亚海说。 新作写不一样又怎样的家庭 从2003年起,ami亚海在PTT「BB-Love」开始BL创作,今年她推出首部「非BL」长篇小说:《拼装家庭》。 但虽然标榜「非BL」,ami亚海说,创作缘起其实也出自一篇微博上的腐文——两个男人,被同一个前妻抛弃、离婚,只因生下的孩子是女生;结果这两人带著各自的女儿,住到同一个屋簷下,彼此照应,还一起参加前妻第三任丈夫的婚礼…… 「第一次看,觉得这好萌,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这怎么可能嘛!」ami亚海说,同病相怜可以理解,但就因为被同一个太太抛弃,所以就住在一起、抚养小孩,「其中必有蹊跷。」 「故事就这样来了,但我发现自己更想讲的,是关于一个家庭组成,不只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这也呼应了ami亚海此刻的人生阶段:「30几、也结婚了,很多对爱情、婚姻的疑问,关于两个人走在一起之后的未来?我在人生中遇到的问题,我在写作中也不能回避了。」 这样算是转型?ami亚海说,新的实验是尝试突破,也是离开舒适圈。现在的她只希望,读者别预设腐文、肉文的出现,以免期待落空——腐女也是会换胃口的。这次动笔,她要回应腐女魂之外,生命中的其他面向。

+ More
【作家特写】都会爱情教主「水瓶鲸鱼」:把城市写得实了,爱情,也就不那么虚了

【作家特写】都会爱情教主「水瓶鲸鱼」:把城市写得实了,爱情,也就不那么虚了

立即阅读:《好想结个婚》 水瓶鲸鱼于九○年代出道,她笔下忏情式的都会恋爱物语让一代人心动也心碎。去年,她出版《我在这里想你──高雄爱情故事》,同时将《我爱你》、《好想结个婚》等旧作授权镜文学刊载。回望这位失恋系爱情教主在不同时空下的文字,我们将再次领会虚幻爱情里的真义。 水瓶鲸鱼说话的时候,神韵与语气总是带有一丝少女感,常常说著说著,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因为自己是水瓶座,因为喜欢鲸鱼,就这么两个理由,让本名张秀贞的她,当年组出这样一个笔名出道。「很多人以为我是网路作家,但我一开始发表作品是在报纸上;」她笑著点出一个时代的转变点:「我出道的时候网路根本还不普遍啊。」 编《失恋杂志》摇身爱情教主 1992年,水瓶鲸鱼出了文字作品《性爱履历表》、《露骨》;其后数年,她在报纸上连载漫画《好想结个婚》,也陆续发表短篇小说。1998年,她一股作气将前几年累积的作品一次推出:《好想结个婚》、《你爱我吗》、《失恋杂志》。就是这本《失恋杂志》,让出版社顺著当时鹊起的网路风潮,为她在网站上开了个作家专属的讨论区,让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水瓶鲸鱼人气大爆。单是她的讨论区,每天就有将近一万人次的浏览量,半年后更超过了两万人次──但那个时候,水瓶鲸鱼本人还不会上网。 「因为那时我用的电脑没办法上网啊!」她大笑,那还是拨接上网的年代。可能要现今四十岁以上的人,才记得那个拨号时的嘟嘟沙沙声。连水瓶鲸鱼自己都想不起来她当时用的电脑是什么型号。「是我朋友李性蓁(已故作家,笔名蓝丝绒)先跑进去讨论区,一直告诉我里面有多好玩,叫我赶快上去。我就一直拖。到最后终于上去,才发现里面真的好多人,而且大家已经熟成一团,变成一个小世界了。」 因《失恋杂志》而来的读者们,顺著网路汇聚,在上头分享、诉说自己过往的恋情。爱情永远是最能快速凝聚共感的议题,在每一个或许寂寞的夜里,或某些特别需要抚慰的孤单时刻,在这个热络的讨论区里,任何人都能找到与自己契合的他人故事,因而获得虚拟的相濡以沫。 以城市的细节乘载爱情的重量,水瓶鲸鱼「谈情说画」,奏出跨越时代的都会恋曲。 彷彿一场晚宴,她是那个姗姗来迟的主人,双手托腮、满怀兴味的倚在楼梯扶手上,俯瞰著大厅里宾客们的酒酣耳热,彷彿事不关己。「好奇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多人。」 于是她就这样莫名被推入「网路作家」之列。出版社相准了她引动的热潮,央她主持「失恋杂志」网站,并汇编同名季刊。网站一做就是九年,季刊出了十六本,每一本都由她挂名,且亲自绘制封面,结果给人她多产,而且产的都是《失恋杂志》的印象。「哪个总编辑的名字会一直出现在刊物封面上啊。」她懒懒的生了一句抗议,但也就这样一句而已 踏足不同城市感受其中恋爱氛围 然不可否认的,从九○年代到千禧年间,水瓶鲸鱼俨然成了都会男女的爱情教主。一手画漫画,一手写小说的她,始终以一头直长发示人;其清秀又混杂了俐落与疏离感的外貌,与她笔下的女主角有几分相像,也让人难以判断她实际的年龄。 2009年,在朋友邀约之下,水瓶鲸鱼离开住了二十多年的台北,前往中国,先后在上海和北京居住,及至2013年决定搬回台湾,回到故乡高雄。2017年她出版《我在这里想你》,这是她第一本明确挂出城市所在的作品,里头的十一篇小说与五篇漫画,以她一贯的口吻,诉说都会中的情感故事,有些落寞惆怅,也有些错过的遗憾;每个故事与高雄结合得甚是紧密,勾勒出这座工业取向的南方大城的爱情样貌。 台北、北京、上海、高雄,各个城市发生的爱情,会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无论在什么年龄、什么城市,讲起爱情都差不多。」然而,城市的细节会自然渗进爱情的毛细孔里,吞吐出不同的气氛。「例如台北很潮溼,尤其冬天常常下雨,东西动不动就发霉,出门都要带伞。」伞和雨,遂成了水瓶鲸鱼描绘台北时最常出现的意象。「上海夏热冬冷,但跟台北感觉比较接近;在北京很难谈恋爱,而且北京太大了,明明住在同一个城市却见不到面,更令人生气。」 高雄呢?「高雄很长,大众运输分北高雄和南高雄,也不像台北那么密集。如果自己跟喜欢的人刚好一南一北,想见个面也是很奔波。」她笑说。 水瓶鲸鱼的创作经常出现三种元素:「菸、酒、床戏。」;此外,她曾主持的「失恋杂志」,为其代表作之一。 「人永远都在渴望恋爱,也永远都在谈恋爱。每个人都是,我也是。只是年龄不同,看的也跟著不一样。」还是轻熟女的时代,聚焦的是比较单纯的爱或不爱,进一步谈结婚与不结婚,人生则出现各种分歧。「随著年纪愈来愈大,状态可能不同。我还是单身,我的读者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小孩,甚至离婚了,我的心情和他们就不一样。」 水瓶鲸鱼似乎就停留在某个分岔点上,在是否让爱情转入家庭之间──其实两端各有其茫然与烦恼。「在我的状态里,单身、没有上班、有一点经济能力,开始面对一些例如买车买房等现实困难,在情感上,过了适婚年龄,但还是渴望恋爱……这一块是我目前比较能捉摸的。」 谈恋爱工具改变 爱情故事谱出新意 「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只能打传统电话,连B.B.CALL都没有。」回想她的第一部漫画,尽是相约碰面、打电话、发传真、答录机留言等场景,然后步入网路时代,再到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机。不过十多年,过往谈恋爱的方式却彷彿钻木取火了。 「爱情都差不多,但谈恋爱的工具不一样了。」以前约会,如果对方一直没来,自己只能等在原地胡思乱想;现在有手机有网路,还可以看打卡去查人到底在哪,「已读不回是怎样?没有网路?怎么可能──之类种种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幽微情绪,有一些关键就会发生在这些小细节里。」不只谈恋爱要与时俱进,写恋爱更是。 自漫画《我爱你》一炮而红,水瓶鲸鱼细腻独特的绘画风格、抚慰寂寞的散文故事、辛辣锐利的小说对白,累积许多经典代表作,透彻道出都会男女恋爱核心。 「我比较在意我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些我的感受,有些我的表达,有些我想讲的事。至于这些事适合发生在哪里,就发生在哪里。」几句简单的写作原则,带出她对「真实」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些因素是真的啊,例如环境,这样才会让事情合理的发生。」彷彿把城市写得实了,爱情,也就不那么虚了。 但无论如何,在意的都还是人的心境,与人的情绪,而那会与环境相关。「所以都得住上一段时间了,认识一些人了,和这个城市发生一些连结了,属于这个地方的故事才会出来。」城市的外貌在变,核心不变;「爱情也是,谈的方式或许因时代而不同,但本质永远一样──只是想要有个人陪。」正因为洞悉了这一点,无论身在何处,水瓶鲸鱼笔下的爱情,总能如此「贴地」,轻轻一点,就刺入你我的心。 看更多:水瓶鲸鱼|作家专页【寂寞的一百种深情】

+ More
【作家特写】专访《羊来了》作者黄愿:凝视深渊,也要避免让自己变成深渊

【作家特写】专访《羊来了》作者黄愿:凝视深渊,也要避免让自己变成深渊

立即阅读:《羊来了》四十四岁的黄愿,人生可以用许多事件划分,例如遇上皇冠创办人平鑫涛先 生,患眼疾,以及转换小说路线写出《羊来了》等「之前与之后」。采访开始前,黄愿嗅到了店员端来的咖啡,便分析起风味。原来他的人生有另一个咖啡版本的「之前与之后」。 眼疾确诊后,他自我放逐到非洲,不经意喝到当地咖啡——磨完直接煮,甚至还有咖啡渣,但那原始的苦涩滋味使他日后喝咖啡都索然无味。他笑说这样也好,反正目前接零工维生,借住朋友家,也喝不起咖啡了。看似豁达,其实是行过暗黑之心才有的转变。 患罕见眼疾 自我放逐到非洲  2011年,黄愿罹患遗传性疾病「福斯氏角膜内皮失养症」。他仍清楚记得那天一觉醒来双眼都是分泌物,以为自己得了怪病。从诊所转诊大医院,医师铁口直断,要他不抱幻想与希望,就是排队等换眼角膜,还给了他大限:十年。十年后,他将陷入黑暗。 「医师说我眼睛里一格格的细胞壁在慢慢消亡,直到仪器判读不出为止。」确诊至今过了七年,黄愿的左眼已判读不到细胞壁,「现在我写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受不了,角膜里像有东西在滚动,在摩擦。医师吩咐我不要再用电脑,每次写东西都是在耗损眼睛。」彷彿以物易物,键下一个字,眼睛里的细胞壁就会消失一个。黄愿接受生病,但还在抵抗不能写作这件事。 在皇冠连续出了几本书,黄愿走上平先生给的爱情小说之道,而后反叛他,写探讨校园霸凌的《羊来了》转型。谈起平先生,黄愿彷彿变回了小孩,「我想证明平先生没有看走眼,我是能写的。」回忆当初,他知道自己得病后非常抗拒,还想会有奇蹟发生,「那时躺在床上饿到受不了才起来,要等身体的痛苦大于心理,才能忘记自己会失明,但吃饱了,又开始想自己会瞎掉。」 「后来我意识到我最黄金的岁月会在失明与等待眼角膜之间度过,就更加逃避;友人越是宽容我,我越是想逃,便决定逃到某个国家,就这样带著比背包客还少的行李跑到非洲。」非洲之旅,是自我放逐,也是自弃,「内心其实想的是不回来,甚至回不来都好,所以我跑到中非内战国家,想说一发子弹过来,我帮某个人挡下,就这样救人一命顺便挂掉也不错。」 为什么是非洲?其实还有一个梦幻的原因:想看张国荣演的《金枝玉叶》里提到的非洲大草原。「我很幸运,第一次去就看到三色连天,一边是雷雨,一边是晴天,还有夕阳。同时看到世界有三种景象,内心觉得哇,从此不一样了。」 遇文学贵人 开启专职写作  非洲之旅前,罹患眼疾前,黄愿曾有段快意人生,「我做过艺术行销,待过政治人物基金会,以前碰的是酒色财气,可以说非常世俗,离所谓的文学很远。」说起来他之所以写作,也与生病有关。 「以前年少得志,有贵人帮忙,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有一天得急性肺炎,医师跟我说:『你才几岁,不要这样过日子。』我开始想:我真的要这样的人生吗?那时候无聊开始看网路小说,我还记得是王兰芬的《寂寞杀死一头恐龙》,还到台大椰林追连载。发现原来小说想写就可以写,便开始写了。当时最多回响的是在武陵高中的BBS,高中生无聊就帮我推,渐渐有人知道我。后来到第一家出版社红色,再到皇冠,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平先生。」 随后,黄愿在皇冠连续出版《幸福来了》、《关于我们》、《剪刀石头布》、《九局下,追爱开始》等,《剪刀石头布》更在2006年改编成偶像剧。谈到平先生,他的语调急切了起来,「当时平先生建议我写爱情小说,甚至帮我规画,给我概念跟章法,让我去写。后来我写爱情小说写腻了,有一天把连载完的《羊来了》交给平先生。他看过后,很客气的跟我说是他以前耽误了我,这才是我真正该写的。」 平先生之于黄愿,是文学贵人也带有某种「影响的焦虑」;他走上平先生给的爱情小说之道,而后反叛他,写探讨校园霸凌的《羊来了》转型。黄愿既承接也超克平先生给予的,包括平先生对这本书的祝福,二话不说就决定出版。因此,谈起平先生,黄愿彷彿变回了小孩,「我想证明平先生没有看走眼,我是能写的。」 出身底层 见证霸凌背后的故事  从早年的都会爱情故事到血性十足、异常黑暗的《羊来了》,很难让人想像是同一个作者。这样的改变,与其说是刻意转换路线,不如说是回归。黄愿是宜兰人,生长于霸凌议题还未浮上台面的时代:关于校园霸凌,他国中时「该旁观的都旁观过了,该欺负的都欺负过了,该欺负回来的也欺负回来了,大概看得差不多了。」很多前辈说《羊来了》太暴力太黑暗,要黄愿不要写这种东西。甚至有编辑开玩笑说要帮黄愿背黑锅,要是真出事了,就推说是编辑写的。黄愿也坦承,其实小说有真实学校名,不过争议太大就拿掉了,「但是你看那些名校不是天天有学生上社会新闻吗?」黄愿给了句回马枪。 「美剧常说:『Suck it up.』我就是活在这样的环境,霸凌对我们而言就是乖乖吞下去或反击。我发现那些校园恶霸其实家里不是帮派,也没特别高大,只是他们下课后就去撞球间、游乐场,跟混混打交道,喊几声大哥就能狐假虎威。后来我也照做,做得比那些人更好。过了几个星期,换我推那些恶霸的头。」 服膺食物链的运作,成为比野兽还野兽的怪物,难道真是解决之道?在《羊来了》里,温驯的被害者起身反抗,最终沾满血腥;凝视深渊,直到自己也成了深渊。对此,黄愿其实也思考过,「当我成功摆脱困境,再看别人被欺负,就觉得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只要进入那个环境,变成那样的人,就能够反击。但我没想过有些人是『不愿』成为那样的人。」 《羊来了》里的角色,不论是受害者或加害者,无一善终。我问有必要安排得这么绝吗?黄愿说,这是投身深渊的代价。当你选择成为野兽,血性便烙印在你的身上。此时,正义与复仇已难分难舍。 写出旁观之恶 正视霸凌幽微处 《羊来了》还有一个写作契机:2010年桃园八德国中爆发严重霸凌事件。八德国中事件是台湾校园霸凌处理的分水岭,更演变成政治危机——时任教育部长吴清基说霸凌是「小事」,点燃群众怒火。 黄愿当时看到吴清基的「小事说」,很生气,心想:「喔,是小事?那我就写给你看。」正因如此,《羊来了》充满不得志大人与无人在意的小孩的声音与愤怒,「就算写出来是狗吠火车,我也要吠一下。」 2012年小说出版后,很多文坛前辈跟黄愿说这本书太暴力太黑暗,要他不要写这种东西,说对名声不好。甚至有出版社编辑开玩笑说要帮黄愿背黑锅,到时候真出事了,就推说是编辑写的。黄愿也坦承,其实小说有真实学校名,不过争议太大,统统拿掉了,「但是你看那些名校不是天天有学生上社会新闻吗?」黄愿给了句回马枪。 除了霸凌加害者与受害者,《羊来了》还处理了看似隐身、无关的旁观者。台北医学大学伤害防治研究所统计,有高达七成八的高中生曾旁观霸凌。旁观他人之痛苦,有没有责任?黄愿说,霸凌发生时旁人往往认为「只要别人被霸凌,自己就没事了,就像羔羊被献祭。此外,旁观者受霸凌震慑,被迫接收社会结构的黑暗面,随之而来的罪恶感也成为日后人生的负担。」 2012年台北大学犯罪研究所论文《被遗忘的主角:霸凌事件的旁观者》也指出,旁观者与霸凌者关系佳或与受害者不佳,将使他们乐见霸凌发生。同时,旁观人数愈多,沈默的人也愈多。归根究底,我们可以沈默无声,不过是因为羔羊在惨叫。 写小说多年,黄愿坦言:「我想被大家看见。」也自嘲他出道时遇到网路小说没落;写《羊来了》转型,又遇到书市冰河期,「我希望我可以更好,而不是运气不好。」黄愿最后说。 《羊来了》最后,黄愿设计了一个终极手段,要让所有人意识到霸凌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希望小说出来后,让人吓一跳,」至于手段为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受到惊吓。 距离十年大限只剩下三年,黄愿已习惯弱视。他在咖啡馆起身上厕所,陪行友人急忙扶他,他挥了挥手,坚持自己起身,说自己「定位」一下就好。原来每到新场所,他会先观察桌椅摆设等地形,当坐下再起身,摸一下来「定位」就能不倚靠旁人。这项定位技术还能陪他多久?没人知道。黄愿访谈间说他的人生「是黑暗物质吸收体,很难看到光明面。」至少在黑暗来临之前,他有黑色的眼睛。

+ More
【作家特写】林静仪谈《诊间里的女人2》──挣回自己身体的药方

【作家特写】林静仪谈《诊间里的女人2》──挣回自己身体的药方

立即阅读:《诊间里的女人2》2018年9月,林静仪还是立委,刚跨行作家,出版了《诊间里的女人》。当时正值1124爱家公投前夕,风雨欲来,社会躁动不安。林静仪提及「以前我说服病人,说服之后我们就能往下一个疗程走,现在我要说服的远远不止一个人。」我问她那么一般人该如何说服跟我们立场不同的人?林静仪的回答是勇敢也是憨胆,说我们首先不该害怕跟自己立场不同的长辈;面对歧视或谣言,当直面对决。 采访尾声,林静仪还提到她想推行《优生保健法》之人工流产手术须经配偶同意修法,改为不须经配偶同意。惟当时爱家公投已烟硝四起,她嘱咐我先不要写此事。2020年12月修法浮上台面,林静仪将出版《诊间里的女人2》,医病更医心,更多帮助女性找回身体的自主权的故事。 趁此机会,我补问林静仪修法相关问题。她提醒我们:「目前修法方向让女性能稍微自主一点,然而修法后就算法条没有写必须经配偶同意,医师在配偶不同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会不会不同意帮这名妇女进行人工流产?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到的。」 诊间之外,法律背后,我们还得面对一个与你充满歧见的社会。《诊间里的女人2》里,林静仪再一次用文字向女性诉说:这是你的身体,你的人生,你的决定。 病症下的难言之隐 林静仪转战政治圈之前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担任妇产科医师十多年。她的白袍资历完善,专攻遗传咨询与青少年专科,因为看诊细心,晚间门诊往往到凌晨十二点。 她笑称那个时期是在胯下生活,但身为妇科医师要面对的不只是胯下,「妇产科除了急症外,通常不会非常困难,重点是女性面对疾病时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拉扯。」医病,更得医心。 「总医师生涯快结束时,我开始看门诊,有一个阴道炎的妇人求诊。阴道炎是很简单的疾病,往往是压力大睡眠不足导致抵抗力下降。我照着教科书上的步骤,问她最近是否太累睡眠不足,结果她就哭了。她说儿子出车祸,最近彻夜难眠。」 林静仪说,这使她震撼,眼前来求诊的女性不仅是一名病人,也是一位伤心的母亲,「我照着步骤诊断,她却丢给我这么大的她人生的挑战。」 2018年,她将妇科经历写成《诊间里的女人:妇产科女医师从身体的难题带妳找到生命的出口》,追述学医过往,也记录碰过的棘手病例,像是寻求阴道整形的已婚妇女、人工受孕却想终止妊娠的妈妈,以及非预期怀孕又拿不定主意的青少女。这些病人看似离奇,但真正离奇的是让这个女性觉得自己有病的社会。 林静仪说,这些诊间里的女人的故事最初是她下诊后写在脸书上的日志。「当时我有一个病人得乳癌,她婆婆竟然叫她出家。我当天心情很差,跟同事抱怨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事。医院工作是我全部的生活,下了班,其他女性的故事就挂在我心上。我很想记住她们的某段人生经历。」 因此,这本书也是她医师生涯的总检讨──里头许多病人都是她下诊后却放心不下的,也有案例是她多年后常常回想是否有更好的处置方式。另一方面,她希望透过这些故事让女性明了身体自主。 身体自主这个概念在现今是老生常谈,但林静仪说,「许多事业学业再成功再强势的女性,面对生育结婚就会缩回很弱的角色,不是听爸爸妈妈的话,就是附和身边男人。」 林静仪举的例子是她在诊间很常见的景象:非预期怀孕的女性跟「肇事者」一起来找她,她都会问女方:「你的怀孕计划是什么?」更浅白的话则是:「你有打算生小孩吗?」女方往往回头看身后的男人,男人摇头,女方也跟着摇头。 书里有另一个例子可对照──一名穆勒氏管发育异常,导致无子宫无阴道的女病人。她来看林静仪的诊,只是想确认自己「真的」没有阴道。最后,她拒绝做人工阴道。林静仪这样描述那名女子的身影:「她带着解开谜团的表情,起身跟我点了个头,微笑了一下。」这名试着掌握自己身体的女子呼应林静仪说的:「当女性能长出对自己的信心,很多以为的疾病也就没那么严重了。」 身为医学系的异类 从医病到医心,有趣的是林静仪当年真的想投身精神科。不过出于急性子使然,她倾向「药要病除」,马上就能看到治疗结果的妇产科──岂知妇产科更多时候使不上力的是病患走出诊间后的人生。 妇产科高压力高风险,我好奇究竟有何迷人之处。霎时,林静仪的脸亮起了光,整个人的语态也变成柔软的质地,「因为都是女人,跟女人讨论她们的困境或分享她们开心的事,很吸引我。再者,我真的可以治好她们。我陪伴这些女性度过生命的重要时刻,目睹她们家庭成立的过程。看着宝宝出生,爸爸在旁边哭得乱七八糟,好可爱喔。」 不过,林静仪不是一直顺水顺风,最初她得面对不信任的医病关系。实习时,男病人往往因为她的性别质疑她。正式成为医师后,遇到癌症这种大手术,也有人质疑:「你是女生欸,会开刀吗?」成为主治医师前几年,也遇到产妇家属婆婆妈妈看到她就说:「医师这么年轻喔?」林静仪说,这话不是在称赞她,没说出口的是:「你可以吗?」 ▲执刀中的林静仪。妇产科其实是需要动刀的科别里较少长刀(开刀时间极长的手术)的科,即使是大型的癌症根除手术,顺利的话,都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图/林静仪提供) 女医师的挑战远较男医师艰巨,因为女病人身上背负的家庭责任也落在女医师身上。林静仪说,许多女性不选择辛苦的妇产科,常见的理由是觉得无法兼顾家庭。这对以女性主义者自许的林静仪来说,显然不是理所当然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去问男医师怎么兼顾家庭呢?难道我们都预设男医师会抛家弃子?」同理,政治圈也是如此。 性别无所不在,从医院给新生儿的毛毯,男生惯以蓝色,女生则是粉红色,就可略窥一二。林静仪由是谈到她的女性主义之路,「我是父母双方家族的第一个小孩,自小没有接受太强烈的重男轻女,加上小时候长得不好看,没有被当作洋娃娃。到了国中,我才知道其他家庭不是这样。最让我印象的是,我国一都是第一名,老师就跟我说:『国二有物理化学,这些科目男生比较会,国二你就会输给男生。』这些话让我很不舒服,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别人会因为你的生理性别给你不同待遇。」 念医学系后,林静仪更发现自己的性别是「异类」,「老师在课堂上希望学生不要打瞌睡,就在投影片里放女生的清凉照。男生当然都很开心,我就想:『我呢我呢?我也在教室里欸。』抽学伴时,我们也被跳过。彷佛我们是外人,不该闯入这里。」就是在此时,林静仪参加左派社团,接触女性主义。 林静仪的外人说,让我想起前阵子东京医大闹出的歧视风波──校方为排挤女性入学,长年暗地压低女考生成绩。我可以想象林静仪看到这则新闻,面露不以为意,同时为不公正被揭发叫好的神情。 有余裕才有选择权 我发现林静仪不说「未婚怀孕」,而称「非预期怀孕」,同时她明言讨厌别人说结婚生子是「修成正果」。她说,社会隐约形成的对错是非──例如结婚生子是正道,反之,未婚生子是歧路──往往让女性动弹不得,「这不过是人生选择,不是选另一条路就不好。」 进入政治圈,获得更大的权力,能否动摇这些隐而不彰,甚至不知为何存在的价值判断?我更想问的是,林静仪从诊间走到议事殿堂,是否发现结构早已死锁,难以松动? ▲诊间的子宫模型,是林静仪看诊时很爱使用的道具。(图/林静仪提供) 林静仪说,步入政治圈是她可以想象的人生道路。至于能否「做更多」?她在当医师时就发现很多问题是诊间外的,同时,女性面对问题的姿态更关乎她的社经地位,「从医我发现有机会发言的往往只有一小群人,更多人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怎么说。例如避孕。对一些女人来说避孕很简单,男人不想戴套,你就把他换掉,但很多女人没有换掉老公的能力,也就没有发声的权利。」 「以前我面对病人,常自问:『我给她的选择够不够多?』当政治人物后,带入这个思考,回到根本是很多女性处在相对支持少的空间,所以她们动弹不得。这不是法律明文规定就能解决的。」 林静仪以非预期怀孕为例,指出国家对小妈妈小爸爸的政策就是给钱加辅导,但我们其实很少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意愿,帮助他们做决定,「这些人往往从需要支持到缺乏支持。」 他们是国家政策无法照见的角落,因为早已被扫进社会的暗处,「如果我们认为结婚生小孩是好的,没结婚生小孩是不好的,就永远无法把后者当作该支持的对象。」 归根究柢,林静仪认为台湾社会对人生的想象太过单一,「例如催生拯救出生率,大家就是鼓励结婚,但没有结婚的人也会生小孩啊,就像大学女生也会怀孕。但你想想看:如果政府在大学设立托儿所,有多少人会不满?然而,这是给女性做出不同抉择的必要空间。」 从政后继续走钢索 林静仪谈女人多,聊起男性似乎都没好话。不过,林静仪说,女性主义也照顾男性,男性也可能是父权的受害者。她在课堂上教性别意识,问男学生:「如果你被性骚扰,你知道打给谁申诉吗?」他们就傻了。接着,大家开始聊起曾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经验。林静仪说,「当男生发现自己有可能是受害者,我们就会一起努力。」 在林静仪身上,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多标签,诸如进步女性、女权支持者。但林静仪坦言,「我站在所处的位置看很多议题,也知道很多女性未必如此,她们面对这些议题时没有信心。」 ▲采访这天,林静仪穿着乍看有点像白袍的上衣,而她自己的医师服还保留在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图/镜文学) 所以,林静仪的故事终究不是医者梦想诊断社会,顺利摘除病灶的版本。 我想起同样学医的鲁迅写过篇文章〈娜拉走后怎样〉──谈易卜生《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摆脱丈夫控制,选择出走后的下场。鲁迅的结论是:没有经济能力的娜拉不是堕入风尘,就是乖乖回家。女人要走出的不仅是诊间,更要剪掉她身上、让她成为傀儡玩物的线。那线往往来自最亲密的人,甚至带着期待与祝福。 访问最后我问她想不想重披白袍?林静仪说她一直有回医界的想法,坦言从政的成就感不及医师,「以前我说服病人,说服之后我们就能往下一个疗程走,现在我要说服的远远不止一个人。」除了说服人,政治人物不免要面对攻击,「我们习惯了接受短讯息,而非逻辑;短而错误的讯息容易流传,需要脉络的则否。」言谈间显露倦勤吗?不如说是林静仪一直都知道问题要够棘手才是问题。 《诊间里的女人:妇产科女医师从身体的难题带妳找到生命的出口》最后一篇写林静仪为一位体重破百的妈妈接生,接生时更意外发现是生产过程中非常危险的肩难产。当时有朋友劝她少接这种高风险高医疗事故病人,她只说:「产科医师,就是这种一直走钢索的行业。」从政,或许只是换了条钢索。 林静仪要继续当走钢索的人。

+ More
【作家特写】写一场更真的爱恋 :少女小说家马苏苏的创作之路

【作家特写】写一场更真的爱恋 :少女小说家马苏苏的创作之路

立即阅读:《昨夜笙歌容易散》 人们渴望浪漫爱情故事,而且与现实世界隔层毛玻璃般更好。这些故事看似模糊了真实,却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安慰剂般的爱恋。从琼瑶为一代人开启的《窗外》,到总裁夫人氾滥的言情小说,爱情小说能有什么新样貌?少女在新世代又向往怎样的粉红泡泡? 现在大四的马苏苏高中时,发表校园爱情故事《官官相惟》,正让我们看到有别于过往爱情小说家的写作姿态──生活沉闷的女高中生在虚幻世界里长出绮丽幻想。 这一天采访之前,我们便在市政府捷运站前的曲折巷弄间遇到马苏苏。她穿著跑趴上课两皆宜的休闲运动洋装,遇到我们,立刻露出获救的表情。原来她正愁找不到约好的咖啡馆。 眼前的女孩,爱写爱幻想,却在升上大学后转变文风,改写职场爱情剧《昨夜笙歌容易散》。马苏苏不像她这个年纪的女生习惯以害臊面对陌生,反而天女散花般丢出一连串东西,用中国的网路用语来说,俨然老司机了。这让我想起她的创作,在文字中生猛无畏的幻想,且同样生猛的决然改变路线。 喜欢做梦于是写小说 马苏苏的写作之路起步甚早,高中时便从网路起家,写作契机只是某天在诚品抽起一本小说。她说十六岁的她看到封面标榜「十五岁超龄美少女小说家」,一回家火速在创作平台申请专页。就这样,少女小说家「马苏苏」这个名字悄悄诞生了。 对马苏苏这样的世代来说,写小说不再是教室的喃喃自语或偷偷传递的小纸条,只是满足一己幻想的宣泄──他们更拥抱读者。当马苏苏被同学发现在写爱情小说,便大方接受同学的「客制化」需求,例如有人想看自己和喜欢的男明星配对成CP(Couple的缩写,指文本里的情侣搭档),或要求把谁写进去。在台湾极度高压的升学环境里,在小说里毫无顾忌的梦著,甚且,成全他人的梦,显然让人乐在其中,也是马苏苏一开始便与读者紧密互动的契机。 虽然最为人所知的《官官相惟》是写师生恋,但她严正声明这不代表她憧憬不伦恋,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恨意值太高!」为了逃避现实,在小说里把老师变成大帅哥;毕竟每天都要看到老师,不如把他幻想得赏心悦目。 不过,马苏苏写小说逃避现实,也难免投射自身,「我来自一个爸爸常不知所踪,却十足权威管教的家庭,这让我没办法接受自己的小说人物过得太幸福。我笔下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是圆满的,因为我怕我写得不像,比如我就无法想像全家出游的感觉。」 藉由写小说逃避现实,或许最终仍要面对千疮百孔。 面对窠臼写出人生的暗面 累积网路读者后,马苏苏曾和许多出版社编辑交涉。有些编辑问她为什么不能写像《官官相惟》那样洒满糖霜甜滋滋的故事?「我很诚实地跟他们说:『我写不出来。』以前对于很多事情都只有想像,但几年过去后,很快会发现某些看起来美的东西,都是带刺的。洒满糖的『校园纯爱』距离我所经验的世界太远,连我自己都会吐槽,更别提写出来。」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要突破──「我想用这部作品葬送最后一个虚拟的我。」 因此,《官官相惟》就像时空胶囊,凝结马苏苏高中的恋爱奇想,这也是唯有不想长大又期待未来的青涩少女才写得出来的。套用马苏苏的说法是:「那是无他相机下的青春。」现在则是该拿掉滤镜了。 立即阅读:《官官相惟》 她说以前十六七岁时写爱情,最后停在两人相爱就算完美结局,现在会想探讨两人相爱之后的故事。另一个例子是:人与人之间的暗面。 「以前我的小说常常被批评结构很烂。」马苏苏自承。虽然她很常被网路流言攻击,但她不讳言自己的缺点。也因过往小说风格甜腻,被人说没质量没内涵,使她意识到小说是需要「经营」的。话虽如此,她尝试转变小说路数后,却受到更严格的审视。「越是这样,我更要写越现实的东西,不只是证明自己,让他们觉得我不是永远停滞不前,更重要的是读者也会长大,也许她们会一个个离开我制造的梦幻泡泡,但既然我们年龄相仿,我也应该成长,写出不一样的故事。」这样一来,写作之于她,像赌气,跟读者赌气,也跟自己赌气。 怎样是「现实的东西」?马苏苏举的例子是:对爱情的想像。她说以前十六七岁时写爱情,最后停在两人相爱就算完美结局,现在会想探讨两人相爱之后的故事。另一个例子是:人与人之间的暗面。入大学后,马苏苏看过更多人与事,「再怎样看似光鲜亮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烦恼,所以我想写职场、演艺圈成功人士相对黯淡的一面。」 写舞台故事做足功课 连载中的《昨夜笙歌容易散》写明星亮丽登台背后的悲戚人生。女主角「朱晗」为承影后之冠冕,被迫活在世人的眼光。她与「戏曲大师」傅宁安在舞台上并驾齐驱,然而压抑的旧日情到了对戏的当口已按捺不住,戏里戏外的界线业已模糊。 台下人生想华丽转身,意味成功必须抛弃部分的自己。蜕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撕去一层皮肤,刺痛都在肉里,就像马苏苏迎向现实的写作历程。当她跳脱《官官相惟》的幻想爱恋,《昨夜笙歌容易散》一上线马上就面临读者对戏曲专业的质疑。 为了回应质疑,马苏苏做足功课。「考据是很累人的事,有时我会想为什么要挖这个坑?整天跑去图书馆抱一整叠书,一次又一次的续借,看著文稿还会想:还有哪里是没写详细的。」但马苏苏这样安慰自己:「我念的是中文系,至少可以学以致用吧。此外,中文系给了我不一样的眼光检视故事。虽然文字依然偏向娱乐性,但至少,我不会畏惧别人检讨角色与背景安排,也愿意改正有错的地方。」 不过搬书翻书查资料,删删改改,使她的产能从每天六千字缩减到千字内。问她是写以前的作品比较快乐,还是现在的?马苏苏不犹豫的说:「当然是以前呀!」 我们从以前谈及未来,讲话很跳的马苏苏说,周遭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所或思索进入教育界、补教业,让她觉得自己在班上像是「黑头粉刺」,很凸出,很显眼。这个比喻好像有点不伦不类,是否暗指自己让人想除之而后快?当然,我没有追问。 回应外界用小说告别过往的自己 马苏苏有她自己的戏里戏外人生。 除了写作,她还跨足其他表演领域,然而每每招致别人质疑,说她又想来刷存在感。她坦言《昨夜笙歌容易散》其实有她自身的投射──朱晗因职业受众人注目,只能活在他人的眼光里;马苏苏则是一开始便与读者紧密连结,使她无论写什么都像是对读者的回应。 大学戏剧公演时,指导老师要她演一个露才扬己的年轻女作家──俨然外界对她的想像。「我一看到剧本就傻眼了,但老师说:『这不是一般人会有的经历,所以才好看。』」她后来照剧本演出──尽管那不是她人生的剧本,至少不是她想要的。现在,马苏苏的人生理想剧本说来讽刺,是跟读者保持距离,「可是网路世界不是这样,以前我必须很努力伪装不在乎外界,才能好好经营现实生活,现在我明白过好自己的日子,故事才有办法继续下去。」 创作者如何与其所观察到的世界互动,马苏苏笔下的恋爱男女是一例。「小说人物,是我套用现实经验套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内心的投射。」因为写爱情,她开始回想父母之间失衡的关系,并意识到:为什么在文本里有这么多霸道的男人?于是她写非典型的男性角色,也许可爱搞笑,或者阴柔脆弱,不必然刚强。她告别家庭里的父亲形象,也告别过往爱情小说里恣意妄为,甚至抱著女主角呼天喊地的霸道总裁。 作品是创作者对世界的回应,因此,对转身后的马苏苏来说,好的小说已不再是让人耽溺就够了,而是可以在当中找到自己影子,「一个好的故事能让人透过阅读,经历截然不同的人生。」这也是为何她试图让《昨夜笙歌容易散》看起来「真一点」,让华丽的故事也能有温度。 读马苏苏的小说,就像从逃避现实的梦境里,望向一片文字莽原,那些如烈日张扬或隐匿幽微的爱都锁在小说里,召唤一批批寻梦的人。这是少女长大的故事,也是少女从梦中醒来的故事。 

+ More
【作家特写】在上流丛林里,特权让小孩变成了大野狼——吴晓乐谈《上流儿童》

【作家特写】在上流丛林里,特权让小孩变成了大野狼——吴晓乐谈《上流儿童》

立刻阅读:《上流儿童》今年夏天,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公共电视正式播映,吴晓乐亦推出第二本作品《上流儿童》──依然聚焦家长,不过,是有钱的那一群。小说以一般中产女性为视角,如陷入丛林的白兔,渐次带领读者窥看上流社会的面貌。 《上流儿童》为镜文学的委托创作,原初设定为资产阶级教养小孩的方式,以及该阶层女性的斗争。德国社会学者汉斯.尤根.克莱曼斯基(Hans Jürgen Krysmanski)曾指出,在社会学中,研究观察的视角通常是中间阶层望向底层,谁能真正底观察上层阶级?如何靠近?用什么方法?同此,吴晓乐接受委托后,碰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她如何描写上流社会? 透过田野采访「靠近」上层阶级 首先,镜文学为吴晓乐安排了几位田野对象,采访收获却有限,「他们其实不会讲太多细节,通常浅浅带过。」说明来意后,除了小心应对,她更得学习如何正确理解受访者所说的话,并在短时间内记下她们提供的资料。 此外,吴晓乐透过田野对象协助,参加了一个有「门槛」的豪门聚会,「然后,我就看到那个世界了。」活动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她一边行礼如仪,一边张大眼睛「观察」,「我拼命看大家在干么,怎么走路,怎么穿衣服,提什么包包,怎么跟彼此打招呼,说了什么话。」她将这四小时的所见所得巧妙放进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女主角第一次踏入上流阶层的聚会,吃食穿著,言语机锋,无一放过。 花了两个多月取材,除了田野资料,吴晓乐也阅读相关题材的作品,例如《豪门保母日记》与《上流法则》。同时,她亦参考台湾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台大教授蓝佩嘉的论文〈做父母、做阶级:亲职叙事、教养实作与阶级不平等〉。质化研究有助吴晓乐从较开阔的眼界理解阶级与教养间的连带关系;量化资料则助于她建立角色背景,例如:男女主角的年薪在台北能过什么样的生活,教育预算通常是多少,如何取得理想的学籍…… 不批判笔下人物,而是展现其生活之道 《豪门保母日记》讲述社会菜鸟误入贵妇人家,成为其小孩保母,却发现豪门深似海,自己难以全身而退的故事,是吴晓乐写《上流儿童》的取材对象之一。取材之后,吴晓乐再将各类资讯转化为小说中的血肉,「我得找到描绘上层阶级的基本关键,例如特权。」为了举例,吴晓乐转述了她在那场内部活动中所听到的对话,谈话来自一群小女孩,女孩A先问众人是否知道自己身上的小礼服怎么来的,再脱口说出,那个谁谁谁没有礼服,妈妈就拜托设计师顺便借她一件。「小女生就是在炫耀,她从小就知道那是她的特权、她的人生。」吴晓乐意识到有钱的人便拥有特权,他们才是真正「有选择」的人。 「我在写的过程中,体会到很多前辈提过的,不要恨自己的角色,恨的话是写不出来的,要去感受他们在想什么,甚至成为他们。」她在小说中不做批判,更不展现好恶,仅是创造合理的故事,让角色在其中各自展现生存之道。「我后来比较理解了他们的想法,但当我内心有不同意见时就放在角色里。」她将听来、看见的人物与事件打散重整,每位受访者皆不是角色的原型。 除了描写豪门生活,《上流儿童》延续前作,仍处理了教养议题。吴晓乐解释:「这个阶级的生活与斗争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不如去看八卦小报,所以还是要回归到大家比较有共鸣的部分。」她发现,身为一个妈妈,除非成为孙芸芸,否则承受的压力根本是差不多的。「女人再怎么有权,孩子的表现仍是她在家族里的筹码,如果这个筹码『长得不好』,她的压力就会很大。」 吴晓乐下了一个犀利的注解,「其实在整个金字塔顶端,女人还是在比较下层的地方。」如此亦解释了,小说为何虽以家长为主角,却定名为「上流儿童」。「这也是一个反讽,我们整天在谈教育,但没有人去问教育的主体(孩子)的意见」。 网路上随处可见名为母职的牢笼 脸书上众多「靠北XX」专页是吴晓乐领受婚姻风暴的来源。 对于教育现场的观察来自家教和在补习班授课的经验,而夫妻间对教养问题的争执龃龉则取材自ptt婚姻板、BabyMother板,或是脸书上的「靠北XX」等社群论坛。「毕竟我没有小孩,无法准确判断争执的原因是否合理,也得拿捏争执的份量。」 不过,她还是在小说中透漏了些许立场,直白道出女性在母职牢笼里的难堪。在小说末尾,一场男女主角的争执中,她让女主角脱口而出:「有一件事,你不觉得很诡异吗?大家都会说,照顾小孩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但一讨论到怎么照顾小孩,还是只会去问妈妈。结婚后,你有被问过怎么安排小孩子的就学吗?没有吧,即使有,你也可以回答:噢,我不知道,都我太太在规划。那我可以跟你一样,这样子回答吗?」 十万字的小说,除却前置准备,吴晓乐花了三个月一口气完成初稿。为了吸引一般读者的目光,小说以略带悬疑的笔调与节奏铺展,走至结尾,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却引人惆怅。吴晓乐原先预设了两个版本的结局,与编辑讨论后,比较幸福美满的那一个被舍弃了。她让小说里的主角们受了一点惊吓,但日常生活仍继续向前。 「如果写了更可怕的结局,更大的事件,我觉得读者是不会反省的。」她反覆斟酌,希望让读者看到最后一刻仍与主角同步,「但如果用太大的事件把故事炸掉,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希望让读者淡淡的揪心,没有太大的恨,只是感到绝望。」毕竟,阶层分野仍然限制了人与人间的真心交流,白兔终究逃出丛林,没有不舍,也没有回望。PTT婚姻板有无数婆媳妯娌教养夫妻疑难杂症沉疴宿疾,也是她很常取材观摩的对象。 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到《上流儿童》,吴晓乐再次凭藉敏锐的观察力,走入上流田野,写出失败上流的故事,为读者揭开亲职、教养与阶级的疮疤。如果感到疼痛,便是愈合的过程,所以请忍耐看下去。

+ More